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汉语二级字,读作蜱(pí),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蜱pí(ㄆ一ˊ)
1、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造字法
形声:从虫、卑声
基本词义
◎ 蜱 pí
〈名〉
壁虱 [tick]。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蜱【申集中】【虫部】康熙笔画:14画部外笔画:8画
《唐韵》符支切《集韵》频弥切,音陴。《尔雅·释虫》不过,蟷蠰,其子蜱蛸。《注》一名䗚蟭,蟷蠰卵也。
又《集韵》賔弥切,音。毗霄切,音瓢。义同。
又《广韵》弥遥切,音篻。虫名。
又《通志·六书略》纰招切。同螵。或作、。
说文解字
螷【卷十三】【虫部】
阶也。脩为螷,圜为蠇。从虫、庳。蒲猛切〖注〗臣铉等曰:今俗作,或作蠯,非是。
说文解字注
(螷)陛也。陛各本作蜌。今尔雅同。韵会作陛。卽蚌语之转也。当依玉部作玭。玭、蚌之有声者也。释鱼曰。蜌、螷。许无蜌字。故先螷而以陛释之。郭云。今江东呼蚌长而陜者为螷。陶隐居注本艸之蝏也。蝏音亭。蒲幸切。卽螷字。周礼鼈人、醢人皆有螷。郑司农云。螷、蛤也。杜子春云。螷、蜯也。蜯卽蚌字。蚌蛤有异。故二家说不同。许用杜说也。故下文受之以蚌。脩为螷。圎为蠇。毛诗传曰。脩、长也。长者谓之螷。圎者谓之蠇。从虫。庳声。蒲猛切。十一部。按庳声而读入十一部者、支淸之合音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宝安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梅县腔] bi1
◎ 粤语:pei4
◎ 潮州话:b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