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创作长篇小说
《雪》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同时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说。该小说首次出版于2002年。
内容简介
《雪》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土耳其东部边境城市卡尔斯。诗人卡(Ka)在流亡德国十二年后重返故国土耳其,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前往卡尔斯调查那里的少女因戴头巾而掀起自杀浪潮的原因,并隐约怀着与昔日美丽女友伊珮珂重新联系的希望。当他到达卡尔斯后,暴风雪便覆盖了这座城市,使这座陷于传统与现代文学冲突激流中的边境小城沦为一座孤城,卡也不幸卷入各种势力的怀疑和利用之中。世俗政府为了推动西化,禁止戴头巾的女大学生进入课堂,而有女生竟采取了自杀方式来表示反抗。这又引起了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报复行动,而教育学院院长则成了替罪羊而惨遭杀害。当地剧院中,一场名叫“祖国还是头巾”的戏剧节目正在上演,穿着黑袍的神秘女人因为觉醒和对自由的追求而将黑袍点燃,此举引起宗教学校学生们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了凯末尔主义者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激烈冲突。正在大家乱成一团时,从幕布两边出现的士兵对准观众连续开枪,杀害了手无寸铁的观众。稍后,一辆坦克和两辆军车袭击了宗教学校的宿舍,并拘捕了所有的学生。卡尔斯的库尔德人也受到袭击、拘捕、杀害。卡亲身经历了这场政变,试图调和各方势力、救出伊珮珂,不幸的是伊珮珂拒绝了他的请求,卡只好一个人孤独地离开卡尔斯。四年后卡被暗杀于法兰克福街头,小说隐约点出可能是逃亡国外为领袖报仇的宗教分子干的。
创作背景
土耳其的历史与政治现实非常复杂。它的前身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后,1923年率领其独立的“国父”凯末尔,以军队作保证,厉行“全盘西化”政策,倡导西方的生活方式,普及西方教育,从政治生活中清除宗教。但是,遭到宗教势力的持久抵抗。但到20世纪后期,随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兴起,又因为土耳其加入欧盟一再受挫,土耳其社会的方向又慢慢回到了伊斯兰教传统上。到90年代,留伊斯兰式胡须的男人和戴面纱的妇女激增,清真寺吸引了更多的人。先知穆罕默德的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吹捧。伊斯兰历史、戒律和生活方式得以广泛颂扬。1995年,宗教政党赢得全国大选,又推行宗教化措施。1997年,军队逼迫宗教政党的总理辞职。2002年新的宗教政党又赢得大选,但为了加入欧盟,处在实施世俗策略与坚持宗教的矛盾之中。这种状况正如帕慕克所说:“伊斯坦布尔在地理上是一个混合之地,土耳其也是。百分之六十的人保守,百分之四十的人寻求西化。两股力量争论了不下二百年。这种处于东方、西方的悬置状态,就是土耳其的生活风貌。”
《雪》中的卡尔斯城,女学生因戴头巾不能入学愤而自杀,宗教分子刺杀教育学院院长企图赢得地方选举,军队趁雪天发动政变,许多人的生命与爱情被毁,各种诉诸人身体的暴力性事件和非事件的意识形态冲突,都是该国政局和“生活面貌”的艺术缩影。
人物介绍
卡,四十二岁,未婚,伊斯坦布尔土生土长,作为政治犯在德国居住了十二年。他来到二十年前曾短暂访问过的卡夫斯,目的是为了给一位朋友的报纸写调查报告,报道当地年轻妇女自杀成风的情况,也是为了去探望一位大学同窗,美丽的伊佩珂(Ipek)。他听说伊佩珂已与丈夫穆赫塔尔(Muhtar)分居了。穆赫塔尔碰巧是他的另一位老朋友,而且正在竞选市长。这次选举是贯穿故事的主线之一,而故事的主线全都隐没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情节和人物错综复杂,高潮迭起。
法兰克福去过土耳其流放诗人勉强度日的生活;在卡夫斯宗教高中里,他与几个年轻学生辩论,争论他和其他欧化的土耳其人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变成无神论者;在最为搞笑和悲剧性的曲折情节中,在这个被大雪围困的城市里,巡回演出的老演员苏内伊·扎伊姆(Sunay Zaim)在舞台上精心策划了一场基马尔主义(赞成不受教会束缚、反对传统政治的伊斯兰教派)暴力政变。
卡到达卡夫斯城的第一天就亲眼目睹了一名教育官员遭人谋杀,这位官员曾禁止女人围头巾,渐渐卷入了多方参与的密谋策划之中,像惊险片中的英雄那样往返穿梭;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并不那么令人信服,他对上级口授的诗歌听得那么出神,而且时刻为自己不稳定的处境担忧。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雪》是帕慕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说。这部小说显露出“西方化”力量与伊斯兰势力间的冲突。尽管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9·11”之前,《雪》在对原教旨主义观点的分析,对压迫、愤怒、阴谋和暴力的属性分析上依旧具有奇异的预见性。命运的曲折、往复的情节、小把戏、每每接近便退得更远的谜团、阴冷的城市、潜行的夜、身份的缺失、被流放的主角——这些便是成熟期的帕慕克,但它们同时也是现代文学图景的一部分。
艺术特色
作品《雪》融阴谋、侦探、爱情于一炉,既有侦探小说的诡秘和离奇,又有爱情小说的动人和缠绵,还有严肃文学高超的艺术品位。
《雪》在内容结构上有以下特点:共四个艺术特点。
一、叙事的迷宫
帕慕克让他的卡轻而易举地闯入了这座城市,而且是迅速地置身于这座城市的矛盾冲突中,由一个外来者迅速地变为矛盾的焦点。读者跟随着卡,一步步深入迷宫,先是像卡一样迷茫,继而像卡一样惊悚,然后伴随着他,体验着幸福、痛苦、企盼、焦虑、犹豫、嫉妒等等感受,直至逃离这座城市。卡直到死时,大概也没弄明白他这次爱情之旅何以演变成了死亡之旅,但读者却明白了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看似纯洁无瑕的爱,其实包藏着贪欲、自私和怯懦。读者之所以能超出小说人物的视野并对他的行为进行居高临下的审视,这得力于小说中的叙事者奥尔罕的不断介入。这种原小说技巧,既为作家提供了叙事的便利,也为读者的阅读制造了心理空间。《雪》的结构之妙不仅仅在于作者设置了奥尔罕这个介于小说作者与小说主人公之间的人物,而且,作者运用“戏中戏”、“书中书”的方法,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状态。
二、喧哗的众声
《雪》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伊斯兰教徒,有无神论者,有阴险的政客,有天真的青年……书中有大量的对话、争论,内容涉及到宗教、政治、爱情、幸福、生活的意义,信仰的真伪,众声喧哗,简直就是一场不同思想间的论战。作者居高临下,强有力地操控着人物,让人物充分表演,但又不突破艺术的规范,从而使小说的某些精彩篇章产生了嘉年华般的效果。
三、丰富的象征
雪,无处不在的雪,变幻不定的雪,是这部小说中最大的象征符号。如前所言,雪既是本书的书中之书,又是本书的结构模式;但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洋洋洒洒的、遮天铺地的雪。雪无处不在,人物在雪中活动,爱情和阴谋在雪中孕育,思想在雪中运行。雪使这个小城与世隔绝,雪制造了小城里的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氛围。正因为有了雪,这里的一切都恍如梦境,这里的人,这里的物,包括一条狗,都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带着不确定性。
四、生动的细节与新奇的比喻
《雪》的魅力,除了上述种种,还在于它的生动、独特的细节和丰富的充满了想象力的比喻:
“看见点着蜡烛的餐桌,他走了过去,餐桌上所有的人和墙上的黑影都转向了卡。”他不但写了人,还写了人的影子。这样的细节描写,建立在作家精确的观察力上。类似的例子,不仅在帕慕克先生的《雪》里,在他其他的作品里,都是随处可见。这是帕慕克文学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帕慕克文学才能的重要表现。他的准确,他的细腻,他的耐心,都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和精彩比喻显示出来,这样的能力,既是训练的结果,也是天才的禀赋。
作品评价
《雪》在其政治含意方面,以卡尔斯国家剧院两个夜晚的演出为支点,真真假假,幻觉和现实搅成一团,令人难以分辨。(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评)
作品争议
该小说出版之后,土耳其举行了焚烧书籍的活动,不同的举办者焚烧《雪》的不同部分。《雪》这部小说所引发的政教争议,令帕慕克遭到一些同胞的憎恨,甚至受到生命威胁,他成了一个被猎捕的人,几乎不能在自己的国家安全地散步。
出版信息
《雪》中文译本
作者简介
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年6月7日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畅销的作家,其著作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至今为止创造了七百多万本的销售记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亦为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欧洲当代文坛三巨头”之一。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人文教授,主讲文学和写作。帕慕克很有天赋,善于运用轻快、荒诞主义的手法,拖长闹剧的情节,甚至暗示在这个冷漠、混乱的世界里,任何情节都是可笑的。他热衷于剧场表演中非真实的现实,虚假的真实。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18:1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