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拼音:yōng)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雍的本义不详,一说为地名,一说为水名,一说为鸟名,殷商卜辞多用作人名或地名。后用此字指和谐。又音近通“壅”“饔”“甕”等字。
文字溯源
“雍”的甲骨文写作图1-5,字形像飞鸟(隹)以爪抓起一个方连环形的东西。有的甲骨文加水旁(图4、5,水用图D表示),形旁水是水流之象,表示雍的本义与流水有关。有人说:这鸟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精卫填海”的精卫鸟,这个炎帝女的化身正抓住西山的石块(作图A或图B)去填塞东海。另一说认为,上古把鹡鸰鸟叫作“雍渠”,鹃群飞鸣时,其音“雍雍而和”,故有《诗经·
邶风·匏有苦叶》描写和谐的雁叫声为“雍雍鸣雁”。
也有人认为“雍”是形声字。殷商甲骨文从隹,宫省去“宀”为声,本义当与鸟有关。从水,表示与古代一条水名有关,“隹”和“吕(宫)”共同构成声旁。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雍”鸟形下部为一环形或方形,又作连环形(图C)。它所描绘的应该是鸟足为一环形所束缚,无法逃脱,本义是阻塞。从水,可能表示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以“雍”为偏旁的字,一般都含有阻塞、环抱之意,如壅、拥等。
甲骨文中雝字构件水作,鸟形下部连环形或省作图E、F。在西周金文里的“雍”,形体开始变异,连环形变为“吕”,或省作一个环形。水形则繁化作图G。同时有的字增加形旁殳。春秋时与商周以来的主流结构保持了一致。战国时,“隹”和“吕”共同构成的声旁极尽变化,试看下列字样得见一斑:
当时雝作图13、14。虽然怪异,基本结构也还分明。《说文解字》整理作“从隹,邕声”,是理据重构。构件邑实是吕之讹。同时“水”变为“巛”(“川”的异体字)。隶变后楷书作雝,是小篆的笔势变化。在隶变过程中,构件川讹作“亠”,邑讹作乡,遂成雍字。由于它笔画少,结构有特色,长期以来比雝的行用要广得多,所以在现代汉字中成为正体。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隹部】於容切(yōng)
雝,雝𪆫也。从隹邕声。
说文解字注
“雝渠”注:渠,《鸟部》作𪆫。铉本同。
“从隹,邕声”注:於容切。九部。经典多用为雝和、辟雝。隶作雍。
广韵
於容切,平锺影 ‖邕声东部(yōng)
雍,和也。与邕略同。又雍奴,县名,在幽州。《水经》云:“四方有水曰雍,不流曰奴。”亦姓,《左传》有雍纠。又於用切。
於用切,去用影 ‖邕声东部(yòng)雝隶变
雍,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商、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又姓,《风俗通》云:“文王子雍伯之后。”於用切。又於容切。三。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字部】雍;部外笔画:5
古文:邕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著雍。
又水名。《水经》:四方有水曰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渔阳郡雍奴县。
又《前汉·中山靖王传》:雍门子壹微吟。注:张晏曰:齐之贤者,居雍门,因以为号。苏林曰:六国时人,名周。
又《广韵》:姓也。祭仲壻雍纠,见《左传·桓十五年》。
又《集韵》通作雝。班固《
两都赋》:乃流辟雍。○按《礼王制》作辟雝。
又《集韵》委勇切,音壅。《周礼·秋官·司寇》:雍氏。注:谓堤防止水者也。《释文》:雍,於勇反。
又《集韵》:祐也。扬雄《
甘泉赋》:雍神休。注:晋灼曰:雍,祐也。师古曰:雍,聚也。雍读曰拥。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用切,音㙲。《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释文》:雍,於用切。○按《尔雅·释地》作雝。
又《韵会》: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释文》:雍,於用反。
又《广韵》:姓也。《韵会》:文王子雍伯之后。
【戌集中】【隹部】 雝·康熙笔画:18 ·部外笔画:10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容切,音邕。《说文》:雝渠也。《尔雅·释鸟》:䳭鴒,雝渠。注:雀属。
又《诗·邶风》:雝雝鸣雁。传:雝雝,雁声和也。
又《大雅》:雝雝喈喈。
又《诗·召南》:曷不肃雝。传:雝,和。
又《周颂》:有来雝雝。笺:雝雝,和也。
又地名。《诗·周颂》:于彼西雝。传:雝,泽也。
又姓。《晋语》:邢侯与雝子争田。○按《左传》作雍。
又《正韵》尹竦切,音勇。《诗·小雅》:无将大车,维尘雝兮。笺:雝,蔽也。《释文》:於勇反。
又《正韵》於用切,音灉。《诗·小雅》尘雝《释文》:又作壅。於用反。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