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捞越海豚(学名:Lagenodelphis hosei),吻突短。背鳍较小,近似等边三角形,末端尖,微后曲。鳍肢和尾鳍也较小。体背部蓝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由口角通过眼至肛门后方有一蓝黑色宽带,以此带分界上侧为灰色,下侧为白色。该黑色带由眼向前延伸至额吻交界处,由口角另分出一支延伸至鳍肢基。背鳍、鳍肢、
尾鳍及尾柄下面均蓝黑色。上下颌每侧有齿34~44枚。
泛热带水域分布,大致在北纬30度-南纬30度之间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包括太平洋热带海域的
菲律宾、
澳大利亚北部、东部热带太平洋赤道水域和
大西洋的加勒比海等;
印度洋北部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以及
南非水域也曾发现过,中国
东海、
南海也有分布,在台湾省曾多次捕获。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佛得角、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法属波利尼西亚、加纳、印度尼西亚、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阿曼、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波多黎各、留尼汪、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群岛、萨摩亚、塞内加尔、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泰国、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越南。
沙捞越海豚为热带性外洋种,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群游动,甚至有上千头的大群。常与
花斑原海豚、
瓜头鲸及
领航鲸混游,在热带海域又多与蓝白原海豚和
长吻原海豚混游,因其外形与
蓝白原海豚及长吻原海豚相似,海上远距离识别比较困难。
经常潜至250-500米的水下捕食海洋中层物种,食饵主要为各种
鱼类;胃容物中有鱼虾、甲壳类和
乌贼类的残骸。
体长一般在1.8-2.3米,外表与头骨具太平洋短吻海豚和
真海豚特征中间类型,吻突短,仅占体长的1.1%-2.1%,头隆不膨突,由吻额交界处平缓向后生起,至呼吸孔为头的最高点。口裂长约为体长的1/10,眼在口角后斜上方,相距4-6厘米,呼吸孔在头顶眼截线的上方,宽约2.5厘米。背鳍呈三角形,鳍肢较小,尾鳍也较小。体背部为蓝灰色或褐色,腹侧白色。背鳍、鳍肢、尾鳍皆为黑色。
两性成熟期都在7岁左右。成熟雌性体长2.25~2.35米,除身体尺寸和背鳍形状外,没有其他
两性异形特征。全年可生育,产崽高峰期在夏季,
妊娠期11个月,初生仔海豚长约110厘米。生育间隔期为2年。
沙捞越海豚的种群丰度仅少部分地区做过统计。大约有289500只生活在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水域,在东
苏禄海,根据2006年的调查估算,约有13500只。2002年,航海中利用
样线法测算整个夏威夷海域的种群数量,结果显示有10226只沙捞越海豚生活在当地海域。
该海豚在
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
日本沿岸海豚渔业有少量捕获,东部太平洋热带海域的
金枪鱼围网渔业也兼有捕获,20世纪70年代
菲律宾海域曾捕获16头送给
香港水族馆饲养,有10头饲养3周以上,最后1头饲养100天后死亡。但在中国,具体的资源量尚不清楚。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
无危物种(LC)。
已于1989年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来加强管理保护,今后主要应加强该珍稀物种的资源调查、宣传和科研力度,为将来制订和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