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景》现代诗人
朱湘于1924年11月22日创作的一首
新诗。这首诗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雾般轻柔的“雨丝”,灰色透明的“雷雨”,一声清脆的“鸟啼”这些新鲜的意象和微妙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期待,充分体现了新月派诗人所倡导的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主张。全诗细腻含蓄,纯净清新。
朱湘说:“察看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的意思以为是——诗的真理。”、“我心中的诗的真理即是美。”他进一步解释“美”就是对自然的真追求、对现实的真描摹。他的这一审美追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一直以来,朱湘孜孜以求于大自然纯净的美。这既与一心追求纯粹而精致的诗的艺术的青年朱湘的心理和吻合,又与其孤高不随俗的个性相呼应。但要注意的是,朱湘苦难的人生经历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感悟,令朱湘看到的自然,有时显得并不那么真切,在其笔下,他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然幻化了。《雨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似乎都是现实中早巳出现过而长存于作者心底的美丽景象,但实际却并非仅仅如此。
全诗共十行,洋溢着一种明朗快乐的情调。前五行诗写了“心爱的雨景”的种种情态,既描摹了雨景,又寄寓了人情。“淅沥”的春雨“雨丝”拂面,引人退思,给人快慰;“电光雷雨”急打芭蕉,使人警醒,催人奋进。这样写雨景其实也是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体验。第六行至第十行诗句意境突转,使前五行诗成为铺垫。诗人“最爱”的还是那将雨未雨的“天”,“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并会有“清脆的乌啼”式的意外之喜。原来。诗人不但欣赏现实生活中已经呈现的美,更喜欢那期待之中的美好憧憬。鸟啼声提升了全诗意境,将自然美与人情美融成了一片。
这首诗在艺术上没有刻意追求韵脚的整齐,而是采用了无韵的自由诗体,看起来字数大体相当,体现了新月派诗人注重的建筑美。诗中借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手法,注意了意境的营造。整篇诗句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似信手拈来,又浑然天成。
现代诗人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朱湘诗,也是经过刻苦磨炼的;《雨景》一首在阴晦中启示着他的意义。”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黄晓娟《诗歌经典鉴赏》:《雨景》是朱湘《草莽集》中唯一的一首“无韵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这本诗集中最优秀的“写景诗”。在这首新颖、清隽的小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刹那间奇异的感受,细腻含蓄,纯净清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新诗三百首鉴赏辞典》:这首诗在朱湘诗中是挺拔独秀的。他没有如惯常地注意韵脚的整齐,而是采用无韵的自由体式,字数大体整齐而不押韵,更显得声随情转,潇洒自如。诗中注意了意境的创造,四种雨景似四幅印象派的小品,又在其中注入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春雨梦回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都勾起人们深潜于心中的对古代诗词中意境的联想和呼唤。而全诗最后两行,更得之于“鸟呜山更幽”的启示,在最宁静的氛围中写出了最清脆的声音,这声音,使人得到了一种生气,一种美感,一种在期待中出乎意料地获得的满足。色调的搭配,动静的协调,都表现了诗人艺术锤炼的匠心,而这匠心又不露一丝斧凿的痕迹。末尾的两行神来之笔,似信手拈来,却蕴藏着多少诗人艺术创造的苦心。
朱湘(1904~1933年),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 。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 ,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桔据,只发行了两期。192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回国后,他生活动荡,为谋职业到处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渐激化。其间曾任教于国立安徽大学(现
安徽师范大学)外文系,但与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从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纵身跃入清波,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