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古代诗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诗经·郑风》中的诗句。这首诗写一个人在城楼上等候他的心上人,急得他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
出处一
原文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名家点评
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人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他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管锥编》)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思绪。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
⑴子衿(jīn):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第二人称代词,“你”。衿:即襟,衣领。
⑵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版本一);嗣(sì):继续(版本二)
⑶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⑷挑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⑸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赏析
版本一
诗的第一句采用赋的手法,直接抒发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你知道吗,这些天来我无时不在想你,眼前总浮现出你的影子。既然十分想念,为什么不去找他呢?“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两句背后的隐情又是什么呢?这就要靠我们大胆地想象来补充了。
诗的第二节在第一节直接抒情的基础上再加渲染:这魂牵梦绕的相思太折磨人了。见不到你,我茶不思,饭不想,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这些,你知道吗?即使我没有去找你,你为啥不主动来找我?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在苦盼苦等自己的心上人来幽会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跑到了他们俩经常见面的地方,希望在这里能够等到自己的心上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男友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等到了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两句可以看作是两人见面后的谈话,犹如现代恋人们见面后拥抱时所说的“想死我了!”
这首诗采用“赋”的表现手法,层层渲染,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版本二
《子衿》描写渴望与朋友(同学)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所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度日如年的相思,自然因为深刻难忘的印象和恋慕,而那个衣领青青的形象,总在眼前和脑海里,刻骨铭心,忧思难忘,忍受不住,去那城楼盼望,彷徨徘徊,反倒更见出心情的急迫。
版本三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他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他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他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出处二
原文
曹操《短歌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
《短歌行》曹操中化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对贤才急切的渴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2 22:49
目录
概述
出处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