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巴贝斯虫病
寄生虫病
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信息简介
驽巴贝斯虫〔B. caballiNuttall,1910〕, 有大小为2.1~2.8微米的环形或椭圆形和2.8~4.8微米的梨形虫体。典型的虫体为双梨形, 以其尖端联成锐角, 每个虫体有两团染色质块。在一个红细胞内通常只有1~2个虫体。红细胞的染虫率为0.5~10%。传播媒介为蜱。当成蜱吸受感染马血时,将含有驽巴贝斯虫的红细胞吸入肠内,大部分虫体被破坏,一部分在肠内容物中释出,呈直径为4~6微米的小球形虫体,后变为大小为(10~14)×(4~6)微米的棍棒形虫体,继续发育为直径12~16微米的球形虫体,随后分裂成为大小(8~12)×(2~4)微米的蠕虫样虫体。它们钻入蜱的肠壁和其他细胞,在马氏管、血淋巴和卵巢等组织中,经过复分裂形成新的一代蠕虫样虫体,并侵入唾液腺,继续复分裂产生长约2.5~3微米的圆形或梨形虫体。当若或成蜱吸血时,虫体便随唾液腺接种入马体。侵入马红细胞的虫体,以简单分裂或成对出芽增殖的方式繁殖。
传播方式
传染驽巴贝斯虫的蜱有6种革、5种璃眼蜱和2种扇头蜱。驽巴贝斯虫病除经卵传递外,还可经蜱变态过程传递或经胎盘垂直传播。马匹耐过本病后,带虫免疫可持续4年。疫区的马匹由于经常遭受蜱的叮咬而反复感染马梨形虫, 因此一般不发病或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由外地引入的新马或新生的幼驹则极易发病。
症状
以发热、贫血黄疸、溢血和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为特征。 急性经过时潜伏期为7~19天,初期体温略为升高,眼结膜潮红。数日后,体温升高至41℃,呈稽留热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迅速消瘦,毛焦皮干,呼吸加快、困难;心悸亢进,脉搏增数,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初期大便干燥,随后下泻。小便次数多而量少,尿色深黄,粘稠如豆油。后期可出现后肢麻痹。病程约数日。尸体外观消瘦,尸僵完全。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腹腔内有大量茶色液体,胃肠粘膜肿胀、黄染,并有小点出血,胃底及幽门部粘膜肿胀充血,有出血点。脾肿大,脾髓软化,呈暗红色。肝肿大,质脆,呈棕黄色。肾肿大,皮质发白,有出血斑。心脏扩大,心肌呈煮肉色,内外膜有小出血点。肺脏充血,有水肿和气肿,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作初步诊断。
临床症状
临床病畜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病程6~14d或更长。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体温略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中期体温升高至41°C左右,呼吸次数增加(30~50次),呼吸困难,心悸亢进,脉搏70~80次,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大便干燥,继有下泻,小便量小而黄,粘稠如豆油,后期出现后肢麻痹,极度虚弱,直至死亡。
病理变化
尸体外观消瘦,尸僵完全,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内脏肿大,有出血斑,皮下组织胶样浸润,黄染,有出血点。
实验室诊断
从不同疫点采集病料进行血液涂片,送省、市化验室镜检,发现红细胞内有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成对、梨形,两个染色质团块位于虫体两端。
治疗
采用特效药物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杀死病畜体内病原体—驽巴贝斯虫,对于一般病例,将贝尼尔1支(1g /支)溶于5%或10%葡萄糖溶液或糖盐水中,按4~6mg/kg给病畜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用1~3d。对于较轻或前中期病例,用血虫克星按0.15ml/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d。
消除病畜体内的毒素。驽巴贝斯虫的致病作用是由虫体及代谢产物共同造成的。因而在对病畜用抗驽巴贝斯虫药物的同时,配合每日肌注强力解毒敏2次,可明显提高疗效。
对症治疗。该病在临床上通常划分为心肺型和胃肠型两类。心肺型应配合强心补液,对胃肠型以健胃整肠为主。同时伴有继发感染者,配合使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病畜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适当补饲精料 ,停止使役,保持畜舍及周围环境干净卫生,减少被蜱、蚊叮咬的机会,以增强病畜机体抵抗力,提高疗效。
预防
消毒灭源在发病地区草场及畜舍内用1%敌百虫水溶液,或6%~12%“六六六”悬液喷洒消毒,杀灭硬蜱,同时保持宿舍内干燥、卫生,动物体表有硬蜱,须人工灭蜱或用敌杀死等化学药液进行畜体喷洒灭蜱,同时进行寄生物驱治工作。
抗原虫药物注射每年在本病流行季节,提前进行药物预防注射。贝尼尔:以3.50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肌肉深层分点注射,(为防止副作用在注射药物的同时,在颈部皮下注射2~3ml阿托品)。较为严重的流行地区,每隔10~15d注射1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7 19:34
目录
概述
信息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