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草偃
汉语成语
风行草偃(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
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风行草偃”。
成语典故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季康子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大夫,是鲁国“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后裔,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人。他在鲁国欺上压下,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坏事,名声很不好。《论语》中记载,他曾多次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季康子季孙家族执掌国政以来,不仅常常僭越礼制,而且好用重赋、严刑,孔子对此很有意见。所以,当季康子问杀掉没有道德的人而亲近有道德的人,这个办法怎么样时,孔子反问他:“治理国家怎么要杀人呢?”并说:“您想把国家治理好,百姓自然会向好了。”接着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伏。关键在于“子欲善”,执政者本人要有治理好国家的愿望,然后才会“民善”,老百姓才会向好,即追求道德、仁义、礼仪;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才有“必偃”的效果。这段对话,表现了孔子的仁德政治思想:“欲善”是目标;“风行草偃”是方法而不是动用杀伐手段。后遂以“风行草偃”等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
成语寓意
身教重于言传,风行草偃讲究的是潜移默化的感染周围的人,是一种德道感化的力量。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带好队伍,做到政令畅通,必须自身做好榜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力求做得更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去做。如果台上说的是一套,台下做的又是另一套,任凭发号施令再多,说得再多也没有人去听,只有以身作则,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做尽忠职守的表率,做艰苦奋斗的表率,才能让群众口服心服,才能用榜样的力量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整体社会环境。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风行草偃”意思是风吹在草上,草必倒伏。后用“风行草偃”比喻当政者的道德教化能使百姓顺从或有德者的言行能改变世俗民情。也比喻凭借强势使人顺从。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风行草偃”也作“草偃风行”“风行草靡”。
运用示例
三国魏·曹植《辅臣论》:“威严足惮,风行草靡,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张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孙策]平定三郡,风行草偃。”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唐·姚思廉陈书·宣帝纪》:“雉头之服既焚弋绨之衣方袭,损撤之制,前自朕躬,草偃风行,冀以变俗。”
宋·黄庭坚《跋张龙图家问》:“今见张公之孙出其家书,然后知公特以不贪而蛮獠信服,风行草偃耳。”
元·谢应芳《为王叔才通吴伯善启》:“望公秦镜,照我覆盆,能扶颠以持危,必举直而错枉,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是犹能解战国之纷,亦何异宰乡人之社。”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回:“现在几个月下来,居然上行下效,草偃风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4:05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