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鋐(1696-1760年),字贯一,号翠庭,生于宁化城关。雷鋐17岁那年补县学生,肄业于
鳌峰书院。那时,主持鳌峰书院的是
乾隆皇帝在藩邸时的专职老师、笃信
程朱理学的著名理学家
蔡世远。于是,雷鋐成了蔡世远的得意弟子。雷鋐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他认为理学应当根据
二程、
朱子所倡导的力辨于危微之界,反复于克念罔念之几,以推及于天下治否的立论,强调力行、躬行,主张亲自实践。他说:朱子之要,大而能博,学者未能遍观而识。其主要精神是: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等专著,充分阐明了他的理学观点。著名理学家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馆师
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
雍正元年(1723年),雷鋐考取
举人。在享有正直名声的
孙嘉淦荐举下,雷鋐为
国子监学正。雍正十一年,雷鋐中
进士,授予
庶吉士。
庶吉士是高级官员职前培训制度,并没有实职。雷鋐请假乞归。雍正十三年,
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召雷鋐入京,命直上书房。乾隆元年,雷鋐被授予
翰林院编修,入侍皇子讲读。乾隆元年(1736年)大考,雷鋐得二等第一名,受到皇帝赐赏笔、墨、砚、葛纱的荣耀。同年,端慧皇太子
永琏谕德;不久雷鋐父亲去世,雷鋐告假忧归。乾隆九年,雷鋐应召入京任直上书房,赏额外谕德食俸。乾隆十年,雷鋐擢升为通政使。
乾隆十四年,雷鋐请假回乡省母,次年回京后出任督浙江
学政学政弊绝风清乾隆二十年冬杭州、嘉兴发生重灾,雷鋐写信给浙江巡抚
周人骥,要求他立即上报朝廷,请求蠲除租税,开仓赈灾。周人骥以现在已经是隆冬,按惯例不得补报为由拒绝奏报。雷鋐便自己上奏,并奉旨蠲赈。
乾隆二十一年,雷鋐请假回乡奉养母亲。次年,乾隆皇帝南巡,雷鋐迎谒。乾隆皇帝为雷鋐的孝心感动,特上书榜赐其母。乾隆二十四年雷鋐的母亲病逝,雷鋐为办理母亲事丧操劳过度而染病,于次年去世。
雷鋐为人笃忠,穷究义理,亲力躬行。《
清史稿陆陇其年谱教士。与
方苞朱仕琇读书偶记》3卷、《校士偶存》1卷、《翠庭诗集》若干卷等书。《读书偶记》被收入《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