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拼音:yǐn、yì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饮的古字形像人俯首捧尊就饮的样子,本义指喝,引申指饮料等可喝的东西。由喝又引申为含着、吞、心中积存。以上义读yǐn。饮又表示给牲畜水喝,读yìn。
文字溯源
会意字。在商代的
甲骨文里,“饮”是一个人伸手扶着酒坛(“
酉”)张口吐舌向一个坛子舔饮的形状(图1-3)。到了西周,朝下的舌头形与人形分离,并讹变成“A”形,像一个房顶(图4、5);酒坛身上平添了一些花纹。春秋以后,又进一步把酒坛上方的“A”形覆口讹变为“今”字,变成了“饮”字的声符;而右旁的张着大口的人逐渐演变为“
欠”字旁,隶定写作“㱃”。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㱃”是形声字,从欠酓(yǐn)声。其实从西周早期金文开始㱃字就已省为“酓”形,省去了“欠”形,而且“酓”字常见于西周金文、春秋战国金文。但在“㱃”字形体结构中“酓”仍然不是声符,“酓”字为从酉今声,西周金文及以后的各类出土文字中的㱃字形体结构可分析为从欠从酉会意,会饮酒(或其他流食)之意,“今”作声旁。
现代通行的最早的“饮”字形约见于战国初年的金文(图7),常见于战国古玺文和汉隶,是战国东方之国文字的写法,是“㱃”字的同义异体字。字形由“食”和“欠”构成;人吃食物,又喝酒等饮料,富有浓郁的现实感。《说文解字》小篆“㱃”字的古文形体“𩚜”,就由战国古文“饮”字形体讹变而来。汉字简化时,㱃、酓等皆废而不用,只通行“饮”字。后来又用“草书楷化”法简化了偏旁“食”,最终发展成简体“饮”字。
“喝”是“饮”的本义。所饮对象是水、汤和酒等。酒、水都是液体,取类相比,饮便喻指饮料。如《穆天子传》卷三:“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
喝酒也好,喝水也好,都是把流体喝进腹中,所以把一种东西进入另一种东西之中,也叫“饮”,就是“吞没”的意思。马中锡《
中山狼传》:“一发饮羽”,写赵简子一箭射去,连箭头带箭尾上的翎羽都射入狼身,“饮羽”就是吞没了羽毛。又如称身上中了子弹为“饮弹”。
某些无形的事物隐藏在心中,也叫“饮”,如心中的仇恨或冤屈无法陈诉,无处发泄,叫“饮恨”;形容遭受迫害,忍受痛苦而又不能公开流露出来,是“饮恨吞声”,只能把仇和恨咽到肚子里,强忍住悲痛,又叫“忍气吞声”。
自己喝水叫饮,又引申为给人或给牲口喝水,读作yìn。这在古代汉语里属于词类的活用,是一种使动用法。如《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以诲之。”大意是给他饮水给他吃饭,并且教育他。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下】【㱃部】於锦切(yǐn)
歠也。从欠酓声。凡㱃之属皆从㱃。
𣲎,古文㱃从今、水。
𩚜,古文㱃从今、食。
说文解字注
“歠也”注:《易·蒙卦》虞注曰:水流入口为饮。引伸之、可饮之物谓之饮,如《周礼》四饮是也。与人饮之谓之饮,俗读去声,如左传饮之酒是也。又消纳无迹谓之饮,《汉书》朱家传饮其德犹隐其德也。
“从欠,酓声”注:酓从酉,今声。见酉部於锦切。七部。隶作饮。
“古文㱃,从今食”注:从食,今声也。隶用此。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部】 饮;部外笔画:4
古文:𣲎、𩚜、淾、𣶗、㱃、𩚕、𨡳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锦切,音上声。《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释名》: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礼·天官·膳夫》:饮用六淸。
又《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注:清渭醴之泲者,医即内则以酏为醴者,浆今之酨浆,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坐祭,遂饮奠於丰上。注:饮,潄也。
又隐也。《后汉·蔡邕传》: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狱,当为楚毒所迫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注:趣音促,饮犹隐也,今匿名文书也。
又《正字通》:乐律有声饮,以声相转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弦,因以通声,随声酌其淸浊高下也。
又饮器,溺器也。《战国策》:赵襄子杀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注:溺器。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饮箭。郭璞《蛟赞》:汉武饮羽。
又《广韵》於禁切,音荫。以饮饮之也。《礼·檀弓》:酌而饮寡人。《左传·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
又《庄子·则阳篇》:或不言而饮人以和。
《说文》:或作㱃。通作饮。互详酉部酓字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饣”3画,第二笔㇖(横钩)、第三笔㇙(竖提)都一笔写成。
【写法】“饣”窄“欠”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欠”略低。“饣”,㇙(竖提)从横中线起笔,与撇、㇖(横钩)相接点对齐。“欠”,首笔撇的撇尖伸向田字格中心,第三笔撇从“⺈”两笔相接点下的横中线起笔,撇向“饣”下。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为“饮水”之“饮”训读。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