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清代石达开诗作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是太平天国诗人石达开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是一首优美而富于抒情的即兴诗,石达开以饱蘸着喜悦的笔墨,描绘了与贵州大定苗胞欢聚饮酒时热情洋溢的场面,抒发和展示了他那冲天射日的壮志和勇往无畏的进取精神。全诗笔笔雄浑,出语洒落,豪情奔放, 英气勃勃。真是诗如其人,读其诗,可见其人,可闻其声。
作品原文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甕收①,君王到此也低头②。
五岳抱住擎天柱③,吸尽黄河水倒流④。
作品注释
词句注释
①千颗句:据说苗家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谷子等混合在一只罈子里酿酒,酒成,用通心杆子插入罈内,手扶着杆子低头吸饮。千颗明珠,指各种制酒的原料,也借比收在革命队伍里的人民战士。
②君王句:君王,指满清皇帝,低头是饮酒的姿态,也借比对革命人民低头屈服。
五岳句:五岳,指人的一手五指;擎天柱,指通心杆子,都是夸张的写法,比喻革命力量的强大。
④黄河水:指酒。
白话译文
瓮中之酒像千颗明珠一样清冽,就是像我这样的“君王”到这里喝酒也得低下头来。我的五个手指像五岳一样握住吸酒的通心杆子,尽情畅饮,似乎要把黄河之水吸尽,让黄河之水倒流一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从民间采集得来。南京内讧后,石开达率军出走,途径贵州大定县,受到苗族人民的欢迎。他们以上宾之礼接待这位天国英雄,并请他饮以美酒,直至兴尽方罢。作者感其心意破了酒戒,并吟了这首诗。诗句虽然说的是饮酒,但是寓意很深,诗从美酒写起,写饮酒的方式,写饮酒的兴致,最后以气吞山河的雄姿收束全诗。他把美酒比作革命人民,满清皇帝一定要在革命人民的面前低头,写得声势雄壮,显示了革命的巨大威力。石开达的诗传世不多,除《白龙洞题诗》一诗之外,就只有这一首,所以值得珍视。
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诗人用奇巧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述太平军将领与苗族同胞欢聚宴乐的情景,表现出革命者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及和苗族同胞真率无间的深厚友谊。这是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闪烁着奇异的地方和民族的色彩。这虽然是一首军民欢聚时即席赋就的应景之作,但是很有特色。首先是巧妙而又新颖的比喻。整首诗只有四句,其中三句里有四个比喻。用“千颗明珠”比酒,见其清冽芳醇;把五个手指比作五岳,把吸酒的杆子比作擎天柱,别致而有气势;把饮酒的动作比为吸得黄河水倒流,显示出豪壮。其次是寄寓深刻。按说,平常的欢聚,平常的宴饮,也只能产生平常的诗。可这首诗虽是写饮酒,实是将此作为抒情的依托,不但歌赞军民之间率真的友谊,而且进一步深刻地倾出胸中的豪情,展现其英雄气概,大有气吞山河的粗犷和壮烈,表现出军人的胆魄。
名家点评
凌琳:这首诗既描绘了太平军将领与苗族同胞亲密无间的率真友谊,也表现出翼王石达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直到今天,一些苗族老人还能背诵这首诗。
陈裕佑:这首诗以其形象化的描写、特殊的艺术处理以及恢宏的气魄而使人读之赞叹不已
作者简介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18:3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