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2008年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是2008年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荣富。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追求的目标是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试图克服上述不足,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由此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从宗教观的视角入手,由浅入深的给读者讲述了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可以帮助读者们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简介
陈荣富,1943年11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哲学系主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硕士生导师。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个人专著《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新论》《比较宗教学》《宗教礼仪与文化》《浙江佛教史》等十部。并在《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新华文摘》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先后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一项(国家级四项,其中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五个阶段及其特点
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第二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副产品或伴生物
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三节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含义的再界定
一、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念的外延不包括党和政府的具体宗教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第四节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方法
一、方法的层次性与重要性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本研究是基础性工作
三、把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主义方法统一起来
四、把科学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
第二章马克思早期宗教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从自然神论到唯心主义无神论
一、中学时代:自然神论的启蒙主义立场
二、大学时代:转向唯心主义无神论
第二节从唯心主义无神论向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转变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莱茵报》时期投身政治斗争的影响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意义
四、《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新发展
第三节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确立
一、《德法年鉴》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史上的意义
二、关于宗教异化与“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三、关于宗教约束与世俗约束的关系的精辟分析
四、关于宗教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关系的初步认识
五、关于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的精彩解析
第四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
一、《导言》的哲学性质从整体上仍属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二、《导言》_的宗教观从整体上仍然停留在唯心主义的水平上
三、把《导言》视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崭新成果
二、“劳动异化”是阶级社会宗教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根源
三、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决定着宗教的存在和发展
四、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宗教消亡的途径
五、《手稿》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雏形
第三章恩格斯早期宗教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从反对宗教虔诚主义到怀疑基督教
一、对宗教虔诚主义和正统神学的批判
二、对基督教信仰从局部怀疑到整体怀疑
第二节通过施特劳斯走向唯心主义无神论
一、从“青年德意志派”到崇信施特劳斯的《耶稣传》
二、对黑格尔“现代泛神论”的信奉
三、在批判谢林中达到唯心主义无神论
第三节通过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无神论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影响
二、对卡莱尔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三、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超越
第四节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雏形
一、宗教冲突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冲突
二、共产主义是真正的无神论社会
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各种弊端的总根源
四、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第一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标志性论著
第二节对青年黑格尔派宗教观的总批判
一、从参加青年黑格尔派到同它彻底划清界限
二、全面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宗教观
第三节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阐明宗教的世俗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探索宗教之谜的道路
二、实践本体论揭示了宗教的现实物质基础
第四节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一、费尔巴哈建立在抽象人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宗教观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三、宗教学说史上宗教观的革命变革
第五节揭示了宗教发展变化的根源,使宗教史成为一门科学
第五章《资本论》及其手稿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化
第六章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卓越贡献
第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第二次飞跃
第八章列宁的的宗教思想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现时代
参考文献
后记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6 20:0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