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鼠
啮齿目马岛鼠科马岛鼠属动物
马岛鼠(学名:Hypogeomys antimena)是啮齿目、马岛鼠科、马岛鼠属动物。全长50到55厘米,体重1.2千克。毛质粗糙,背部为灰色、灰棕色或红色。耳部较大,腿部较长。
物种学史
马岛鼠是马岛鼠属现存的成员。另一位成员南马岛鼠(Hypogeomys australis)生存于4400年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以北的安其拉贝地区,已灭绝。
形态特征
马岛鼠是马达加斯加现存最大的啮齿目动物。两性体型相近,全长50厘米到55厘米(其中尾部占据20厘米到25厘米),耳部较大,长5厘米到6厘米;体重1.2千克。毛质粗糙,背部为灰色、灰棕色或红色。头部是毛发中最暗的部分。四肢、手、脚和下面的部分均为白色。深色的尾巴上长满了坚硬的短毛。后肢较长,爪子相对发达。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干燥的海岸落叶森林中,沙质地表常年被落叶所覆盖。
生活习性
一夫一妻制,两性均具有领地性。每个马岛鼠家庭栖居的洞穴有1到6个洞口,隧道深5米。天敌主要有马岛獴杜氏蚺。研究发现,在旱季被捕食的马岛鼠中,有64.7%被马岛獴捕获,其余35.5%被杜氏蚺吞食。一夫一妻制有助于为马岛鼠后代提供保护,直至成年。
食性:夜间活动,在丛林地表觅食掉落的水果、种子和树叶。马岛鼠也会挖掘树根和块茎,并从树苗上剥下树皮。
分布范围
马岛鼠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物种。20世纪,该物种曾分布于穆龙达瓦(Morondava)河到齐里比希纳河之间的区域。21世纪初,分布范围局限于该岛西部的狭长海岸地区。位于齐里比希纳河以南,安德拉诺梅纳(Andranomena)河以北。米纳贝-安梅纳保护区内包含有马岛鼠被河流分隔的两个孤立的范围。分布区面积为470平方公里,海拔范围在40米到100米之间。亚化石遗迹表明,在过去1400年中,马岛鼠的分布范围向南延伸了至少475公里。
繁殖方式
每年12月到4月的雨季交配,雌性每窝产下1到2个幼崽,平均妊娠期102到138天。雄性后代在一岁时离开长辈的洞穴和领地。而雌性后代则与长辈共同生活,两岁时性成熟,成熟后离开。世代长度4年。圈养状态下,寿命可达12年。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在南部森林地区最大的森林碎片地带奇灵地森林(Kirindy Forest/CFPF)地区,1990年到2000年的实地考察表明,马岛鼠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尽管种群规模在1992年到1996年之间保持不变(每百公顷54只),但种群密度在1997年到1999年下降了约40%(每百公顷33只),2000年较原始密度下降了60%(每百公顷22只)。在种群生存力分析中,研究人员估计该物种南部亚种群有6900只成年个体,北部亚种群有18,40只成年个体。2020年研究人员通过对过去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预估马岛鼠的总体成年个体数量为5036只,南部亚种群的种群数量大幅下降,降幅达92%。
主要威胁
历史上,马岛鼠种群衰退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持续干旱,以及人类自登岛以来对环境的持续改造。栖息地受到农业烧荒、木炭生产、森林采伐等威胁。2020年以来,保护区周边玉米、花生的生产也是森林退化、栖息地进一步丧失的主要原因。公路的修建阻碍了两个亚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同时,随着野猫野狗等外来生物的引入,加之弓形虫病汉坦病毒的肆虐,马岛鼠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保护措施
马岛鼠的分布区内设有米纳贝-安梅纳保护区。德雷尔野生动物信托基金(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在泽西动物园(Jersey Zoo)为该物种建立了圈养繁育计划。调查潜在的病原体,控制野猫野狗的数量也是挽救马岛鼠这一高度衰退物种的有效措施。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2年 ver 3.1——极危(CR)。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33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