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记
明代邓志谟创作的长篇小说
《飞剑记》是明代邓志谟撰长篇神魔小说,两卷,十三回。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内容简介
第一回讲吕洞宾的出身和早期求学经历,特别讲到他最后成功考中进士。第二回描写了黄粱梦的故事;第三回详细讲述吕洞宾所获得的内丹修炼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钟离权为了考验他而让他经历的七次试探。而吕洞宾和另一位师傅火龙真人的相遇是第四回的主题。因为《飞剑记》就是写吕洞宾的剑术,所以这一回对火龙真人送给吕洞宾的两把剑(一雄一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同时写到吕洞宾是如何用这对武器降服蛟魔的。第五回写的是吕洞宾和一个名叫白牡丹的南京少女的不幸性经历,吕洞宾无力抵抗肉欲的诱惑,追求长生的努力半途而废,他不得不接受黄龙禅师的惩罚,黄龙禅师还收走了他的雄剑。第六回到第九回的大部篇幅详细描写吕洞宾在南方的漫游、吕洞宾的神奇力量以及他寻找值得传道的信徒的努力。到第十一、十二回,小说回到了吕洞宾的性问题上,不过这次是用更肯定、赞同的方式来描写他。在与白牡丹恋爱失败后,吕洞宾投入了九年的禁欲修行的养生生活,他的努力大大提高了他的道行。例如,第十一回中,他曾身入妓院且安眠于妓女之侧而身无所染。第十二回中,他参观杭州天竺寺时,将他的雌剑变成一个美女,去诱惑那些为其美丽所迷的僧人们,从而在与佛教徒的较量中反败为胜。在这一回里,他还再次遇到了他的师傅火龙真人。在《飞剑记》的最后一回里,吕洞宾使何仙姑皈依道教,并且位列仙班。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明代万历时期掀起了神魔小说的创作高潮,涌现了大批的神魔小说,书坊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神魔小说,大都选择民间信仰的神灵为主人公叙述故事;采用的编撰手法,大部分都是依据原有的素材进行改编。而邓志漠也是在这一神魔小说创作热潮中,先后创作了《咒枣记》《飞剑记》《铁树记》。
吕洞宾是传说中的神仙。在八仙传说中,他的故事最多,也最难搜罗完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洪迈《夷坚志》、周紫芝《竹坡诗话》、郑景望《蒙斋笔谈》均有有关吕洞宾故事的记载;元曲有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无名氏《吕洞宾戏白牡丹》《吕翁三化邯郸店》《吕纯阳点化度黄龙》;明杂剧有周宪王《吕洞宾花月神仙会》、贾仲名《吕洞宾桃李升仙梦》等等。吕洞宾的故事,正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飞剑记》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卷首有引,正书写吕洞宾事,多采宋元人记载,杂以俗说。作者颇多取材于戏剧,而前此所有关于吕纯阳的传说,大概都已尽数收入了。
人物介绍
吕洞宾
吕洞宾被塑造成一位百姓的救星。吕纯阳得道后,又得火龙真人雌雄二剑,便携了二剑,游遨寰宇,为民除害。在吕梁洪,水中有一大蛟,鼓浪成雷,喷沫为雨,一年四季不知吞噬了几多性命,吕洞宾便飞剑斩蛟龙。在永宁城,有白额虎,磨牙厉爪,常扑进城来,择人而食,吕洞宾又飞剑斩白虎。在梓潼,有一娄道明,常蓄十三四岁的少女十人,施采阴补阳玄素之术,女子若有孕即遣去,复买新者。吕洞宾施弄法术,惩罚了娄道明。在春城山,收伏了为灾作害的狐精。在杭州城,医治众多病疾者。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吕洞宾是一位出世的神仙,一心为百姓除灾弭祸,实实在在并未“出世”。这反映了邓志漠并未完全消极,乃在关怀人世,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惩恶扬善、扶危救困、扶正祛邪的美德。体现了传统的褒贬意识、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当然,作者并没有刻意美化吕洞宾。第五回“吕纯阳宿白牡丹,纯阳飞剑斩黄龙”写纯阳子道心不坚,偷花窃玉,与白牡丹交合。黄龙禅师破了他的采阴补阳之术,他还要找黄龙禅师报仇,便充分地暴露了这位神仙的贪恋色欲的侧面。而这也就更丰富了吕洞宾的性格内涵。作者从传统的审美标准出发,既歌颂主人公的美德,又不忽视主人公作为一个人的缺点,使得吕洞宾的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和人情味。
其次,《飞剑记》发扬了民间传说的文艺性,保留了故事的诙谐、幽默的特点。吕纯阳踏石并化钱的故事便明显的反映了这一点。纯阳至长沙,诡为一道人,持一小瓦罐乞钱,于街头大声曰:吾仙人也,有能以钱满吾者,吾即授之以道。那些居民闻得个神仙二字,那个不希慕,于是众人竞以钱投罐,罐子却从不曾满。一僧竞以一车钞填入亦未满,又恼又哭,怒破其罐,竟不见钞,众人亦悔。后吕纯阳作法,钱又归还各人,此僧忙跪求纯阳度化,纯阳隐而不见。这正是对想做神仙又惜财的人的辛辣的讽刺。又如作者写吕纯阳至戒严寺,以剑化一艳妇,寺中僧众五百余,皆大惊小怪,意荡神驰,一发疯魔了,又辛辣地讽刺了禅僧戒行的徒有虚名。
在小说中,具有幽默讽刺意义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揭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人们笃信道教、追求长生的社会现象,也反映出世俗社会中,人心的奸险难测。
艺术特色
从艺术效果上说,幽默和讽刺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作者是颇有想象力的,他采用了许多幻化的故事来表现主题,如吕纯阳所卖之梳能变白发为娇娥,所货之墨亦能变成紫磨金。吕纯阳醉死亦能复生。经过吕纯阳医治,盲者重见光明,跛者的一双脚儿也齐整了,引导世人在奇幻滑稽中邀游。而这些幻化的故事又较好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作品评价
台湾政治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讲座教授李丰楙:邓氏有意承续一点凡心的意念,特别将通俗戏剧,如“吕洞宾戏白牡丹飞剑斩黄龙”之类援引,成为曲折有趣的第五回。类此增添的事件,表明道教度脱的思想意识,这是神仙道化剧中度脱剧的常套,不过其中都穿插度脱不成的情节,直到第十三回“吕纯阳度何仙姑,吕纯阳升入仙班”,才算八仙齐到,功德圆满。这部小说一共组合了多种神仙传说的类型,而开始的谪仙神话在修真者而言,是最典型的前身说。
版本信息
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余氏萃庆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余氏萃庆堂刊本,1990年齐鲁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排印本,1993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余氏萃庆堂刊本。
作者简介
邓志谟,字景南,号竹溪散人(一作竹溪散生),亦号百拙生,所著书多自署饶安人。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所著书多为余氏刊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9:3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