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色
汉语词语
饥色,汉语词语,拼音为jī sè,解释为因饥饿而表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释义
1、因受饥饿而表现出来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2、饥饿的面色。饥,通“ 饥 ”。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举头忽见一人,行步獐狂,精神愰惚,面带饥色,腰剑而行。”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遂告姓名。渔翁嗟呀不已,曰:‘子面有饥色,吾往取食啖子,子姑少待。’”
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郑玄 注:“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饥色。”
《晏子春秋·谏上十四》:“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道山虽云佳,久寓有饥色。”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参考资料
饥色.查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8 21:38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