高渠清,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教育的奠基人,资深教授。负责筹建了我国高等教育第一个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培育了我国第一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人才。他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科学的开拓者,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规划和设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履历
我国隧道学科的创始人,
国际隧道协会执委、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理事长。
高渠清(1920.4.28——2001.6.7)。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
唐山交通大学,今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49年获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他也是该校第一名土木博士。新中国成立后,回到母校任教终身,历任
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唐山铁道学院教授、土木工程系主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铁道工程系主任。中国土木学会
常务理事及隧道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国际隧道协会执行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58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长期从事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隧道、地下铁道和岩石力学的教学与研究。撰有论文《地震对地面地下结构工程的破坏影响》,编著《山岭隧道》、《地下铁道》。
人物生平
高渠清,1920年4月28日出生在
福州南台岛一个小乡村里,9岁那年全家搬到福州。高渠清幼年聪慧,学习刻苦,在小学五年级时便提前一年考入福州理工中学。1938年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大)。由于抗战期间唐山交大迁往内地,只好在
长汀的厦门大学借读一年,第二年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迁至
贵州平越(现
福泉市)的唐山交大,完成大学学业后留校任教。1945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进入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读研究生,研究“含氧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着力”,1949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到Brathwaite钢结构厂实习,参加了钢结构构件的制造、安装等工艺过程,并参与了建造飞机机库的钢结构厂房设计工作。在钢结构构件焊接中他发现了当时英国焊接学会出版的《焊接手册》在计算中有多处错误,当即给焊接学会寄去了正确的计算结果,焊接学会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写来感谢信。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折服了身边的英国同行,使他们不得不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年青人刮目相看。随后他留在纽卡斯尔的Palmers Hebburn设计事务所工作,并取得了英国皇家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员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渠清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于1950年底回到祖国,1951年3月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学任教授。在校任教期间,他曾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校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成为我国首批
博士生导师,1981 年后连续两届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成员。他曾代表中国连任两届国际隧道协会(ITA)执行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专家小组成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1959年他以
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他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尤其是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
1993年高渠清教授退休后,仍然关心年青人的成长,关心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对前来求教的
工程技术人员,总是耐心教导,诲人不倦。
成就及荣誉
隧道学科的基础
1952年7月,根据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需要,铁道部在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桥梁隧道系,至1954年上半年,由高渠清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并由他担任主任,从桥隧系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攻读该专业。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上差距很大,从理论上与实践上都缺少可供借鉴的资料,再加上当时我国在科技上没有与西方先进国家交流的外部环境,因此困难较大,但他服从组织决定,担负起了这项任务。他首先改善师资条件。教研组内成员都是由其它组调来的青年教师,大部分不熟悉隧道专业。他广泛收集资料,依靠教研室全体教师,翻译了
前苏联出版的一系列教材,聘请前苏联专家来校讲学,组织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积极钻研科学理论。他还组织青年教师深入施工现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出了“山岭隧道”课程及课程设计,还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开出了“山岭隧道”的毕业设计。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隧道专业教材《山岭隧道》。1956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对教学及科研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他提出了迅速发展我国隧道技术科学的全面规划,争取使我国隧道技术科学的水平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从而形成我国隧道学科的基础。
1954年,我国第一批隧道专业的学生毕业,他们很快成为全国铁路各设计院及工程局隧道方面的骨干。1956年以后,隧道专业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分配到全国隧道和地下铁道建设主战场,成为修建隧道和地下铁道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国内其它高等院校和设计,施工单位的一批教学和技术骨干到唐院进修和培训。当时高渠清教授领导的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实际上已成为我国隧道和地下
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摇篮,奠定了我国隧道技术发展的基础。
隧道专业提高
隧道专业在高渠清的主持下逐步发展提高,1980年国家批准该专业设立博士点,他也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并与
日本名古屋大学、德国不伦瑞克大学、
加拿大的
艾伯塔大学等联合培养中外博士研究生。在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的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各工程局、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各城市地下铁道建设的负责人等。他还兼任了
铁道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方交通大学、
长沙、
兰州、
石家庄、上海铁道学院兼职教授,国际隧道协会《隧道及地下空间利用》杂志编委,中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工程》、《地铁与轻轨》等杂志编委,《工程力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1987年他作为《
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编委会委员,参加了土木工程卷的编撰工作。
他最早参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的筹建工作,是该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自1979年中国隧道工程学会成立起,高渠清教授连续担任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理事长,并与国际隧道协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1983年,他经过竞选成为国际隧道学会的11名执委之一,对促进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甚大,施工进度仅为平均单口月成洞10至20米左右,铁路隧道总长度仅160多公里,没有一条
城市地铁线路。面对我国一片空白的隧道理论和落后的
隧道施工技术,高渠清教授同他领导的隧道教研室不断努力,潜心钻研,在认真总结我国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拓宽研究领域,提高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理论和技术。
专业创立之初,他在编写《山岭隧道》教材衬砌计算一章中,总结了当时
苏联的经验及我国在隧道设计中的实践,对衬砌围岩压力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写了《地下建筑物衬砌的计算理论》一文。在20世纪60年代,他又深入研究此专题,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又在实验室开展了地下结构试验工作,完成了变形与破坏试验,并分别与研究生
王梦恕、彭长生合作写了《圆形衬砌在松散地层中的作用》、《松散介质中整体式圆形混凝土衬砌的破坏研究》两文。这两篇论文在地下结构试验工作中,开拓了新领域。在衬砌内力分析的基础上,他与助手程振延合作写了《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破坏过程的分析及其承载能力的估计》一文。在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高渠清写了《论地下结构物计算理论的演变及研究方向》一文,文中讨论地下(基础)结构物计算理论的演变及研究方向,总结了已有成果,指明了发展道路。
研究方向
1977年,他在铁路系统,率先提出岩石力学的研究方向,对“岩石本构性能”、“岩石流变本构关系”、“数值计算在隧道结构分析上的应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基础,并率先在高等学校成立“岩石力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以“经验”为基础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提高到“岩石力学”理论的新水平。
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渠清先后与一些国外机构进行合作,对“隧道及地下铁道理论分析及设计、施工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与
法国里昂地铁公司合作进行了“地铁开挖方法的改进方案”的研究,与
联邦德国不伦瑞克大学合作研究“数值分析在隧道结构上的应用”,与联邦德国HOCHTIEF公司进行“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与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岩土组合作进行“修建地铁工地量测”及“控制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土木系岩土组合作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在隧道工程上的应用”的研究等等。
他在国际隧协机关刊物《隧道及隧道工程》、《隧道及地下空间技术》上发表的三篇论文:《中国隧道》(1988年)、《中国
上海地下工程的建设》(1990年)、《中国地下铁道》(1990年)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被
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
他在1982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年会上作的关于“隧道及地铁修建状况”的报告,被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领导选为决策参考文献。
1978年,我国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潮,他借此东风,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向国内作广泛介绍,到
北京、上海、
广州、
南京、
合肥、
杭州等十几个城市及单位作学术报告,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普及作出了贡献。
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与、关心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1954年起为我国铁路各个时期的长隧道,如
秦岭、凉风垭、关角、关村坝、大瑶山等隧道进行了技术咨询和顾问。多次主持和参加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研讨、审查及决策。1958年起为上海
黄浦江第一条越江隧道的方案比选、设计、施工等进行技术咨询。20世纪50年代末,他作为顾问参与了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
北京地铁的设计工作,为北京地铁路网规划、设计及施工等提出许多意见及建议。之后,他参与了上海、广州、南京、
天津、
青岛等城市地铁论证及设计、施工方案研究及评估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曾利用担任国际隧道协会执委的身份,借鉴在十几个先进国家的会议交流及考察所得到的先进理论、技术及施工经验,并根据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施工新技术。他曾主持鉴定了上海隧道公司的“劈裂灌浆”新技术,主持了对西坪隧道在国内第一次采用新奥法成功的技术鉴定工作,参加了铁道部科技局主持的“喷锚支护在隧道修建中的应用”的鉴定工作,使喷锚支护的应用得到推广。他还参加了成渝
一级公路缙云山隧道施工方案的讨论。在北京地铁
复兴门折返线及
西单车站的修建中,在施工方法研究上他主张并支持了浅埋暗挖法,指出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现在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施工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影响市容和城市交通的明挖施工法。他还多次到施工工地考察,并兼任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地下铁道办公室国家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地下铁道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地铁工程局、广州、南京、青岛地铁筹建处,铁道部第二设计院、铁道部第四、十六工程局等单位技术顾问。他为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技术从幼小走向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向国际
20世纪80年代前,国际隧道工程界对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状况十分陌生,高渠清走向国际隧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1979年,高渠清作为中国土木学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国际隧协第五届年会及学术报告会,会上他用流利的英语,作了“中国隧道建设情况”的报告,让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的隧道建设成就,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他们说,没想到中国修了那么多隧道。1983年5月在
波兰华沙召开的国际隧道协会年会上,他作了“中国铁路隧道的发展”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受到代表们的称赞。会上他通过竞选,成为该协会核心组成员——国际隧道协会执行委员,1985年9月在
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隧协年会上他再次当选为执行委员。在担任执委期间,他在历次国际隧协年会及其它国际性学术交流会上作了有关技术报告并发表论文,积极宣传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成就。他还针对国外有些人想到
中国投资,对中国工程不了解的情况,在第16届年会上向到会人员作了“中国工程合同发展概况”的报告,受到欢迎。他还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地铁发展情况,惊动了国际隧道界,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隧道界的声誉和地位。
他在担任国际隧协执委期间与国际隧道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推动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提高隧道建设水平。他的足迹遍布美、英、德、日、加拿大、波兰、挪威、
西班牙、捷克等国家。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请进来,邀请国外学者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他曾在中国主持举办了3次国际性学术交流。
1987年国际隧协第15届年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会议议程之一是决定国际隧协16届年会的召开地点。高渠清因故未能参加这次年会。但在此期间经他多方努力,积极做工作,终于使国际隧协第15届年会做出了1990年在中国召开下届年会的决定。利用会议空隙时间,他专门与执委会主席、副主席谈了一个上午,把剪下来的报纸给他们看,向他们介绍中国政局情况。会议秘书长,一位德国人问他,要不要在会上讨论一下是否在中国召开第16届年会的问题。他断然回答:不用讨论了,这是1987年年会通过的。他用有力的事实、流利的英语和诚恳的态度,终于说服了两位主席,使他们打消了对中国的顾虑。1990年9月,国际隧道协会第16 届年会如期在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中外隧道专家、学者云集成都,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会议收到国内外350篇论文,与会专家认为论文学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国专家表示要与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界进行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会议的论文集,由高渠清任主编。国内提交的几十篇论文,基本上是经过他审查、修改后定稿的。这次会议,对高渠清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对他作为我国隧道专业创始人之一的40年讲坛辛勤耕耘的大检阅,因为他欣喜地看到参加这次会议的200多名国内学者中,很多是他的学生。
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声望,他被频繁邀请出国访问、讲学,多个国家的隧道协会邀请他出席年会作学术报告,英国、德国、
日本、捷克、加拿大、挪威等国大学邀请他前往讲学和联合开展专题研究。1986年6月,他被邀请参加了
日本青函隧道的通车典礼,并主持了学术报告的综合讨论会,1988年6月,他受联邦德国布伦瑞克、
汉诺威、卡苏等大学邀请,参加了布伦瑞克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在这些大学作了有关“推广地铁建设新技术”等报告。7月,英国隧道学会邀请他参加年会,并作了“中国隧道及地下铁道实施新技术的成果”的报告,会上,他广泛回答了与会英方人员提出的有关新技术及经济效益的大量问题,并受该学会主席邀请参加该会为荣誉会员。9月,他应加拿大艾伯塔大学邀请到该校讲学一年,担任岩土专业博士生“隧道及地下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担任该校两个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及答辩工作。在加拿大期间,他又受
安大略伦敦大学的邀请,到该校讲学,为岩土专业教师、访问学者及研究生作了“在软土中修建地下铁道的技术”的报告。在此期间,他接受加拿大岩土学会,隧道学会邀请,参加其学术交流会,并作了“中国地铁现状与展望”等三个学术报告。他还在1990年3月受日本隧道学会邀请,参加该学会成立15周年大会,并作了“中国隧道及地下铁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报告。
主要论著
1 高渠清.山岭隧道.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6.
2 高渠清.地下建筑物衬砌的计算理论.土木工程学报,1957(4)
3 高渠清,彭长生.松散介质中整体式圆形混凝土衬砌的破坏研究.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4(2)
4 高渠清教授论文编辑组.高渠清隧道及地下工程论文选集.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5 高渠清.论地下结构物计算理论的演变及研究方向.铁路科技报告会文集,1964.
6高渠清.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铁路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1986.
社会评价
高渠清教授在担任国际隧协执委后,与国际隧道界广交朋友,相互交流,在他的努力下,先后选送5名中、青年教师到德国、日本等国进修(时间最短为一年,其费用全部由这些国家承担)。
2001年6月7日,高渠清教授因病逝世。6月10日,消息传到正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隧协第27届年会上。在大会主席的提议下,与会50多个国家的全体代表起立默哀,表达了他们对高渠清教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隧道界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的钦佩和认可。
2002年11月6日,在国际隧协举行的研讨会上,我国政府官员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目前已建成8600多座铁路、公路隧道,总长度达4370多公里,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隧道施工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中国隧道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实现了高渠清教授的终身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