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五畤
春秋时期一个祭祀场地
雍五畤,是指处于雍地的五个祭祀场所。雍,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都城雍城附近。畤(音致),是祭祀天地或古代帝王的处所名。雍五畤,特指汉高祖刘邦建立北畤后,分别祭祀青帝、白帝赤帝黄帝、黑帝的五个场所:密畤,鄜畤,下畤,上畤,北畤。
畤之始立
《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前770年)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
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前756年)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历代立畤
秦襄公八年(前770年)在西垂,作西畤,祠白帝。
秦文公十年(前756年)在陈仓三畤原,作鄜畤,祭白帝。
秦宣公四年(前672年)作密畤渭南,祭青帝。
秦灵公三年(前422年)在三畤原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在三畤原作吴阳下畤,祭炎帝。
秦献公十八年(前367年)作畦畤栎阳,祀白帝”。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在雍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三畤原的“三畤”为:鄜畤、吴阳上畤、下畤。
西畤畦畤,不在秦雍四畤、汉雍五畤之内。
正史的记载
《史记·封禅书》:“秦宣公(前672年)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史记·封禅书》:“秦灵公(前422年)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史记·封禅书》:“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前367年)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史记·封禅书》:“……汉孝文帝……曰:‘朕即位十三年(前167年)……有司议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禺车各一乘,禺马四匹,驾被具;其河、湫、汉水加玉各二。”
《汉书·郊祀志》:“成帝初即位,……衡又言,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今雍鄜、密、上、下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
汉雍五畤和秦雍四畤
以上记载说明西畤畦畤(畦畤在栎阳,不在雍),不在汉雍五畤之内。 也说明秦雍四畤为鄜、密、上、下畤;汉雍五畤为鄜、密、上、下畤、北畤。
秦文公田于汧、渭之间,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以为上帝之神,于是作鄜畤祀白帝焉。秦宣公密畤於渭南,祀青帝焉。
灵公又于吴阳作上畤,祀黄帝;作下畤,祀炎帝焉。献公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汉高帝问曰:天有五帝,今四何也?博士莫知其故。帝曰:“我知之矣,待我而五。”遂立北畤,祀黑帝焉。
西畤在西垂
《史记·秦本纪》:“文公元年,居西垂宫。”(正义即上西县是也。)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
乃卜居之,占曰吉,正义括地志云:“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毛苌云郿,地名也。秦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卜居之,乃营邑焉,即此城也。”
即营邑之。十年,初为鄜畤,集解徐广曰:“鄜县属冯翊。”索隐音敷,亦县名。於鄜地作畤,曰鄜畤。故封禅书曰“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於鄜衍”,史敦以为神,故立畤也。正义括地志云:“三畤原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封禅书云秦文公作鄜畤,襄公作西畤,灵公作吴阳上畤,并此原上,因名也。”用三牢
由于正义括地志云:“三畤原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封禅书云秦文公作鄜畤,襄公作西畤,灵公作吴阳上畤,并此原上,因名也。”根据《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
鄜畤、吴阳上畤、下畤
秦雍四畤为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三畤原在渭水以北,“密畤”在渭水以南,故三畤原的三畤,只可能是鄜畤、吴阳上畤、下畤。秦侯作的六个“畤”中,西畤、鄜畤、畦畤三个“祀白帝”。
秦国是东周各诸侯中最西边的一个,秦君把白帝看作最亲近的保护神,故此秦襄公秦文公秦献公,先后在当时国都所在地,西垂、陈仓、栎阳建畤祭祠白帝。
五畤与五帝
汉高祖立北畤祠黑帝,使五色畤齐备。《史记·封禅书》载:“……汉兴,高祖……二年(前205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有司进祠,上不亲往。”
汉高祖把自己神化为黑帝,加入五色帝系之中。北畤的确立使五色畤齐备,五色帝从此成了国家祭祀中最尊之神灵。
雍五畤,又称五畤、五畤原,是秦汉两朝天子在秦国都城雍城附近祭祀天帝的地方。雍有五畤祠,以上祠祀五帝。先是秦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密畤,祭青帝;秦灵公吴阳上畤、下畤、祭赤帝黄帝汉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后来自汉成帝开始,历代天子祭祀上帝国都南郊天坛的传统由此开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成帝建始二年,罢雍五畤,始祀皇天上帝长安南郊。” 不过,汉成帝时罢废雍五畤、陈宝祠等,后因出现灾异,心生恐惧,故又有所恢复。
一时罢废
成帝初年匡衡等人,改革国家祭祀,因雍五畤不符合儒家之“礼”,被罢废。《汉书·郊祀志》:“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镐,成王郊于雒邑。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可见也。”……衡又言:“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
今雍鄜、密、上、下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
今既稽古,建定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帝皆毕陈,各有位馔,祭祀备具。诸侯所妄造,王者不当长遵。及北畤,未定时所立,不宜复修。”天子皆从焉。及陈宝祠,由是皆罢。
雍五畤的恢复
《汉书·郊祀志》:明年,匡衡坐事免官爵。众庶多言不当变动祭祀者。又初罢甘泉泰畤作南郊日,大风坏甘泉竹宫,折拔畤中树木十围以上百余。天子异之,以问刘向。对曰:“家人尚不欲绝种祠,况于国之神宝旧畤!且甘泉、汾阴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祇感应,然后营之,非苟而已也。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礼敬敕备,神光尤著。祖宗所立神祇旧位,诚未易动。及陈宝祠,自秦文公至今七百余岁矣,汉兴世世常来,光赤黄,长四五丈,直祠而息,音声砰隐,野鸡皆雊。每见雍太祝祠以太牢,遣候者乘传驰诣行在所,以为福祥。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年,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此阳气旧祠也。及汉宗庙之礼,不得擅议,皆祖宗之君与贤臣所共定。古今异制,经无明文,至尊至重,难以疑说正也。前始纳贡禹之议,后人相因,多所动援。《易大传》曰:‘诬神者殃及三世。’恐其咎不独止禹等。”上意恨之。
后上以无继嗣故,令皇太后诏有司曰:“盖闻王者承事天地,交接泰一,尊莫著于祭祀。孝武皇帝大圣通明,始建上下之祀,营泰畤于甘泉,定后土于汾阴,而神祇安之,飨国长久,子孙蕃滋,累世遵业,福流于今。今皇帝宽仁孝顺,奉循圣绪,靡有大愆,而久无继嗣。思其咎职,殆在徙南、北郊,违先帝之制,改神祇旧位,失天地之心,以妨继嗣之福。春秋六十,未见皇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朕甚悼焉。《春秋》大复古,善顺祀。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及雍五畤、陈宝祠在陈仓者。”天子复亲郊礼如前。又复长安、雍及郡国祠著明者且半。
据《汉书·成帝纪》记载,汉成帝数次“行幸雍,祠五畤”,最后一次是绥和元年(前8年)三月(第二年三月汉成帝驾崩)。可见, 成帝虽然罢废过雍五畤、陈宝祠。但后来因出现灾异,心生恐惧,又有所恢复,并未真正罢废。
雍五畤的官职
雍五畤的礼仪官员是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00:57
目录
概述
畤之始立
历代立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