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潮水(1885—1974) ,男,浙江嵊县马仁村人。越剧创始人之一,“
越剧之家”创建人,男班著名老生演员。名列《
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马自幼入私塾念书,1899年因家贫辍学,拜
相来炳为师唱“落地唱书”,他从传书宝卷中学语汇,丰富唱书内容情节,致使唱书有声有色,生动感人。
他因身材魁梧,于1918年从小生改演老生。同年联络卫梅朵、
王永春、童正初、金荣水、费翠棠等名伶进上海,先后演出于华兴戏园和民兴茶园。
1906年,余杭陈家园唱书时,他不顾被师傅打骂,极力主张改唱书为一人一角上舞台演出,终在八仙桌搭成的小草台上首次化妆演出《
珍珠塔》前半本,他扮演方卿一角。此次演出虽是“分角唱书”,但由此为曲艺“落地唱书”发展为早期越剧“
小歌班”(戏曲)奠定了基础。
他因身材魁梧由小生改演老生,在首次搬上越剧舞台的《碧玉簪》中饰李廷甫、《琵琶记》中饰张广才都获成功。除《碧》《琵》两剧外,《梁祝》《孟丽君》《珍珠塔》《百花台》《张公扫雪》等都是他的擅演剧目。在
连台本戏《
狸猫换太子》《一女换太子》《王华买父》等剧中亦有出色表演。
其扮相大方,嗓音宽厚明亮,因先工小生,后工老生,因而表演凝重飘逸而有激情,是有名的唱做须生。唱腔以〔丝弦正调〕为主,对越剧音乐板腔体系的初步形成也有一定贡献。1918年他演出一举成功之越剧《碧玉簪》,原以宣卷本《李秀英宝卷》为蓝本,参考了东阳班(婺剧)《三家绝》的情节结构集体改编而成,最后则由他根据《碧玉簪全传》增添重要情节,从而形成沿袭至今的从“庆寿许婚”到“送凤冠”的情节、人物框架。其余如《琵琶记》《梁祝》《孟丽君》等越剧早期剧目,也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
成为派场师父后,他便热心于剧目编写,编有《孤孀泣血记》《棒打鸳鸯飞》等戏。他自登上舞台后即收教艺徒,创办了第一副男科班,培育出姚毛头、姚方松、费翠棠、裘锡顺等红伶。“四季春班”主教师傅鲍金龙即为其再传弟子。曾在“忠孝班”科班任教,培养出
郑忠梅、李忠萍、戴忠桂等演员。入室弟子有
邢月芳、徐天红、
屠笑飞、陈少春等。古稀执念还曾发起筹建“
越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