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寺,初名硖石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古寺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新寺建于唐大和二年(828年)。
历史沿革
北齐
天保年间(550—559年),青莲寺初创。当时著名的高僧慧远大师在此建立寺院,因地处硖石山山腰,故起初名为“硖石寺”。
唐
贞元之时(785—806年),智通禅师在此注《六波罗密疏》流行于世。
唐
太和初年,慧愔禅师在这里以前人修建的寺庙为基础,大量营造殿宇,广收门徒,这时青莲寺较为兴盛,方才初具规模。
唐太和二年(828年),于今上寺的位置上建造了上院。
唐太和七年(833年),寺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山田二十余顷的大寺院,影响力日益增加。
北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赐名,改名叫做“福严禅院”。
明代时,又修改回“青莲寺”。自此上下寺的青莲寺、古青莲寺之名被延续到今天。
唐代以后,青莲寺历代皆有增建。寺前设平台,台上建东西两阁,阁后依次为天王殿,藏经阁,释迦殿及大雄宝殿,两厢建有观音阁,地藏阁及经堂等,左右对称。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观音阁建立。
北宋
景德四年(1107年),建立古青莲寺弥勒殿并塑像。
北宋
政和八年(1118年),观音阁下层后墙中部刻《罗汉碑记》。
金天会四至五年(1126—1127年),发生战乱,损毁部分建筑。
明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改观音殿为二层观音阁。
清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观音楼修复,金装塑像。
2003年,由于古青莲寺释迦殿主体建筑保存状况不佳,对主体建筑进行了修缮,将旧有的木构件替换,并做了防腐防虫与加固处理。
2005年,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对古青莲寺进行了勘察。
建筑格局
古青莲寺
古青莲寺,又称青莲寺下院,是唐代建寺时的旧址,坐西面东,坐北朝南,位于上院南偏西500米的碘石山隅,古青莲寺主体建筑由南北两殿与一座舍利塔组成,正殿和南殿是由于殿宇垮塌严重,现代复建的。据清代的重修碑记载,当时有正殿9间,南殿9间,东西禅堂各5间。现建筑均为现代复建,包括正殿、南殿各3间。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释迦殿和弥勒殿,其中弥勒殿内所存7尊彩塑为唐代遗存。现存塑像18尊,壁画面积15平方米,壁塑面积15平方米。
新青莲寺
新青莲寺,又称青莲寺上院,因地势较高而俗称上院,坐落于侠石山三山环抱的腹地之中,寺院整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偏西8°,寺院总体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约6000平方米。新青莲寺有各类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主院及轴线上分为三进院落;偏院分为东西两进院落。前为平台,上建东西阁,阁后依次为天王殿、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两厢分别建有观音阁,地藏阁,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寺内现存唐、宋、明、清诸代碑刻十通,真、草、隶。篆各种字体齐备,是研究寺庙历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主要景点
罗汉堂
罗汉堂,又称观咅阁,初创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年间(1101年),为主殿释逾殿的东侧配殿,面阔三开间,二层结构,前插廊悬顶,宋建明修。根据碑文等资料记载,该处殿堂原本为一层,后经抬高变为二层,改建时间已不可考。
罗汉堂二层楼阁之上有彩绘泥塑及壁画,沿正面墙东墙及两侧墙南北墙分布而塑,坐台与墙体等长。正面(东墙)塑像9尊,两侧(南墙北墙各有5尊,共计有19尊。坐台均由青砖砌制而成,为减轻二层的重量,北侧坐台最外侧一层砖体被去除,导致该侧彩塑前脚掌均悬空,但不影响其安全性。观咅菩萨坐像居东墙正中,左足垂于台下莲踏上,高约1.7米。左右两侧有童子和龙女作为观音菩萨的胁侍,体量较主像显著缩小。两侧依次分部十六尊罗汉像,各高1.4米左右。台上除龙女与善财童子外皆为坐像,都是宋代遗物。塑有观音菩萨、龙女、童子及十六罗汉。其中,北侧墙体上部存在流淌痕迹,且此处殿宇的窗户没有玻璃或油纸作为隔绝外界的隔层,北侧和南侧靠近窗子的彩塑都是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受外界风雨的影响很大,所以外部的细泥层与颜料层出现了大量剥落。
释迦殿
释迦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斗栱单抄单下昂五铺作,昂与耍头均作批竹式。补间无斗栱,只作隐刻。斗栱用材合宋
《营造法式》六等材。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大殿前后檐均在明间设板门,两次间置破子棂窗,前檐明间的地栿、立颊、上槛均为石作,表面线刻花卉纹饰,刻工精细,四周立柱为方形抹棱石柱。从石柱、门楣石刻题记可知,该殿创建于北宋元佑四年(1089年)。殿内佛坛上现存宋塑4尊。
两厢
两厢的观音阁、地藏阁从石柱题记看,创建于北宋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现存除
石柱、
斗栱、梁栿等保留宋代建筑风格外,整体结构为清代重修样式。
观音阁上现存宋代
观世音像和
十六尊者彩塑,地藏阁上存有地藏菩萨和十殿阎王,也为宋塑。观音阁楼下后墙中部,镶嵌北宋
政和八年(1118年)《罗汉碑记》石碑上,刊载
十六罗汉及五百罗汉名号,其中五百罗汉名号,是在现存记载中时代最早,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新寺
新寺创建于隋代,原为慧远禅师说法道场,宋以后为天台宗道场。寺分三院,一院为
藏经楼,二院为大佛殿,三院为大雄殿。藏经楼五间,藏有从唐至元历代佛经700函5000余卷,惜经兵燹火灾,散落殆尽。二院大佛殿、罗汉楼、地藏楼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罗汉名号。大雄殿于
日军入侵中国时烧毁,正在修复中。
三佛殿
三佛殿居青莲寺的西偏院西北角高坡上,地势在上寺中是最高的,根据县志记载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现代重修。该殿有塑像7尊,均塑在靠北墙的石台上。不仅7尊彩塑背后均有人为掏造的空洞,而且存在贴金的部分均被刮除,仅有金色少量遗存。从左至右的三尊主佛分别为代表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代表姿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及代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另有四尊胁侍塑像各居三尊佛像两侧。虽然根据“四有”档案记载为明代塑像,但可看出横世三佛之间的塑造风格与工艺完全不同,四尊胁侍的风格也是两两成对,应是不同时期作品。
弥勒殿
下寺北殿弥勒殿,亦称正殿。面阔三间,歇山顶。现存大小塑像尊,内容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及二供养人。殿内台基宽大,位处大殿正中,周围以玻璃为围墙,无顶。弥勒佛坐像塑于台基后侧中央,像高5.02米,于须弥座上双腿自然下垂,双足踏于莲台之上,故称为“垂腿弥勒佛”;弥勒佛两侧,塑有站立的阿难、逝叶二大弟子,迴叶居左,阿难居右,高2.26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介绍,右侧的逝叶之所以在左侧半身出现深及内部骨架的巨大创口,是因为在九十年代缺乏管理的时候家畜跑入店堂内撞到塑像,塑像前倾的同时撞在了普贤菩萨的须弥莲台之上形成的。佛像前左右两个须弥座莲台上,文殊、普贤两菩萨相对而坐,高米。文殊菩萨居左,右腿盘曲,左腿下垂,左足踏在须弥座之上;普贤菩萨居右,左腿盘曲,右腿下垂,右足踏在莲台上。佛坛木来有两尊体型较小的供养菩萨相对应,但现仅存有两尊不配套的塑像,一尊有底座,另一尊则头与四肢都已缺失,挂靠在砖石砌成的台阶上。两尊彩塑与其他彩塑风格明显不同,疑为从他处移来,且均破损严重,露出内部骨架。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院内的子抱母古柏令游人感叹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定次日将其砍伐。
当天夜里,一株幼柏攀着母相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相抱住,寺僧见之,以为神意。古柏前的两棵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同。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无可辩驳的神威,叙述着青莲寺的沉浮兴衰。
据说慧远法师至邺学法回高都,就于丹河之滨的硖石山腰创建寺庙,故取名“硖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莲寺。在这里,慧远一边讲经说法,一边为《涅盘经》精心注疏。历经数年,《涅盘经》终于完成。为了证明自己注疏准确可靠,他决定求上天验证。吉日,慧远捧书持笔沿山径而上,当他来到这块兀立山腰的石壁前时,决定在此告天,于是攀上石顶,将门笔对天奉上,跪拜焚香,仰天高呼:“吾注涅盘经现已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于空矣。”然后掷笔苍天,此笔果真在空中停留。于是后人就称此天然石壁为“掷笔台”。
相关人物
慧远(523—592年),俗姓李,祖籍
敦煌,后迁居建兴郡高都霍秀村(今晋城市郊区霍秀村)。自幼丧父,与叔同居。
13岁出家,16岁随湛律师赴邺学法,博读大小乘经论,后从大隐律师学
《四分律》,学成后返回高都,在故里结室为庵,创立道场,讲经说法,注疏佛教经典,草创硖石寺,即今古青莲寺。
周武帝灭北齐入邺废佛,慧远当众面斥,从此,隐居太行山中静修佛法。
三年后,武帝崩,恢复佛法,慧远始出山住持
嵩山少林寺。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被首选为统管天下僧民之事的六名德高望重者之一而入京,在大兴善寺主持法事,注疏佛经。后移居净影寺。开皇十二年(592年),隋文帝敕其主译经文,刊定辞义。
不久圆寂于净影寺,终年70岁。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乘义章》、《大涅槃经义记》、《十地经论疏》等20部100余卷,为中国
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物价值
山西晋城青莲寺以其现存54尊唐、宋彩塑而闻名。在这些彩塑的装銮中,其中的宋塑采用了四种妆金工艺。青莲寺妆金工艺为时代影响下创新的产物,其历史人文价值不可忽视。
碑首线刻弥勒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它所显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资料。
古青莲寺双面编壁背光,其背面观音像并非近代常见的女像观音,而是罕见的男相观音,对研究我国佛教造像的分布及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青莲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005—2006年出台了《山西晋城古青莲寺释迦殿双面编壁背光保护修复方案》,《山西晋城青莲寺彩绘泥塑制作工艺分析及虚拟修复初探》等文件,并于2014年初执行。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青莲寺,位于
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
门票价格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
上海市——京沪高速——沪蓉高速——宁洛高速——京台高速——盐洛高速——济广高速——连霍高速——晋新高速——青莲寺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太行山高速——青兰高速——二广高速——青莲寺
郑州市——京广快速路——连霍高速——郑云高速——晋新高速——牛郎河隧道——晋新高速——青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