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之志,(拼音:sì fāng zhī z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成语出处
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四方之志”。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耳会回来争夺王位,便派人去追杀重耳。于是,重耳又历尽艰险,从狄国逃到了齐国。
重耳逃亡到齐国,
齐桓公很优待他,给他吃好的、住好的还为他娶了妻子,即姜氏。这时的重耳,仅驾车的马就有八十多匹,生活过得很舒服,也就不再作远大的打算了。但重耳的随从人员却不满意他如此没有志气。
一天,他们偷偷来到桑园商议用什么方法使重耳离开齐国,不科姜氏的一个女仆正在采桑叶,偷听了他们的话,赶紧跑去报告给姜氏。姜氏听了,当即杀死女仆,然后对重耳说:“你有远行西方的大志,偷听消息的女仆,已经被我杀掉了。”
当时重耳非常惊讶,他说:“我并没有打算离开你,也没有打算离开齐国啊!”姜氏说:“你应该去游说各国,在各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须知贪图安逸,生活圈子狭小只会害你的。”但是重耳仍然不听她的劝告。姜氏就和狐偃(重耳的舅舅,随同重耳一起出逃的人之一)想出了一个计策,灌醉重耳,趁他昏睡时,把他抬上车子,立刻离开齐国。等他酒醒来,早已赶了好多路程了。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成为中原霸主,史称晋文公。
成语寓意
志向高远与否,使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天生没有志向,有的人志向卑微,有的人志向高远,他们进步和成功的程度和他们志向的大小是相称的。“大丈夫四海为家”“好男儿志在四方”,都说明了人们对于志向的一种追求。不要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做一只井底的青蛙,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关注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去看待世间万物,以一种更广阔的胸怀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只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同时,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那么再远大的四方之志,也终有实现的一天。
成语运用
“四方之志”指治理天下的远大志向。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陈黄送秦少章》:“男子生而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示有四方之志,此其父母教之望之第一义也。”
元·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据中立文武全才,辅祚皇朝,男儿四方之志,文行忠信,人之大本也,则要你着志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五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三四回:“姜氏曰:‘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具一杯饯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