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演员头部顶一摞瓷碗,表演劈叉、金鸡独立、别元宝、倒立等技巧动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了
对手顶碗、软腰顶碗、高梯顶碗、四人造型顶碗等形式。创造的高难动作有:拐子倒立脚面夹碗、蹬碗
单臂倒立斜拉叉、探海脚举碗变单臂倒立回碗、脚举碗
乌龙绞柱、单腿举碗站头射雁、
旱地拔葱举单手顶、双尖头脚举碗打滚顶、三尖双重卡脖顶挂人等。
其在表演形式上,分为单人表演和多人(双人或三人)表演两种类型。
广州杂技团表演的
三人顶碗颇具新意。他们用“A”形梯串连
三人顶碗的技巧,把多种
对手顶碗的动作展现于高梯之颠。尤其在完成三人相叠顶碗过梯这一高难技巧时,顶端演员离地六米多高,她头顶一摞瓷碗,双手按住中间演员的肩部倒立,中间演员也头顶瓷碗,双手按住底座演员的头顶倒立。底座演员既要承担头顶上两名演员的体重,又要协调好三人的重心,攀着梯格上上下下,甚为惊险。
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顶碗表演。
河南南阳汉墓出土的石砖上,刻有“顶碗单手倒立”的生动形象。
1960年,
武汉杂技团著名演员
夏菊花把柔术与顶碗结合起来,第一次用脚顶碗。1963年她表演的双腿抬过后背,双脚夹住顶在头顶的碗向前伸出的动作震惊了观众。
五次在国际上获得金奖的《顶碗》,早在汉代“百戏”中就已表演,
河南南阳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中,就有“项碗单手倒立”的形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夏菊花在全面继承顶技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创造了倒立夹碗过头的柔术与顶技结合的新颖技巧,突破了传承千年的古老形式。
1983年12月在
摩纳哥举行的第九届国际
马戏比赛,来自中国
武汉杂技团的青年演员
李莉萍仰卧在圆台桌上,随着悠扬的乐曲,左脚托举起一摞彩绘瓷碗,轻抬臀部,连续做着旋转360度的滚翻动作,在旋转速度极快、弧度极大的高难动作中,那一摞瓷碗却仿佛贴在她的脚掌一样,使物我一体,令四座惊起。
她荣获“
金小丑奖”,揭开了中国杂技在
蒙特卡洛赛场取得胜利的第一页。李莉萍是第四代顶碗演员,她所表演的这个动作在中国戏曲、古典舞中被称为“
乌龙绞柱”,高难技艺与传统舞艺结合,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是中国杂技
日新月异的原因。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
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
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
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
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
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
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很沉着,
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
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
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
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
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
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