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自然的报复——防灾与减灾
2013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面对大自然的报复——防灾与减灾》是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宗普。
前言
自然灾害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在人类头顶。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但从来不曾高枕无忧过,几乎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严峻挑战。归纳起来,这些挑战无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本身,二是大自然。人类正是在不断地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斗争中生存和发展起 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
当代高科技已经把人类送上了太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天堂,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了。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将愈来愈多,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而且突出了。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威胁就是如此。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度越来越高,间隙期越来越短,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这是有目共睹的。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与生物活动的诱发作用所引起的自然变异在内,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其变异强度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物质文明建设时,便构成了自然灾害。
广义的自然灾害,既包括缓变的自然灾害,也包括突发的自然灾害。缓变的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气候的长周期演变、海面趋势性升降、淡水资源减少与水质恶化、地面沉陷等,有人也称之为环境灾害。狭义的自然灾害则仅指突发性的以及成灾过程不超过一年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按其成因或致灾因子的归属,可分为大气活动、地壳活动、水体活动、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和天体活动等所引致的灾害,如按致灾载体或承灾体的类型和特点,则可分为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灾害、农业灾害等7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和日趋城市化,经济与高技术财富和生命线工程的密集发展,加之人类自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而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过去的20年,突发性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已造成近300万人的死亡和几千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专家一致认为,到21世纪初是一个自然灾害群发的严重时期,因此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共同采取有力措施。专家们的呼吁已引起了各国领导人与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许多国家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69号决议,决定把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技术团体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减灾活动,提高全人类的减灾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有计划地开发新技术,使用新方法,补充新知识,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增强各国的减灾能力,以期能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而经济基础和减灾能力又都比较薄弱,所以自然灾害的强度大、分布广、种类繁多。据已有资料估计,如不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减灾措施,未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计。因此,大力加强减灾工作已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为此,我国政府于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以协调和推动我国的减灾活动。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一次有关预防火灾的批示中曾精辟地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语道破了“防”与“救”的关系,阐明了防灾的重要性。显然,为了实现减灾目标,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方针。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唤醒民众。只有取得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减灾效果。而要唤醒民众,就必须大力普及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强化全社会的减灾意识,这是实现减灾目标最基本的保障正是出于上述目的,我们撰写了这部《面对大自然的报复——防灾与减灾》。
如书名所言,本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与新世纪的预约!是中国人民对全球减灾大业所作出的泰山般的庄严承诺!
马宗晋
2000年9月
目录
1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1
1.1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类1
1.2中国的主要灾种3
1.3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55
2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66
2.1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66
2.2自然灾害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76
2.390年代我国进入灾害严重期78
3人类活动的致灾作用85
3.1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恶性循环的
严重性85
3.2对长江1998年特大洪灾的反思97
4减灾要与经济建设一起抓112
4.1减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112
4.2自然灾害可以预测预报115
4.3灾害可以预防125
4.4有灾必救136
4.5重视灾后重建142
5减灾对策144
5.1中国减灾面临的严峻形势144
5.2强化灾害意识,制订正确的减灾策略146
5.3中国减灾基本对策154
6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72
6.1灾害中的求生常识175
6.2应急救护200
主要参考文献21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2 10:36
目录
概述
前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