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是鬣蜥科、沙蜥属的一种爬行动物。头体长60毫米左右,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少数的略长于头体长。头体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棱圆;吻棱略显,鼻孔位于其下方且略朝向两侧,在背面看不见;鼻间距较宽。四肢粗短,指、趾亦短;后肢贴体前伸达肩部或腑部。尾基部粗扁,其余部分呈圆柱状,向后逐渐变细,末端较钝。头体背面鳞鳞片光滑。头背鳞片较体背鳞片大面凸起;眶上鳞较其邻近拭鳞片略小。咽、胸、腹部鳞片平滑。四肢上面的鳞片比较背部鳞片大,略呈覆瓦状排列。咽喉部具显著横肤褶。生活时体棕黄或桔黄或棕色。头背面的眼盖上面常显现二深色横纹。颌缘具深色纵纹,有的口后角至肩上方散有棕喜爱色斑点。躯干侧面的斑点较少。四肢具轮廓不清晰的深色斑或窄波纹。尾背面有类似背部的斑纹,向后逐渐呈现为斑痕。腹面灰白或黄白色,咽喉部有黑色斑纹或大斑块。雄蜥尾末端下方黑色,雌蜥则为白色或锈黄色。
形态特征
青海沙蜥的头体长60毫米左右,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少数的略长于头体长。头体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棱圆;吻棱略显,
鼻孔位于其下方且略朝向两侧,在背面看不见;鼻间距较宽,等于或略小于鼻孔至眼前角间的距离;眶上方外侧成棱角边缘;眼适中,
瞳孔圆形;鼓膜不显。躯干粗扁,腹部膨大。四肢粗短,指、趾亦短;后肢贴体前伸达肩部或腑部。尾基部粗扁,其余部分呈圆柱状,向后逐渐变细,末端较钝。
头体背面鳞鳞片光滑。头背鳞片较体背鳞片大面凸起;眶上鳞较其邻近拭鳞片略小,仅其侧缘嘎行较大,瓦覆状排列成棱角状;鼻孔周围有3-4枚较大鳞片,但也就是突出成纽扣状;左右鼻孔间相隔6-7行小鳞;除上、下眼睑游离缘的一排小鳞向外成水平状突出外,眼周围被以细小粒鳞;粒鳞与上唇鳞之间相隔小鳞3-4行,少数5行;颞部有数枚较大的鳞片;背中线鳞片较背侧拭大,略呈覆瓦状排列;背侧和体侧的鳞片略凸起呈粒状,但不起棱。咽、胸、腹部鳞片平滑;咽喉部鳞片较小,胸、腹部鳞片较大且大于脊背鳞片。四肢上面的鳞片比较背部鳞片大,略呈覆瓦状排列,多具弱棱,有的棱略翘向后上方;下面拭鳞片有时光滑,有时具弱棱。第三、四趾个肯栉状缘,尾鳞略呈覆瓦状排列,前段光滑或具棱迹,越向后鳞棱逐渐明显且末端翘向后上方;雄蜥尾基部两侧具锥状鳞。咽喉部具显著横肤褶;躯干背面拭具横肤褶,有的不甚明显,而两侧各有一波状纵肤褶,仅少数不显。
生活时体棕黄或桔黄或棕色。头背面的眼盖上面常显现二深色横纹,在眶间联合或断开。背中线为绿黄或红棕色小点分隔,而这些斑中央色较边缘浅;整个背面还有分散的浅色小圆点。颌缘具深色纵纹,有的口后角至肩上方散有棕喜爱色斑点。躯干侧面的斑点较少。四肢具轮廓不清晰的深色斑或窄波纹。尾背面有类似背部的斑纹,向后逐渐呈现为斑痕。腹面灰白或黄白色,咽喉部有黑色斑纹或大斑块;胸、腹部具大黑斑。雄蜥尾末端下方黑色,雌蜥则为白色或锈黄色。
栖息环境
青海沙蜥主要生活在青海高原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在黄土高原西缘的干草原带亦有之,海拔2000-4700米之间,在杆被稀疏的干燥沙砾地带是它们栖息的场所。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洞口及洞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沙晰个体大小而异,宽1-5厘米,高0.8-1.8厘米;洞口多朝向南或东南,少数无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弯曲,斜向地下,长短及深浅与沙蜥个体大小成正比,长20-110厘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
生活习性
青海沙蜥白昼活动。一般于4月上旬出蛰,刚出蛰的个体常在中午伏于洞口晒太阳,太阳偏西即归洞内;若天气持续转冷,出现异常则又入休眠状态。夏季睛天,沙蜥常在9点至14点时活动,11点至13点时为其活动高峰;阴天外出活动个体较少,且多在13点时前后活动,在其活动时,若受惊扰即迅速逃或钻入附近的洞穴内。10月中旬始入冬眠,下旬后则末见到过沙蜥。青海沙蜥在砾石间、草丛、灌丛下觅食。以小形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小形昆虫为主。
青海沙蜥的一生体温比较恒定,其选择的体温无显著的年龄差异。雌性为34.9℃,而在6月份的繁殖期选择体温会稍微高于雄性,它们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46.7℃,最低温度是0.5℃。温度对青海沙蜥的取食时间、摄食量和消化能力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各温度下雌雄个体活动时的停顿次数和疾跑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雌性的停顿次数要多于雄性,并且雄性的疾跑速度大于雌性。
另外,青海沙蜥进行野外活动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在一天的活动中它们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在7月份时的活动体温要高于5月和9月。同时,气温变化的幅度较大,通常在晴天时变化幅度大,而在阴雨天体温波动就会比较小,其变化幅度在25.8-30.2℃之间。青海沙蜥在活动期间要维持较高的体温,这与其相对较短的活动季节有一定的关联。在较短活动季节要维持高而稳定的体温,以便于迅速获得身体能量,从而满足繁殖和其他生理活动的需求,同时,也将更好地保持自身的活动功能。
青海沙蜥采取
洞穴“
共享”办法越冬。共享的方式有四种类型:雌性+幼体,雄性+幼体,雄性+雌性+幼体,幼体+幼体。其中,雌性+幼体占绝大多数。同一洞穴中的蜥蜴并不是父子或母子或兄弟关系,他们只是一种非亲缘的合作关系。
青海沙蜥雌雄的鉴别方式一般根据沙蜥尾部末端下部的颜色,一般雄性青海沙蜥的为黑色,雌性为暗黄色。除此之外,雌雄青海沙蜥在外形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雄性青海沙蜥个体比雌性青海沙蜥的体重更重,体长更长,尾长也更长。
分布范围
青海沙蜥分布于中国(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在青海分布于共和、海晏、刚察、天峻、都兰、乌兰、格尔木、贵德、贵南、兴海、同德、泽库、治多、杂多、玉树、玛多、河南等县市。
繁殖方式
在海拔3000米以上获得的标本,经解剖证实,青海沙蜥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输卵管内,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怀卵或胚胎数一般2-4个,少数为1;7月下旬少数雌蜥开始产仔蜥,8月中旬以后可见到大量当年的幼蜥,至9月上旬尚可发现个别待产雌蜥。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主要价值
青海沙蜥干燥全体可以入药,有滋补壮阳、解毒之功用。主治虚损、疳积及寄生虫病。青海沙蜥能大量捕食危害牧草的昆虫,有益于牧业生产。
注:青海沙蜥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