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河马是生活在
马达加斯加的几个河马物种,但在1000年已经灭绝。它们与现存的河马及
倭河马很相似。
它们与现存的河马及倭河马很相似。化石纪录发现马达加斯加河马的最少一个物种曾生存至1000年前。这类河马的分类并不清晰,且没有广泛的研究。一般相信它们生存至全新世。
马达加斯加河马首先是由Alfred Grandidier于1800年代中描述,他在
莫桑比克海峡几里外的沼泽发掘出接近50头河马遗骸。后来不同的学者分别将之命名了4个不同的物种。其后有研究认为实际上只有两个物种,即
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及马达加斯加绿河马(H. madagascariensis)。于1990年发现了第三个物种,名为H. laloumena。其后发现马达加斯加绿河马与现今西非的倭河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于当时倭河马是分类在六齿河马属中,故其学名更名为 Hexaprotodon madagascariensis。但是因一些分学家将倭河马分类到倭河马属中,马达加斯加绿河马的学名亦随之改为Choeropsis madagascariensis。
马达加斯加河马的化石纪录很丰富。当中最少有7头河马骨头上明显有被屠宰的痕迹,这显示它们生存至人类到达马达加斯加的时期。由于有被屠宰的证据,相信它们的灭绝亦与人类有关。虽然发现了大量的化石,但马达加斯加河马却没有被好好的研究,这可能是因学者对大型动物(如巨狐猴及象鸟)更有兴趣。
一般接受马达加斯加河马有三个物种。它们如何及何时进入马达加斯加都不得而知。有指由于河马是半水中生活,故有可能它们横渡了阔400公里的海峡而到达马达加斯加。另亦有指它们是岛上唯一的有蹄类,故有可能是一直在岛上生活或是由人类引入的。
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又名马达马加斯加黑河马,的遗骸多在马达加斯加西部的河流及湖泊发现,故它们像现今非洲的河马般生活在河岸带。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的眼窝很高,方便它们在水中仍能看见。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的头颅骨亦很像现今的河马,但整体大小不同,估计它们是两性异形的。
虽然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是河马的亲属,但体型明显较细小,只有倭河马的大小。最大的标本只有6.5呎长及2.5呎高。它们的祖先可能是一般大小的河马,但在岛内的侏儒化而缩减了体型。
马达加斯加绿河马,又名马达加斯加倭河马,原先是与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一同分类在河马属中,体型亦大致一样。从马达加斯加绿河马的形态及栖息地可见,它们较为接近现今的倭河马。 就像现今的倭河马,马达加斯加绿河马的眼睛是在头部的两侧,牙齿形态亦都相同。马达加斯加绿河马亦较少在水中生活,大部份的化石都是在马达加斯加的森林高地发现。
马达加斯加绿河马及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都是适于行走的,这与非洲的河马有所不同。这些共同点可见它们是从同一祖先演化而来,而与现今河马及倭河马的相似性则是因并行
演化而来。
于
1990年第三种马达加斯加河马被描述,名为Hippopotamus laloumena。对于这动物所知有限,因为它的
化石只有从
马达加斯加东岸
马南扎里发现的一个
下颌骨及肢骨。
这些化石明显是属于
河马属的动物,但体型较其他的马达加斯加河马为大。唯一所知的就是它们很像现今的
河马,但较为细小。
虽然马达加斯加河马的
化石记录最晚终止在1000年前,但它们却在
马达加斯加的口述传说中颇为普遍。于1648年,弗拉古(琀椀攀渀渀攀 de Flacourt)担任马达加斯加总督时纪录了在当地传闻中传说很像
河马的动物。在马达加斯加不同的区域,都传说著像河马的不同动物。于1902年,一个官员曾称到传言,据称在1878年的高地上仍有马达加斯加河马活体存在。但在最近几年,科学家经过详细研究证实,这些所谓的目击报告都是属于谣言,毫无任何证据证明证实它们生活到1000年以后并一直生存到17世纪甚至19世纪的说法,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所以可信度和活的恐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