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晖(1966.06—),原名高辉,曾用笔名老高。辽宁昌图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院研究生。自1988年7月于辽宁财政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村、乡、县、市、省四级财政部门五级组织担任村、所、股、科、处长职务。高级会计师。辽海出版社特约编审、辽宁作家协会第三、四、五届合同制作家。 现任中国财经报驻辽宁记者站记者、站长。
简介
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作品兼及散文、小说及文学评论。著有短篇小说集《寻人启事》、散文集《内部问题》和《向陌生人招手》、文学评论集《原始阅读》、散文集《向陌生人招手》(增订版)、长篇小说《康家村纪事》(一说长篇散文)。评论高晖作品的文字计50余篇、约30万字。
小说简介
业余作家高晖由于没有职业作家必须完成的定量任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没有压力的、较为自由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的创作状态符合周作人所推崇的无功利的、审美的理想状态。或许这种写作状态正是造成高晖小说具有从容、舒缓的散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外因。当然,能够打通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惯常界限,使其作品成为散文化的诗化小说,与其说是小说家高晖别出心裁的一种独创,毋宁说是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作家的诗化小说的一脉,正如台湾散文家阿盛所认为的:“文学创作的体裁形式,约定俗成而已,形式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标准。而且,文字之运用,各依其便,小说写得象散文,散文写得象小说,或者,诗写得象散文,散文写得象诗,都没什么不好——除非作品写得实在不好。” 高晖的很多散文作品,其实都可以看作是散文化的小说。
高晖的小说虽然受到马原等先锋派作家的影响,但是小说家高晖是在先锋小说落潮之后的九十年代才开始小说创作,而且他同时也是一个批评家,他在评论文章《简单而艰难的对比——先锋派小说家和新状态小说家》中清醒地认识到,分化之后的先锋小说在继续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走向“对人类精神状况的深度理解” ,在内容上必然也需要进行创新。换言之,高晖的小说家兼批评家身份使他对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规律和当下小说的发展趋势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他创作出的小说,一方面延续了先锋小说的精神在语言形式上继续进行创新实验,不但把形式上的省略留白作为最主要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加以运用,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参与进小说的“似幻”审美效果中 ,而且同时以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对小说中的细节部分进行精雕细刻,由此产生出现实主义的似真审美效果,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作品似真似幻的审美特点,使它们既具有脱离写实的抽象象征意味,某种程度上又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亦进一步拓宽诗化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这也是高晖小说最独特的一个艺术特点。
另一方面,高晖坚信“优秀的小说家是与上帝干相同的活计,在创造世界。上帝以创造人的肉身为主,小说家以创造人的精神为主。创造就不单单是描述,是拓荒” ,因此,虽然小说家高晖的作品在形式上都属于细节描写功底扎实的现代主义小说。
高晖的所有小说作品都带有先锋实验的色彩,正如洪峰的评价:“高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凭借着那种最具穿透力的警觉和柔情始终寻找着我们的文化所没有赋予给我们的那一部分东西……”这才是小说家高晖在当下文坛最独特的价值所在。
批评评论
高晖的评论文章一以贯之的一些特点是:不追求学术理论的深奥,而是以自己亲身创作体验和敏锐的阅读感受为基础,用心灵来感同身受他人的作品文本,在与作家心灵的交流和融合之中体悟文学艺术世界和现代人的内心生活。
因此,不同于当下学术色彩浓重、注重演绎理论概念的一些职业批评家,高晖的批评文章常常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和抒情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晖就是一个“野蛮”的批评家。而这种带有浓郁诗意和激荡着个人生命体悟的文字表达方式,无疑是他的评论文章常常被当成散文来看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不但高晖的某些散文化的诗性小说常被读者当成散文,就是他的一些文笔优美的评论文章也常被看作是散文。
高晖的评论文章则试图从切身的阅读感受入手,从另一个层面来探索文学对现代人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的崇高意义,以及文学本身构成的独特艺术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充满感性色彩的批评思维和语言形式反而成为高晖文学批评文章的一个独特特点和表征。不过,这些充满个人感悟和抒情色彩浓厚的评论文章之所以具有散文的一些风格特点,其原因则复杂的多。可说这既是高晖这个“野蛮”的批评家的个人评论风格的有意凸显,又和评论文章与现代散文之间的互相纠结的复杂历史关系有关,同时还体现出高晖对印象式文学批评方式在当下批评界的继承和开拓。
高晖丰富的创作实践使他对文学艺术拥有更多的感性体验和理解,而不是其他大部分职业批评家们具有的间接的学理知识。因此可以说,他的评论文章没有预设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以自身的文学创作体验和心灵来仔细感受、理解和感悟其他作家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切近文学创作本身,重在批评主体的人生感悟和对文本的审美鉴赏和理解,而不是盲目地加以判断。或许这也是拥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批评家们的一个共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来追溯其评论风格的渊源,“野蛮”的批评家高晖的评论风格,其实是对著名评论家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高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写出的大量的批评文章可说是深得印象式批评思维的三昧。他把文学作品当作一种艺术产品,探求的是文学艺术与活生生的人生的合而为一,以及文学与人类内在心灵的双向互渗关系。在他眼中,文学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生命体,因而他注重的是对作品文本的整体审美和鉴赏,把自己当成一个欣赏美的鉴赏家而不是一个只会下判断的法官 。因而他的大部分评论文章能够把自己的审美感悟和理性思维较好地结合起来,把晦涩抽象的学术术语句子化为形象的散文句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正符合李健吾设定的批评家的标准:“一个批评家是学者与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
还需要注意的是,高晖的作家、批评家身份具有特殊性——他是政府机构中的一名公务人员,创作小说和批评文章只能算是他的业余爱好,尽管其作品的艺术质量不逊于专业作家、专业批评家。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晖不需要如同那些在高校或是科研机构工作的职业批评家一样,把不停地写作和发表评论文章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谋生职业,因而高晖在创作时具有更多的随意性和选择题材的自由。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写作状态也正是印象式批评思维所要求的一个必备要素,再加上个人的天分和才情,遂造就了“野蛮”的批评家高晖成为李健吾在当下批评界的一个传人。
高晖努力建立起充满人性思想和文学意味的批评体系和评论话语,如同李健吾一样用心灵靠近、感受和体验文学艺术的世界,把枯燥抽象的所谓学术还原为感性灵动的文学评论文字,把“有我”的感性体验与理性的文学史定位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术文章不再那么居高临下、脱离文学实践和现实生活,而是成为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的是一种创作,一种可以获得与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等文学类型相同文学地位的创作。
“野蛮”的批评家高晖之所以能够用充满个人性情的散文化文字搭建起独特的批评体系
大厦,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之外,主要还在于他阅读和评论他人的作品之目的与创作散文化的小说相同,是对“关于创作主体的精神难度及其存在深度的意识”的执著追求,把文学作为一种自足而完整的艺术,他依然专注于用心灵来体验文学存在的意义价值,以及探索文学如何呈现出人类内在的灵魂世界。以此为评论准则,高晖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批评体系,用自己的心灵来体验、感悟和打开其他作家的心灵,这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评论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更通俗一点说,就是通过对其他作家作品的阅读和评论,高晖不但把作家们的内在灵魂世界揭示出来,同时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因此,他阅读并且加以评论的作品文本和作家都经过他的精心选择,并且均符合他的艺术标准,都具有感动心灵和追求精神性的艺术特征。这大概也是高晖的评论文章为何少而精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实这也是“野蛮”的批评家高晖的一个总宣言,奠定了这部评论专著的基调:文学是一种与现实生活和现代人内心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文学家是艺术家,两者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完善都不可或缺。也正因为如此,高晖对他人作品的评论已经超越了惯常所谓的判断、阐释作品的范围,而他对残雪评论思维的推崇,其实也是借此说出自己的评论思维方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解读了,是一种回应,是一种接续,是一种递进”,批评家具有超越性的文学视野和人生视野,是借助其他作家和文学作品“来看待自己内心世界的精神难题” ,文学评论只有借助这种方式才能够真正变成一种文学创作和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对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思维的一种当代回应和继承。
除了上文提到的印象式评论思维方式外,高晖评论文章的特点还在于,他尽量抓住批评对象最独特、最不同于其他作品文本的一个或是几个特点进行体验和细读。为此他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种“提纲”式的评论方式,力图用最节俭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最深刻、最丰富的阅读感受。
正是因为高晖把评论作品看成是自己与作家作品的内在世界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所以他的这些评论文章除了带有个人性情的散文化色彩外,更重要的是,他对每一篇评论文章都煞费苦心的进行艺术构思,如同在小说创作上不断追求形式创新一样,把文学评论看作是另一种创作的高晖,在创作评论文章时也注意避免写作风格和思维模式的完全雷同,使每一篇都尽量具有较独特的形式,是独特的“这一个”。
出版图书
创作特色
1.高晖的语言灵动、简约、温润、绵密,同时极富音乐质感和音韵的流动感;高晖的叙述意味深长,总能牵动读者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总会触及读者内心底部的最温暖的部位,甚至我们能感受到丝丝的阵痛。从高晖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他使用任何词语都竭力对意义进行重释、拣选和引申,都刻意自加难度系数,试图让一个个庸常的词语变得磊落、挺拔、温润;从高晖的字里行间也不难发现,他那样小心而虔诚,甚至是怀着歉意地书写。他静静看着自己的内心,静悄悄地贴着自己的叙述缓缓前行,如履薄冰、蹑手蹑脚地贴近自己的人物、情绪甚至是观点,似乎稍有不慎的一个虚词就会使整个文本像水泡一样转瞬即灭。
2.高晖——这位潜伏在体制内的写作者,生存在没有文学语言、文化依托环境中恪守着内在的生命体验,叙述已成为他摆脱自身精神困境的突围方式;他独自面对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始终坚持低调而不妥协的写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拒绝进入任何文学圈、抵制炒作,甚至迄今未参加过任何评奖——竭力创造出一种扎根于个体生命混沌中的价值观念;高晖具有特殊的勇敢以及内在的韧性——如果说,读者被高晖的叙述打动了,不如说他被他与高晖相同的那一部分东西本身打动了。高晖的叙述没有丝毫僵硬的、概念的东西,他和他自己的叙述形成了充满灵光的互动、映照。
3.高晖的写作不是官场写作,不是公务员写作,更不是“老干体”写作,而是纯粹的文学创作。高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凭借着那种最具穿透力的警觉和柔情始终寻找着我们的文化所没有赋予给我们的那一部分东西;老高(高晖)的评论文章正在建构着一种独特的评价体系,那就是关于创作主体的精神难题及其存在深度的意识。他的读者层面比较稳定——凡是关心自己内心的人都是高晖的读者。
4.高晖的写作,一方面,承袭着中国式叙事和抒情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他在对历史的回望姿态里,在对村庄的凝视中,甚至在荒诞与真实的博弈过程中,恭谨而真诚地向西方大师致敬——通过灵动的叙事找到了通往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们的坚实城堡和交叉小径的有力通道。高晖单纯、细腻、丰润的童年生命体验,不仅仅来自村庄本身、乡村生活藏匿的朴素真理,而更多的是锐利的个体生命滋养出来的独特感悟,甚至这些感悟始终在穿透着生死衰荣,而且使自身生命不断拔节生长,在超越日常岁月细节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个体生命底部乃至真理的彼岸。高晖的语言、语镜、语气直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优雅,甚至具有难以复制的特殊品质。高晖的自身经验资源就像一个富矿,他的开掘似乎才刚刚开始。
相关资料
作家论
1. 高晖论(张清芳)
作品论
2.渴望彻悟——论《寻人启事》(黄涛)
3.我与高晖的《寻人启事》(荣振华)
4.内宇宙的探险——论《内部问题》(黄涛)
5.用心才能读出味道——《内部问题》(晓梦)
6.走出与返回——后记《向陌生人招手》(洪峰)
7.现代人灵魂的自我拯救——论《向陌生人招手》(周国会)
8.论高晖散文的边缘化写作——读《向陌生人招手》(张洪德)
9.回归童年的淘金者——评《向陌生人招手》(谷四虎)
10.《向陌生人招手》短论(于阳)
11.《向陌生人招手》短论(张红梅)
12.《高晖散文推介词》(秦通网)
13.《高晖散文短论》(李红强)
14.关于《原始阅读》的阅读(温暖)
15.逆向生长——读高晖的《康家村纪事》(韩春燕)
16.康家村的传说意义——对《康家村纪事》的考古学研究(曲风)
17.《康家村纪事》:对作家及其作品概念的一次重要订正(郭长虹)
18.《康家村纪事》:一位少年和他的村庄的心灵纪事 (孙晓东)
19.《康家村纪事》的诗意和现实:另一种底层小说(张清芳)
20.《康家村纪事》文学境界的文化哲学解析(张思宁)
21.《康家村纪事短论》(徐坤)
22.《康家村纪事推介词》(辽海出版社)
23.《高晖作品短论》(洪峰)
24.《高晖作品杂感》(王小宇)
印象记
25.做为诗人的高晖(王永纯)
26.高晖的人与文(张重)
27.编织文学和哲学的人——作家高晖的另种印象(肖显志)
28.昆虫老高(肇夕)
29.在高晖周围(耿华)
30.行走在陌生之中(沙爽)
其他
31.《2002年9月11日高晖答自己问》
32.《高晖自画像》
33.《关于<康家村纪事>的访谈》 (郭长宇)
鹤岗市委委员、常委,鹤岗军分区政治委员、分区党委常委、书记
高 晖,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防大学
军事战略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1984.07—1984.12 81171部队炮兵连排长
1984.12—1985.12 81171部队政治处组织干事
1985.12—1986.02 81171部队1连代政治指导员
1986.02—1986.06 81171部队机枪连政治指导员
1986.06—1987.03 81171部队7连政治指导员
1987.08—1990.02 81167部队宣传科正连职干事
1990.02—1991.02 81171部队政治处宣传股长
1991.02—1993.02 81043宣传处理论与教育干事
1993.02—1994.05 65549部队政治处副主任
1994.05—1996.02 65549部队政治处代主任
1996.02—1998.12 65549部队政治处主任
1998.12—1999.05 65549部队代政治委员
1999.05—2001.09 65549部队政治委员
2001.09—2003.06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三队学员
2003.06—2003.10 65547部队政治部负责副主任工作
2003.10—2004.07 65553部队政治委员
2004.07—2006.12 65549部队政治委员
2006.12—2011.08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2011.08—2012.04 黑龙江省牡丹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2012.04—2012.08 鹤岗军分区政治委员、分区党委常委、书记
2012.08— 鹤岗市委委员、常委,鹤岗军分区政治委员、分区党委常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