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池在襄樊市枣阳市白水寺风景区内,位于
白水寺西旁,有东西两个水池,东边大池为122.5平方米,西边小池为96.5平方米,一大一小,一深一浅,两个水池,当时人们戏称“鸯鸳池”。然而自从刘秀称帝后,便改称“饮马池”了。
济南
济南
饮马池 在
山东省统计局院内(济南百货大楼对面)办公楼前。明嘉靖《
山东通志》载:饮马池“在都司北,池有芙蓉堤,绕文庙东,俗呼叠道。”明崇祯《历乘》、清乾隆《历城县志》、道光《
济南府志》亦有载。
都司,即山东都指挥使司,明代设立于此,清雍正年间裁撤,在其址设立泺源书院,故后来饮马池又名“泺源池”。
泉池面积50余平方米,水势甚好,夏季夜晚,院内居民常于池岸乘凉。
1970年市自来水公司在泉侧钻井4眼,建成泉城路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吨。此后,泉池水位逐渐降低,最后干涸,遂被填埋,并建房舍。今盛水时节,房根处尚有泉水涌出。
汉中
汉中饮马池,又名汉高祖
刘邦饮马池(东湖)。位于
陕西省汉中市城内东南隅,面积6358平方米,旧有
三台阁陪衬,景色优美。天晴气爽,湖岸古柳,随风摇曳。阁影例映,荡漾湖中,是
汉台区名胜古迹之一。
饮马池又名
东湖,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在池内饮马,现存
石刻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赤帝指刘邦)。
饮马池是
汉中八景之一,据《汉中府志》载:位于汉中东关
净明寺的东塔(
净明寺塔),每当太阳斜射,塔影映入池内,素有“东塔西影”之称。清初《汉中府志》中记载的汉中八景之一的“东塔西影”。即指东塔塔影映入湖中的景色。在考查名胜古迹的时,解决了多年来人们怀疑的“东塔西影”问题。
根据东塔的高度与塔湖之间的距离,用数学和光学的原理计算,如果在塔和湖之间无障碍物的情况下,塔湖距离500米,塔高20米,塔影投入湖中,构成“入射角”,湖中塔影的“线束”又向相反方向构成“反射角”,视点若在“反射角”内,即能见到塔影,“汉阳萧寺塔,飞影入东湖”的诗句,看来确有可信之处,它记载了当时塔湖美丽的自然风景,代游人赞美不绝。由于城市高层建筑,“东塔西影”景色从未有过。
东湖周围空花砖围墙原为清道光年间修建,解放后又进行了整修,疏通了湖底淤泥。围墙附近东南城垣角上的三台阁,造型秀丽,画栋雕梁,朱碧相辉,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饮马池成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人。石首
“
绣林十景”之一,位于
湖北省
石首市
桃花山鹿角头村,传说范蠡曾在此饮马。
范蠡又名陶朱公,楚国人,早年经知心好友
文种向
越王推荐,任越国上将军兼宰相之职。后来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
夫差,成为春秋末年的一介名士。
勾践称霸后,范蠡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理劝说文种归隐山林,文种却不以为然(后来果然被吴王所杀)。于是范蠡便悄然离开朝廷,用船载着美人
西施,泛游五湖四海,来到此地,见这里山秀水美,便归隐于此峰,烧窑养马,经商致富,富甲一方。
因经常接济乡邻而深受百姓敬仰,尊称其为
陶朱公,至今饮马池等遗迹依稀可辩,此地还建有
范蠡庙、墓,是桃花山旅游风景区景点之一。
莲青山
莲青山的”饮马池“位于滕州市东北境,东西莲青山之间,金代在此处关隘设有白马关,白马关北侧山路东侧,有一泓清泉,传为”饮马池“,又称为”饮马泉“。
泉水数千年不竭,至今清澈见底。
白马关南侧山路东,有一小山坳,称为”拦马沟“,传亦与金兵拦截过关隘的敌方人马有关。”白马关和”饮马池“为美丽青秀的莲青山增添了一份无穷的魅力。
盂县藏山
“饮马池”,位于
山西省盂县藏山龙凤松往东北山脚下,有一池清泉,清澈见底,终年不涸,人称“饮马池”。相传为程婴
赵武落难藏山时的饮马之处,至今山泉汩汩,清澈见底,颇为奇异。
传说程婴携孤儿摆脱
屠岸贾的追兵,乘马飞渡龙华河,来到这里,人马口鼻生烟,干渴难忍,孤儿也哇哇大哭。程婴急得六神无主。那马忽然仰天长啸,双蹄一尥,土石飞溅,刨出两股清泉,北泉甘甜如露,南泉凉爽可口,遂解了干渴之难。时至今日,在饮马池边的岩石上仍然留有马蹄的痕迹。饮马池边,有双三角亭,造型别致,绿树相映,别有情趣。
东湖
武汉东湖饮马池为大东湖的一处历史遗迹,位于东湖听涛景区的蔡家嘴。
湖北为古楚国之腹地,而武汉又位于湖北的中心。“楚水清若空”,东湖自古就与楚文化结缘。西周时期,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红为鄂王。鄂王在现东湖蔡家嘴用青石筑池饮马,曰“饮马池”。他死后,便葬在东湖西北岸的凤麟嘴。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头门南边有一口圆形池塘,那便是饮马池。原池的最早凿建年代大约在宋代,南宋乾道年间
朱熹来
岳麓书院讲学,前来听讲者不计其数,听讲之人所骑的马匹,将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后人据此将之名为饮马池。
清乾隆年间,
罗典任院长,进行书院园林建设,在饮马池上筑圆形尖顶草亭,以使水榭相映。又在池的周围遍植垂柳。
人可立于亭内观之,那柳映于水中,水又映衬柳影,有柳使池生色,池使柳增辉之感。想那柳或动或静、或烟或雾、或鹅黄如雪、或深绿如珠、或于雨中低语、或于月夜依依;又想那池塘似碧玉,似镜似砚,不因嫩柳而生轻浮,也不因老柳而生厌弃,永远清碧照人,相伴相依,其情景甚是使人感慨陶醉。故此,便有“柳塘烟晓”一景,这也是书院八景之一。有诗云:
灵和漫独擅风流 曙景平添曲沼头
朝露未晞青欲滴 青波渐暖碧初浮
不妨吟兴偏因晓 那信诗情易感秋
试向林前聊徙倚 溶溶新绿尽消愁
诗中的“曙景”是指早晨的景色,“曲沼”指池塘,“未晞”指露珠未干,“徙倚”是徘徊的意思。诗意清新,尽道了此景之妙。
池塘上的草亭原名西亭,嘉庆年间院长
欧阳厚均重修,改西亭为风雩亭,现亭为1984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