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行
汉语词语
饯行,汉语词语,拼音:jiàn xíng,意思原是指祭路神,也就是祭祖(“祖”取“艰难险阻”),后指亲朋好友欲远行,置办酒席,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别。
释义
设酒送行。
出处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鸡山法众,饯行于素滻之滨;麟阁良朋,祖送于青门之外。”
例句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庄)贾年少,素骄贵,恃景公宠幸,看穰苴全不在眼。况且自为监军,只道权尊势敌,缓急自由。是日亲戚宾客,俱设酒饯行,贾留连欢饮,使者连催,坦然不以为意。”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姜氏曰:‘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具一杯饯行耳。’”
元 · 佚名 《冤家债主》楔子:兄弟有一壶水酒,就与哥哥饯行。
老残游记》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
夏衍秋瑾传》第一幕:“真的要去留学,也得给此地的几个朋友们知道,拣个日子,我给您饯行,好吗?”
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第一自然段:“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参考资料
饯行.百度汉语.
水酒.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5 08:51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