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茂腔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茂腔是山东省高密市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曰,又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
简介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全国专业茂腔剧团只有两家,一是高密茂腔剧团,即潍坊市茂腔剧团,二是胶州茂腔剧团,即青岛市茂腔剧团。发展势头较好的应该是高密茂腔剧团。对茂腔历史加以研究,不断继承发展,是加快我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
起源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声腔系统。《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
在中国,源于民间的秧歌、花鼓、茶歌、花灯是文化中民间歌舞的四大派系。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就盛极一时,在《东京梦华录》、《扬州鼓吹词》中均有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对“山东姑娘腔”有了记载,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更有了具体描述:“齐剧也,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尽其致。”这种表演形式与“本肘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基本相符,只是“本肘鼓”曲终以锣鼓节之。“肘股子”还称作“扭股子”,指演员表演中扭动腰腿的形态,这与秧歌中“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动作相吻合。也有称作“周姑子”的,这与传说有关。说是清代初期,有一周姓还俗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经常以民间小调演唱人间不平,并将小调与流行于高密、诸城、安丘、临沂等地的秧歌、花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声腔广为流传,引起农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共鸣,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周姑子”调。此说曾得到研究者的承认,根据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记载,即认为“周姑子”是“肘鼓子”的讹传。 综上所述,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出的“肘股子”戏由西向东流传,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演唱形式相融会,又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征衍化而成,也称为“本肘鼓”。“本肘鼓”又被称为“哦哈吆”、“老拐调”,因其曲调而得名。
发展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人们渐渐不大喜欢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的变化,演员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趋合理,人们根据“打冒”谐其原音并取其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渐为戏班和群众所接受,从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农村,艺人世家多以农业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巡回演唱。之后,一些组织稳定的职业社团相继出现。建国初,由于各级政府的扶持,茂腔开始进入昌盛时期,邻县不少演员流入高密,成为艺人云集之地,农村剧团多达44处,能坚持常年演出活动的就有21处。在这些民营剧团中,阵容较强的有“群力”、“民乐”、“胜利”三个职业民营剧团。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茂腔剧种的发展,通过戏曲改革,在县里成立了专业茂腔剧团。这些在旧社会被反动统治阶级所鄙视,被诬之为“下九流”、“唱小戏”的艺人们扬眉吐气,成为新中国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当时高密的茂腔演唱活动相当兴盛,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茂腔演唱艺人、名家,为茂腔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焦桂英、高润滋、李观行(编导)、张其荣、牟家明(编导)、范兆启、范云洁、高述青、宋爱华、徐德成、宋群、蔡得花、宋凤江等茂腔名家脱颖而出。茂腔名角焦桂英,精于青衣也擅长花旦,会戏近百出,演技精湛,艺德高尚,高密的长辈们一提起焦桂英来就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戏迷们说:“茂腔的特点是打冒,焦桂英的冒谁也比不了,她那句老花腔‘罢罢罢呀我的大相公’一个高冒翻上去接着再低声细音滑下来,颤颤悠悠弯弯钩钩,酸溜溜的那个味真是麻煞人,恣死了!”还有的戏迷说:“别说她打冒,焦桂英喘出的气来都带茂腔味。”可见当时群众对她的喜爱程度有多高。半个世纪以来,她承前启后,奋力创新,为茂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爱称为“风流旦”、“戏母子”,为茂腔剧种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创新改革
茂腔演唱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后,很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造就了茂腔音乐质朴的乡土风味。
戏曲音乐在戏剧演出中呈现的最佳功能,就在于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剧种的“种”的概念,而且对本剧种的盛衰兴亡起着关键的作用。纵观历代戏曲剧种兴亡盛衰,常常不是因为形式上的雅俗深浅,也并非是质量上的优胜劣汰,其根本原因是取决于它的声腔是否适应发展着的时代和变迁着的人文环境。
对于高密茂腔音乐声腔,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如何改革发展,是茂腔音乐人数十年追求探索并实践着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初的茂腔唱腔曲调低沉,旋律简单,唱腔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工作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素养,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当中,并将京胡、二胡、月琴这“京剧”三大件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还独创了一种新的京胡演奏技巧,“勾、抹、抿”(因茂腔女腔伴奏每个音符都需滑音而又无法记谱,故演奏者独创拉法俗称“勾、抹、抿”。“勾”即内弦上滑音,“抹”是外弦上滑音,“抿”是幅度很大的一种下滑音)。
茂腔音乐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感到的问题是板式不够用,当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或对不同事物做出的不同反应时,其内在节奏,往往与原板、二板原来的节奏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茂腔工作者就向其它剧种学习其板式结构形式,来丰富自己,根据板式派生规律,首先以原板为主体,做不同节奏和速度处理,先后创造了原板类的各种板式,如慢原板、原板、快原板、快板、散板等,同时又在二板的基础上,创造了慢二板、二板、快二板、导板、回龙、紧拉慢唱等不同板式。经过长期的实践,使各类板式在节奏、速度、字位、旋律的简繁等方面趋于规范,基本上确定了茂腔原板类、二板类各种板式的规则,并在行腔和咬字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使唱腔更具时代气息,声调更趋完美。
不断发展
高密茂腔剧团自创建以来,有过闪光的历史,也有过不景气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重新出台,茂腔又一次焕发勃勃生机。剧团以“出新人、出新戏、提高艺术生产能力”作为深化剧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在“树”人方面下工夫,以保证茂腔事业后继有人。在艺术实践中开创“以戏带人、以人带戏”的创新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代茂腔戏《盼儿记》的创作演出成功,可以说是艺术改革和二度创作的结晶,在高密茂腔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专家和导演严格而耐心的指导下,演员们的艺术表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颖的表演手法和近乎完美的艺术创新在晋京演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博得了文化部领导、在京戏曲专家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剧团从此也掀开了茂腔演出史上崭新而辉煌的一页。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县文化局局长的刘福海和时任县计生委主任的李桂芳,为这台反映计划生育的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晋京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功不可没。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孙惠斌更是始终把这台戏抓在手上,亲自领队晋京演出。还有外聘的一些老艺术家像北京的陈坪(艺术指导)、胶州的姜立清(舞美)、潍坊的牟家明(编剧)、杨洪德(导演)、郭天民(音响灯光)、吴超凡(作曲)等都为该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尤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尚艺德使剧团演员受益匪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密茂腔剧团以《盼儿记》晋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起点,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连年创作排演了《根的呼唤》、《焦裕禄》、《瓜园情》、《公仆颂》等反映时代强音的茂腔现代戏,其中《根的呼唤》一剧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九四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使得剧团在茂腔界异军突起,成果斐然,一大批青年演(奏)员脱颖而出,并屡次在省、市戏曲演员大奖赛中获得大奖。
为增强茂腔艺术的生命力,扩大茂腔艺术领域,近几年,剧团又重新挖掘整理,精雕细琢,将《西京》、《寻儿记》、《罗衫记》等26出传统茂腔剧制作成VCD光盘全国发行,很受各地戏曲朋友的喜爱,为茂腔艺术的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茂腔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不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要出精品,出新人。剧团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于有没有足够数量的戏剧精品,老戏老演不行,老演老戏更不适应形势需要。舒舒服服出不了精品,胸怀不宽育不出新人。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要保持民族化,也要注重时代化、大众化,适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戏曲要发展,一靠名品,二靠名角。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和人才战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有了精品,还要有新人。只有以宽广的胸怀育新人,求贤若渴,甘当人梯,才能使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涌现,脱颖而出,茂腔的繁荣才有希望。
当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一些扶持发展文化的文艺政策的出台,为茂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愿广大茂腔艺术工作者抓住机遇,珍惜荣誉,继续发扬求新求美的钻研探索精神,努力向上,精益求精,使茂腔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在祖国戏曲大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食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7 02:57
目录
概述
简介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