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等都可以算风俗。它是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史记》上的风俗主要是指民间歌谣,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口头上说的风俗主要是指民间风俗,也就是
民俗。他当天讲的风俗也主要是指民俗。由于风俗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没有风俗就没有文学。文学来源于生活,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从古到今,风俗和文学都是密不可分的。从有文学那天起,文学就是记载风俗的最佳档案。风俗在传承中,会因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如果没有文学作品去记录,有些风俗我们当今已经完全不知道,光凭传承的话,风俗早就传变样了。所以,冉正万说文学离不开风俗,风俗也离不开文学,它们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分不开彼此。
首先
风俗可以直接记录下来,使之成为民间文学。也可以从中发掘人性的东西加以深化,使它成为文学的背景,成为不直接道出,但有意识地经营的带有艺术气质的文学作品。其次是如何利用好风俗中有意思的故事,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的做法。作家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风俗进行利用。有的作家将风俗故事改造,而有的则展开想象,把它写成现实中发生的故事。把风俗故事直接写进小说,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多数风俗故事写成短篇小说比较方便,但写长篇小说时,风俗故事就只能嵌入到大的情节中,使小说具有神秘感,让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
当代文学作品存在
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比如有一个情节很多人都写了很多次了,说一个女孩来到深圳或者来到东莞打工,她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家里面有一个生病的父亲或者是有急需上学的弟弟,反正诸如此类的亲人需要她去供养。接下来她就当小姐,当三陪女,给她们做这些事寻找理由。我看多了这样的故事,总感到很别扭,为什么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为什么每一个出来打工的女孩都有父亲在生病?有那么多父亲在生病吗?她们去当小姐就没有别的理由?第一个这样写感觉还可以,但是后来越来越多这样的,同质化让人读不下去。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作者以为读者喜欢看那些男女故事,男女故事又不能直接写出来,毕竟是文学嘛,于是给她套上一个生病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想上学的弟弟。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小说稿,我都怀疑作者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他把读者想得太简单了。”
产生同质化的原因,是文学资源的连通,这些作家写的都不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是在网上或者什么媒体上看到的生活,现代的生活因为信息太发达了,生活中发生点什么事大家都知道,但这不是自己的生活。我始终认为文学不是这样的东西:拿起什么都敢写,而自己并不了解深藏在其后的人物命运。为了避免同质化,建议认真研究风俗很有好处。中国那么大,风俗那么多,何况同一个风俗,也会因为作家的思想境界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和他人区别开来。所以研究风俗能够避免单调和重复。我曾经在一个文学讲座上讲过:即便生活经历是一样的,但是作家应该不一样,作家应该对生活有思考,写的时候有自己的叙事方法和技巧,应该不同于任何人,要不然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淹没在其他作品里,写得再多也没用。 2010-4-27 15:56:00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