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马骨胡在壮语中称“冉督”、“冉列”。“冉”为胡琴统称,督,为骨头,意即用马、骡、牛的骨头制成的胡琴。故通常称之为马骨胡或骨胡。壮语又称“冉列”、“冉森”。“列”、“森”兼有体积小、发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传说中一对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组成。形制与奚琴类型的乐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壮剧和布依戏等戏剧伴奏。
流行地区
流行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
隆林、西林、田林、
百色、
乐业、凌云等桂西百色地区,贵州省兴义、
安龙、
贞丰、
册亨、
望谟等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富宁县等地。
历史发展
马骨胡是起源于奚琴类型的拉弦乐器。从清代初年起,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拉弦乐器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品种。我国著名音乐
史学家杨荫浏先生(1899年-1984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三十四章)中载:“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
京胡。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拉弦乐器,如
广西壮族的马骨胡等。”据壮族老艺人80年代初回忆:壮剧到现在已是第七代人了,祖辈们说,在没有壮剧以前,早就有人拉冉列了。最初,人们常在节日里,拿起马骨胡、
土胡、葫芦胡和
壮笛等壮族民间乐器到邻近的村寨去演奏,叫作“游院”,这便是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采用马骨胡、土胡、葫芦胡、三弦、壮笛、八音锣、八音鼓、小钹等八种主要乐器合奏)的早期形式。马骨胡在由邕剧——板凳戏——“土戏”——壮剧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是主要的伴奏乐器。1815年,当
隆林县成立了半职业壮剧团以后,马骨胡又成了壮剧乐队的领奏乐器。后来又成为“八音”乐队中的主奏乐器。照此说来,马骨胡出现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壮族音乐工作者和
民族乐器制作师通力合作,对传统的马骨胡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制成
高音、中音马骨胡,使音色圆润、柔美,广泛用于独奏、器乐合奏、伴奏或乐队协奏中。
50年代后,随着壮剧艺术的繁荣,马骨胡也得到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先是用马、骡、牛等大牲畜的大腿骨直接制作琴筒。嗣后,
广西壮剧团和
北京民族乐器厂共同探索,曾试用内蒙马及牛的骨块拼粘琴筒,使筒体适当增大,克服了用自然腿骨、筒体过小的局限,尤以用大洋马腿骨拼粘的琴筒发音最好,音色圆润、柔和,音量得以扩大;后又经过
广西艺术学院李广才、
百色歌舞团陈立新等音乐家的长期艺术实践,将琴杆加长、加粗,改为红木柄螺旋弦轴,采用钢丝
琴弦、二胡琴弓,增加了硬木琴托,演奏时还将双膝夹持琴筒改为置于左腿上,使演奏技巧得以发挥。60年代,改革的马骨胡已发展成为较完善的高音拉弦乐器,它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广泛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与乐队协奏等器乐演奏形式中。在北路壮剧乐队中,马骨胡是主奏乐器,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为它配奏的、琴筒较大的中音马骨胡,它们能很好地衬托唱腔,使壮剧音乐更加优美动听。
90年代初,
广西歌舞团器乐演奏家
彭民雄和北京民族乐器厂著名弦乐制作师满瑞兴合作,又共同研制成第三代高音、中音马骨胡。它们的琴筒是用剖开的马骨与红木拼合粘接而成,筒的内腔做了一些巧妙的处理,使发出的音响柔美而圆润,下把位的高音优于二胡,成为较理想的独奏乐器,很有希望在
民族管弦乐队的高音拉弦乐组占有一席之地。这项成果获得1993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1世纪以来,是以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为代表的改良阶段。黄一格对马骨胡的改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增强马骨胡的适应性,通过拓宽马骨胡音域研制出了高音、次高音、中音、低音系列马骨胡,研制改良的前提是保持原来的骨质音色不变,且将骨头的音色、音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社会发展中音乐的多元化。其二,对马骨胡的音色、音质、音量进行改良,提升其品质。其三,对马骨胡的外观结构、形制进行改良,经过研究,做了具体尺寸的定版,以更好呈现马骨胡的综合性能。改良后的马骨胡制作技艺优良,音色音质好,深受业界演奏员的认可,影响力逐渐扩大。
乐器结构
传统的马骨胡,由琴筒、琴头、琴杆、弦轴、千斤、琴马、
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琴筒呈椭圆筒形,多采用“哩马”(小马)的大腿骨上部制作,两端稍加修整,大口一端磨平,琴筒原用一段、现用多块马、骡或牛大腿骨拼粘制成,长10—20厘米、直径5厘米,呈椭圆形,筒身上下开出装入琴杆的通孔,筒长10厘米—12厘米、直径4厘米—6厘米,大口一端作为筒前口,多蒙以蛇皮,也有蒙鱼皮或青蛙皮的,并使用鸡蛋清做粘合剂,筒后端敞口或置音窗。琴头、琴杆多使用一整根硬木或竹杆制成,多采用红木、红椿木、罗汉竹或金竹制作,上粗下细,全长46厘米—60厘米,木制者以红木为好,竹制者以罗汉竹最佳。琴头系在木制琴杆顶端雕刻出马头为饰,竹制琴杆则需单独雕出木制马头镶嵌于竹杆上端,马头雕饰精巧细致,玲珑美观。琴头下方横置二轴,置轴部位呈方柱形,弦轴原来多用雄黄(即
黄麂,又称吠鹿)角制作,既质地坚硬、不易跑弦,又灵巧美观、风格独特;后来多使用黄杨、黄檀或琴杆木料制作,呈圆锥形,轴柄部位刻有条纹,置轴方向与琴筒平行。琴杆呈圆柱体,上粗下细,中间设有丝弦作为千斤。皮面中央置有木制空心琴马,张有两条
琴弦,定弦d1、a1,音域d1—e3,两个多八度。原来多用羊肠弦或丝弦,现改为钢丝弦。琴弓用细竹做弓杆,两端拴以一束马尾为弓毛,弓长60厘米左右。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来自壮族民间的马骨胡。琴筒用马的大腿骨制作,呈椭圆形,筒长11.5厘米,前口蒙以蛇皮,面径6厘米,后口置镂空音窗,内径4厘米。琴杆红木制,全长61厘米,顶端雕以马头为饰,下方置轴部位呈方柱形,其上横置两个硬木制圆锥形弦轴,轴长12厘米。琴杆圆柱形,上粗下细,中间设丝弦千斤,
下端装入琴筒并外露,竹制空心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弓用细竹做杆,较粗一端在弓杆尾部,两端拴以黑色马尾为弓毛,弓长69厘米。这支马骨胡为196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音协赠予音乐研究所珍藏。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建国后,改革的马骨胡用内蒙马及牛骨拼粘琴筒,尤以大洋马腿骨拼粘的琴筒发音最好,音量宏大;并将琴杆加粗改短,弦轴改为红木制作,
琴弦用钢丝弦,采用二胡琴弓,演奏时还将双膝夹持琴街改为置于腿上,60年代已用于独奏。
音色音域
马骨胡的音域最初为a1—d4,民间一般定弦为:f1、c2;g1、d2;c1、g1;d1、a1。后来经过改革,现在的音域d1—e3,达两个多八度,定弦为d1、a1。它是壮剧乐队中的领奏乐器,也是“八音”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在“八音”的合奏和以及壮剧的伴奏中,也常用四度或者反五度的定弦。它在演奏中的音色介于高胡和京胡之间,但是与京胡较为相近,却又比京胡的音色更柔美也更清脆,低音更刚劲,高音更尖锐。在演奏民间曲调时,通常都只使用第一把位,基本不会换把。
演奏方法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或夹于两膝间,琴杆直立,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两弦间拉奏。马骨胡通常按五度关系定弦为a1、e2,音域a1—d4。民间也常定弦为:f1、c2;g1、d2;c1、g1;d1、a1。在“八音”合奏和壮剧伴奏中,也常用反五度或四度定弦。音色近似
京胡并较之柔美,清脆明亮,高音较为尖锐,低音较为刚劲,介于高胡和京胡之间,但要比京胡柔和。演奏民间曲调时,只用第一把位,很少换把。演奏技巧左手有打音、倚音和滑音等,右手有前挫弓、后挫弓、小跳弓、打音、倚音、滑音和顿弓等。马骨胡主要用于独奏、乐队合奏、莫伦说唱和为壮剧、布依戏、山歌和说唱伴奏。在“八音”乐队中,马骨胡是主奏乐器,它在基本曲调不变的基础上,自由加花、延长或紧缩,使曲调产生多声部的效果。马骨胡在壮剧伴奏中,犹如
京胡在京剧中所起的作用。壮剧分为南、北
两路,南路壮剧过去用清胡伴奏,现在用一支马骨胡伴奏;北路壮剧用两支马骨胡伴奏,并分别用反、正两种定弦(如反弦定e2、a1,正弦定d1、a1),也将这种定弦称为公、母马骨胡。在壮剧伴奏中,马骨胡领奏曲牌的第一小节,然后其它乐器再同时进入各自的声部。马骨胡也是山歌、浪哨歌等民歌和
靖西、
德保一带莫伦说唱的伴奏乐器。在民间,马骨胡没有独奏乐曲,多是演奏器乐合奏曲牌、戏剧曲牌和山歌调。马骨胡经常演奏的曲牌有:《正调》、《八板调》、《过场调》、《迎客调》、《月调》、《八音调》、《升堂调》、《喜调》、《苦调》、《梳妆调》、《采茶调》、《探姑楼》、《马走街》、《马到林》、《武将调》和《乖嗨咧》等。著名的民间艺人有:
隆林的班其业、韦卜元、韦公,西林的黄文标、苏志辉,田林的黄福祥等,他们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磨练出娴熟的技艺,有的技法多彩,风格浓郁,有的可以同时吹木叶和拉奏马骨胡。
名曲名家
马骨胡是民间八音乐队的主要乐器。亦用于齐奏和独奏。齐奏曲有《壮乡春早》、《壮山驼铃》等。
马骨胡经常演奏的曲牌有:《正调》、《八板调》、《过场调》、《迎客调》、《月调》、《八音调》、《升堂调》、《喜调》、《苦调》、《梳妆调》、《采茶调》、《探姑楼》、《马走街》、《马到林》、《武将调》和《乖嗨咧》等。
著名的民间艺人有:隆林的班其业、韦卜元、韦公,西林的黄文标、苏志辉,田林的黄福祥等,他们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磨练出娴熟的技艺,有的技法多彩,风格浓郁,有的可以同时吹木叶和拉奏马骨胡。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面临结构单一、资源不足、体系脆弱等困境,马骨胡艺术传承与发展后继堪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演奏、制作马骨胡的多为老年人,老龄化严重,人才培育周期长,马骨胡传承体系相对脆弱,面临技艺流失和传承断层的局面。
保护措施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构建马骨胡艺术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马骨胡艺术传习基地、壮乡胡音马骨胡非遗体验馆,成立马骨胡乐团等一系列壮族马骨胡艺术课程,进行美育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民间传说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
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聪颖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阿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非常相爱。阿列是个弹不虚发的好猎手,常常拉起土胡向阿冉倾述衷肠,阿冉则用嘹亮的山歌表达自己的一片钟情。阿冉家有一匹浑身枣红、四蹄雪白的骏马“四蹄雪”,长得高大肥壮,毛色油光发亮,走如行船跑如飞,远近闻名。一天,土司要用“重金”买下“四蹄雪”,当他看见貌似仙女的阿冉后,垂涎千尺,连人也要霸占,便下令连人带马一同抢回山寨。土司强迫婚嫁,阿冉宁死不从而被关进后院的黑屋里。土司得意忘形,乘兴试马时,却被摔得头破血流,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差人杀了“四蹄雪”,又把马皮剥下、马骨剔出丢在阿冉面前,威逼说如不与他成婚,也要像马一样扒皮、剔骨。阿冉看见心爱的“四蹄雪”惨遭不幸悲愤万分,她拔下一些长马尾,收拾起一条马的大腿骨,请在土司家当长工的穷苦人捎给了阿列。阿列痛苦欲绝,便用马腿骨做琴筒、马尾做弓毛制成了一支别致的马骨胡,声音高亢嘹亮,响彻山谷。阿冉从美妙的琴声中得知阿列搭救她的时间和办法。夜晚,阿列爬过高墙,救出阿冉,并射死了追赶的土司。从此,他俩一起离开生育他们的山寨,走遍壮乡各地传授马骨胡技艺,并在琴顶雕刻马头为饰。后来村村寨寨响起马骨胡的优美琴声,人们为了纪念阿冉和阿列这对传授马骨胡的青年人,就把马骨胡称作“冉列”,并世代相承、流传至今。
重要演出
近年来,马骨胡演奏在省市各类比赛、电视节目晚会中常有精彩展示,如2012年获广西第十六届“八桂群星奖”音乐舞蹈比赛金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首届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器乐类二等奖,2010年起连续四届百色市文艺汇演,2013年歌海元宵广西文艺界大型元宵联欢晚会、中国——东盟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优秀节目奖、广西第七届音乐舞蹈比赛器乐曲创作优秀奖、广西第二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器乐类一等奖,2014年百色市春节晚会、央视争奇斗艳节目宣传片壮族外景马骨胡齐奏录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演出,2016年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展演,2017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演出、第五届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等。
与二胡之异同
二胡与马骨胡,同属中国的民族
弓弦乐器,虽然它们出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各自也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但是,由于文化的相互渗透,它们的演奏方法、演奏技能,都有着共同之处,然而,马骨胡在演奏风格方面,与二胡又有着一定的差别,真所谓有异有同。研者通过论述与比较,把其异同当作文化现象,从民族史学的角度去认识,期望能弦内道出些本色渊源,弦外带出些和谐之韵,此为所论之目的。
不同的文化渊源
二胡,又称
胡琴,古代曾冠有“奚琴”“嵇琴”之名。那么,两根弦演奏的弓弦乐器又何以冠之“胡”?这恐怕与其历史关系密切,古代“胡”字代表北方民族或西域的来由已久,远在春秋时期,“胡”字就已经在汉族人民的语言文字中被运用出来。如白居易诗中的“满面胡沙满面风”说的是自然景色,而李白诗中的“洛阳三月飞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等句,则是指安使之乱的
胡人而言,宋代陈阳《乐书》记载:奚琴本
胡乐也……所以,顾名思义,品二胡之名就显其源与本,“二”乃只限两根弦完成音律过程之量定,“胡”乃古代北方民族“胡鲁”之乡(相对匈奴而言),胡琴这种命名,是同以上于语言隔阂或
民族矛盾中形成的不谐和与特定历史原因所产生的乐器符号。因此,二胡当释为北人胡鲁民族用二根弦与绷紧的马尾磨擦而发出乐音的乐器。它的生命力是在矛盾中接受与传播,在当时汉民族眼里,“胡”字多少带有敌意和贬意,然而“琴”这种东西又能发出超出民族界线的悦耳之音,从人类的文明与创造而言,二胡最早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制造了它,并常为北方游牧人或买卖人聊以填补单调枯燥的娱乐工具,这是二胡产生的渊源。二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民族器乐中的主流乐器,并享誉世界,这完全是它的文化魅力所在。
中华民族是个向往生活又富有情感的民族,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它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马骨胡为壮民族的乐器,它产生的背景也颇有传奇色彩,耐人寻味。相传古代
骆越部族间的争斗时有发生,壮人祖先为庆祝胜利,砍下马腿骨做成胡琴,拉奏起欢快的乐曲,以宣泄胜利后的情绪。还有一种传说,古代一个壮族青年为了寻找离散的恋人,用马骨做成胡琴,边拉奏边寻找心上人。无论源于哪种历史渊源,它都出于当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成为生活中心灵主体情绪的另一种语言,于是乎,马骨胡便是名副其实的以马骨制成的一种能悦人心境的南疆特有弓弦乐器,这是马骨胡产生的文化渊源。
拉弦乐器的共鸣箱多为筒状、其发音原理都是通过弓毛来回运动对
琴弦磨擦,通过音桥(琴码)为传感,直接对绷在琴筒上的蟒皮产生震动,并借琴筒的共鸣而生发出极富娓婉的乐音。由此可见,共鸣箱当为弓弦乐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这是二胡与胡骨共同的发音原理。但是,二胡的共鸣箱为木质结构,马骨胡则是骨质结构,二胡的共呜箱多为拼筒体,而马骨胡是自然的单筒体,这是两种乐器主要部件上的最大区别。
那为什么马腿骨做成的乐器也称之为“胡”,而不称为“骨悦琴”或“马骨筒”呢,这恐怕与前面所述的北方“胡”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同的传播方式
二胡作为遍及神州乃至名贯海外的中华乐魂,究其根本,它的传播与中国古代战争似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战争中的军队生活是很枯燥的,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猎奇般地注意当地的文化特点,准确些说应为搜寻当地的娱乐形式和
娱乐工具,用以调整斗士的情绪,充实枯乏的军旅生活,随着战争的大量运动,军队就把各地的文化方式和娱乐工具带向了其他地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交叉渗透的作用。就像我们看到的相声一样,其前身应为古代军队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二胡的传播途径,无不与其大有相同之处。北人为了疆土的安危,常常受朝廷之命奔赴南疆屯扎,随之而来的文化必然也对南方文化的影响与融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马骨“胡”之统称,当与“胡”文化的渗透有关。
尽管马骨胡受“胡”文化的渗透而冠名,传播之度也没有二胡那么深广,应用范围也没有二胡那么普遍,但是在
广南西路的左右江一带却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传播方式,也与二胡大有不同之处。
马胡骨的传播与南方贸易有关。马骨胡早先为
马帮的随身娱乐
工具,赶圩的马帮半路小息的时候,他们把马鞍取下来当凳坐,但是,南方多为山地,运输不宜高头大马,环境造就了马矮马鞍必然也小,坐得太矮又不好操作胡琴,于是,浪漫的赶马人便叠腿交脚,将马骨胡放在弯成S形的脚面上拉奏,借以驱走一路的疲劳,这是赶马人唯一的精神依托。自古以来,赶圩是我国南方山地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为了招揽生意,赶马的商贾就拉起马骨胡以“广而告之”,随着马帮长年不断的运动,就成了这一乐器传播的主要手段,后来就成了壮族人民工余饭后的娱乐工具,最后演变成了戏台上的主要伴奏工具,这是马骨胡与二胡传播方式的区别。
内外异同和应用范围
这里所指的“外”是就外观造型而言,“内”则是指定弦而论。二胡的共鸣箱大于马骨胡,其蟒面直径若为9.5cm,琴杆总长度(从琴托到琴头)若为83cm,二胡定弦为D—A(有些特殊风格的乐曲定弦可低于D—A),中音二胡的共鸣箱比常规二胡较大,琴杆也较长,
琴弦较粗,其定弦为G—D,整整比常规二胡低了一个纯五度,它是介于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的桥梁。虽然常规二胡属高音乐器,但是,由于共鸣箱为木质结构,其性柔仞而不绵,结实而不硬,既产生哄鸣,又不至于生发刺耳的噪响,因此,其音质非常圆润悦耳,其频率近似人声,极富歌唱性,是区别于弹拨乐器和吹打乐器的基本特点,这无论在合奏或伴奏中,都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最富情感张力的
乐器。由于诸多优点,所以二胡在中国民族乐坛上既是可自成一体的独奏乐器,又可成为群体乐器,不管在大中小的
民族管弦乐队里,都少不了二胡的介入,因此,其应用范围特别广泛,而成为中国弓弦乐器之首。
马骨胡的操作和发音原理与二胡相同,但音色差别甚大。众所周知,北方
平原多为
高头大马,而南方山地的马多为运输所用
小马,所以,
高音马骨胡琴筒直径一般以马骨自然径体5—6cm左右为主,造胡时往往带有相当宽松的随意性,蟒面直径为5—6cm不等,有的甚至比
京胡的竹质共鸣箱还要小得多,因此,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马骨胡的共鸣箱可算得上弓弦乐器类的小型之最。
高音马骨胡多为单筒体,其琴筒长10——12cm,定弦为A—E,由于共呜箱骨质脆硬直径小,它的声音音质明亮、清脆,极富穿透力,在数十人的乐队中皆能清晰悦耳。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工艺的进步,一些地方戏曲团体为丰满其音乐的表现力,出现了中音马骨胡。既为中音,其共鸣箱必然要比
高音马骨胡大得多,由于马腿骨的生态直径没有那么大的筒骨,所以就出现了拼筒的骨质共鸣箱——中音马骨胡,中音马骨胡琴筒直径约8cm左右,筒身长度与二胡大致相同,杆的总长度(由琴头到琴托)约为73cm左右。虽名为中音马骨胡,其实并非中胡(中音二胡)的概念,也没有中胡低沉浑厚的音质。首先,中胡的定音为G—D,而中音马骨胡的定音却是D—A,整整比中胡(中音二胡)高了五度,实际却为常规二胡的音高。由于骨质共鸣箱坚硬的原故,其音壁吸音度较低,在音色上比木质共鸣箱显得薄,虽为中音性乐器,其实还是高音乐器的频率,所以,中音马骨胡之所谓“中”性的界定,只能就其马骨胡糸列而言。这是马骨胡与二胡从概念到音色上最大的差异。
也许是由于以上原因,在应用方面来说,一般的常规乐队很少有马骨胡的介入,除非作为特色乐器出现,或且特定的剧种专用。但是它那介于
京胡和高胡之间的特有音色,确是弦外有音,因此而派生出了好些颇为成熟的独奏曲和齐奏曲,也许该乐器的产生与地域环境的缘故,诸如
《壮乡春早》《右江河畔好风光》《马驮进壮乡》等器乐曲,都与自然景色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马骨胡的这一音乐风格和特点,也成为其山地韵味的一大音乐特色。
不同的演奏风格
近两千年的二胡不仅没有随时间的流逝或因历史、政治的原因而消失,它反而在时间的进程中越变越完整,工艺越变越精致,甚至越来越广地被海内外
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该乐器的音色美,极富歌唱性,并且表现的张力很大,特别从刘天华先生的十首传世之作中,把古代两个把位提到五个把位的探索和创造之后,大大地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就二胡的弓法而言,就有拉、推、连、顿、跳,抽、送、抛、击,搓、断、飞、颤、提等弓之分;指法方面就有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垫指、同音换指、同指换音、上回滑音、下回滑音、飞指、勾弦拨弦、绝弦等技巧;在音乐风格方面,无论是内蒙大草原的开放与宽广,还是带有西域风韵的密集式的天山音乐,无论是
岭南粤调的花指滑奏,还是小桥流水的江南丝竹风格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在
演奏曲子方面,无论慢如行云流水,还是快似万马奔腾,无论是情绪欢快,还是扣人心弦的悲绝音韵,都无不尽悦人耳,其表现力之丰富,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及的。因此,二胡无论是独奏还是群体展示,都不愧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马骨胡作为弓弦乐器的种类,它所演奏的弓法、指法,技巧,大多与二胡相同,但是,在一些乐曲的处理方面,它却与二胡的节奏风格迥然不同。
比如:马骨胡器乐曲《壮乡春早》,引子之后,A段体的欢快部分为四二拍节奏,按照音乐的强弱规律,应为前强后弱,前半拍稍强,后半拍稍弱,除非乐曲的特殊要求,否则,不要打破它规律性,这样才不悖于音乐的节奏逻辑。然而,马骨胡演奏对欢快节奏的处理却
反其道而行之,它将四二拍中节奏规律处理为:|弱强弱强|弱强弱强|,这一独特的演奏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节奏规律,将强弱顺序反之行进,却又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奇特的节奏的形成,是与其生活的地域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糸。山地民族的环境多为崎岖山路,纵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也难施其能,为了生活,山地人民跨沟过坎去劳作,翻岗越梁去贸易,非是马驮人扛,就是篓背肩挑,这样的运动节奏形成了极富跳跃的生活节奏。比如挑担行走,跨第一步的时候,扁担两头必然因负重而往下坠压,第二下的时候,扁担两头是往上抛的,其吱呀欲折的声音也是先弱后强的节奏效果。与二胡这一迥然不同的节奏特点,不但充分体现了该乐器的特有风格,也往往折射出该民族的浪漫与风趣,品之更觉其民族的可爱。
二胡与马骨胡,一个源于北方的
游牧民族,一个则出自祖国南疆的山地民族,虽然从文化背景、传播方式、造型效果、演奏风格方面大有不同,但是,二胡和马骨胡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从大自然中摘取的音律,它们的构件无需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完成造型过种。就好像大自然身上掉下来的音律,形成了生态母体派生文化的一大派系。
二胡与马骨胡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演奏技能的不断丰富,它们将会有更为出色的声望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