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马十四匹
北宋苏轼诗作
《韩干马十四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十二句分写十六匹马(诗题为十四匹,有意),时分时合,夹叙夹写,穿插转换,错落有致。写了十六匹马,然后点题。第十三句“画马真是马”,得马之神,是对韩干的高度赞同。第十四句是自赞,作者对自己的诗作充满了信心。作者自赞之意在引出末二句议论:世无伯乐、韩干,则虽有韩干画马之才,虽有为韩干画马之才之人题诗传神之功力之人,亦将无所得其用,可作多种联想。
作品原文
韩干马十四匹⑴
二马并驱攒八蹄⑵,二马宛颈鬃尾齐⑶。
一马任前双举后⑷,一马却避长呜嘶⑸。
老髯奚官奇且顾⑹,前身作马通马语⑺。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⑻。
前者既济出林鹤⑼,后者欲涉鹤俯啄⑽。
最后一匹马中龙⑾,不嘶不动尾摇风⑿。
韩生画马真是马⒀,苏子作诗如见画⒁。
世无伯乐亦无韩⒂,此诗此画谁当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
⑵攒:并接。一说四蹄聚集在一起。
⑶宛颈:弯颈。鬃尾齐:指马鬃和马尾一样高,一样齐。
⑷任前:把全身的重量放在前两条腿上。举后:举起后蹄去踢。
⑸却避:退避。
⑹老髯:长着胡子的老头。奚官:王十朋注引程季长:“奚官,养马之役者。”即马佚。
⑺前身作马:上辈子曾经是马。换句话说,是马脱生的。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⑻微流赴吻:细微的流水流向马嘴。若有声:似能听到马喝水的声音。
⑼既济:已经渡过溪水。出林鹤:像飞出树林的鹤一样伸着脖子站立。
⑽涉:涉水,指经过溪水。鹤俯啄:像鹤一样低头啄食。
⑾马中龙:最好的一匹马。
⑿尾摇风:尾巴摇动而产生了风。
⒀韩生:指韩干。
⒁苏子:指苏轼。
伯乐:古代善相马者,秦穆公时人。一说为赵简子之臣。
白话译文
两马并驾八只蹄子并接一起,两马弯下颈马鬃和马尾一样高。前马后蹄踢着后马重量压在前蹄,后马往后退避长声嘶鸣。长胡子的看马老头向后看去,上辈子是马能听懂马语。后边的八匹有行走的有饮水的,细微流水流向马嘴似能听到水流声。前马渡过河水像飞出树林的鹤伸长着脖子,后马想要渡河像鹤低头啄食一样。最后一匹是马中之龙,不嘶鸣身也不动尾巴摇出了风。韩干画马如同真马,苏子作诗如画作一般。世上没有伯乐也没有善于画马的韩干,这些诗这些画谁能看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于熙宁十年(1077)三月作于徐州的这首七言古体诗。韩干,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与其师曹霸皆以画马著名,杜甫在《丹青引》里曾经提到他。他的《照夜白图》等作品尚存,而苏轼题诗的这幅画,却不复可见。
诗题说是“马十四匹”,画中的马,却不止此数。南宋楼钥在《攻媿集·题赵尊道渥洼图序》里说:他看见的这幅渥洼图,是李公麟所临摹的韩干画马图。“马实十六,坡诗云‘十四匹’,岂误耶?”楼钥因而题苏轼诗于图后,自己还作了一首‘次韵’诗。李公麟临摹那幅画,当属可信。临摹本中的马是“十六匹”,也很值得注意。王文诰“据公诗,马十四匹,楼所见并非临本也”的案语,是缺乏根据的。按苏轼这首题画诗中的细节,那些说“据公诗,马十四匹”的人,漏数了一匹,搞混了一匹,实际上是十六匹,和李公麟所临摹的画相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苏轼的七绝如《惠崇春江晚景》和《书李世南所画秋景》都广为传诵。五古如《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纪昀称为“一片神行,化尽刻画之迹”。这首《韩干马十四匹》则是七古中的题画名篇。
诗题标明马的数目,但如果一匹一匹地叙述,就会像记流水帐,流于平冗、琐碎。诗人匠心独运,虽将十六匹马一一摄入诗中,但时分时合、夹叙夹写,穿插转换,变化莫测。先分写,六匹马分为三组。“二马并驱攒八蹄”,以一句写二马,是第一组。“攒八蹄”,再现了“二马并驱”之时腾空而起的动态。“二马宛颈鬃尾齐”,也以一句写二马,是第二组。“宛颈”,指曲颈。“鬃尾齐”,写了二马高低相同,修短一致。诗人抓住这两个特点,再现了二马齐步行进的风姿。“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两句各写一马,合起来是一组。“任”,用的意思。一马在前,用前腿负全身之重而双举后蹄,踢后一匹;后一匹退避,长声嘶鸣。大约是控诉前者无礼。四句诗写了六匹马,一一活现纸上。
接着,诗人迅速掉转笔锋,换韵换意,由写马转到写人,以免呆板。“老髯”二句,忽然插入,出人意外,表面上与题画马的主题无关。方东树认为这两句是“议”(议论),而不认为是“写”(描写),看作表现了“闲情逸致”的“文外之文”,离开了所画马的本身,这都不符合实际。至于这两句在章法变化上所起的妙用,他讲得很中肯;但实际上,其妙用不仅在章法变化。第一、只要弄懂第三组所写的是前马踢后马、后马退避长鸣,就会知道“奚官”之所以“顾”,正是由于听到马鸣。一个“顾”字,写出了很多东西。第二、“前身作马通马语”一句,表面上是“议”,但其实,“前身作马”,是用一种独特的构思,夸张地形容那“奚官”能“通马语”;而“通马语”是特意针对“一马却避长鸣嘶”说的。前马踢后马,后马一面退避、一面“鸣嘶”,“奚官”听懂了那“鸣嘶”的含义,就对前马提出警告。可见“通马语”所暗示的内容也很丰富。第三、所谓“奚官”,就是养马的役人,在盛唐时代,多由胡人充当。“老髯”一词,用以描写“奚官”的外貌特征,正说明那是个胡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老髯奚官骑且顾”一句中的那个“骑”字,指出“奚官”的胯下还有一匹马。就是说,作者从写马转到写人,而写人还是为了写马:不仅写“奚官”闻马鸣而“顾”马群,而且通过“奚官”所“骑”,写了第七匹马。
以上两句,把画面划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又以“奚官”的“骑且顾”,把两大部分联系起来,颇有“岭断云连”之妙。所谓“连”,就表现在“骑”和“顾”。“奚官”所骑,是十六马中的第七马,它把前六马和后九马连成一气。“奚官”闻第六马长鸣而回顾,表明他原先是朝后看的。之所以朝后看,就因为后面还有九匹马,而且正在渡河。先朝后看,又闻马嘶而回头朝前看,瞻前而顾后,整个马群,都纳入他的视野之中了。
接下去,由写人回到写马,而写法又与前四句不同。“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八马饮水,微流吸入唇吻,发出汩汩的响声。一个“后”字,确定了这八匹与前七匹在画幅上的位置:前七匹,早已过河;这八匹,正在渡河。八马渡河,有前有后,于是又分为两组。“前者既济出林鹤”,是说前面的已经渡到岸边,像“出林鹤”那样昂首上岸。“后者欲涉鹤俯啄”,是说后面的正要渡河,像“鹤俯啄”那样低头入水。四句诗,先合后分,共写八马。
“最后一匹马中龙”一句,先叙后议,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周礼·夏官·庾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说这殿后的一匹是“马中龙”,已令人想见其骏伟的英姿。紧接着,又来了个特写镜头:“不嘶不动尾摇风。”“尾摇风”三字,固然十分生动、十分传神;“不嘶不动”四字,尤足以表现此马的神闲气稳、独立不群。别的马,或者已在彼岸驰骋,或者即将上岸,最后面的,也正在渡河。而它却“不嘶不动”,悠闲自若,就因为它是“马中龙”。所谓“蹄间三丈是徐行”,不担心拉下距离。
认为“据公诗马十四匹”的王文诰,既没有发现“奚官”所“骑”的那匹马,又搞混了这“最后一匹”马。他说:“此一匹,即八匹之一,非十五匹也。”其实,从句法、章法上看,这“最后一匹”和“后有八匹”是并列的,不能说它是“八匹之一”。
十四匹马逐一写到,还写了“奚官”,写了河流,却一直未提“韩干”、也未说“画”。形象如此生动,情景如此逼真,如果始终不说这是韩干所画,读者就会认为他所写的是实境真马。然而题目又标明这是题韩干画马的诗,通篇不点题,那是不妥的。所以接下去便点题。归纳前面所写,诗中得出了“韩生画马真是马”的结论。“画马真是马”,这是对韩干的赞词。而作者既赞韩生,又自赞,公然说:“苏子作诗如见画。”到下面两句,才表明作者之所以既赞韩生又自赞,是为全诗的结尾作铺垫。韩生善画马,苏轼善作画马诗;从画中,从诗中,都可以看到真马,看到“马中龙”。可是,“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意思是,世间没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和善于画马的韩干,连现实中的骏马都无人赏识,又何况是画中的马、诗中的马。既然如此,韩生的这画、苏轼的这诗,还有谁去看呢?两句诗收尽全篇,感慨无限,意味无穷。
全诗只十六句,却七次换韵,而换韵与换笔、换意相统一,显示了章法上的跳跃跌宕,错落变化。
这首诗的章法,前人多认为取法于韩愈的《画记》。如洪迈容斋五笔》卷七和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都这样说。这种说法没有错,但这首诗穷极变化,不可方物,更多的是受了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的启发。
名家评价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中簇一波,前后叙致便错落,掉尾亦健。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韩子画记,只是记体,不可以入诗。杜子观画马图诗,只是诗体,不可以当记。杜韩开其端,苏乃尽其极。叙次历落,妙言奇趣,触绪横生,真堪独立千载。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老髯”二句一束夹,此为章法。夹写中忽入“老髯”二句议,闲情逸致,文外之文,弦外之音。
清·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前无引端,后无议论,分写既累,诗意竟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6 17:2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