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是北宋皇宫
宫殿建筑之一,其始建于赵匡胤初年,原名广政殿,1032年更名为集英殿,宋徽宗政和五年又改名右文殿,是皇帝策试进士和每年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主要作为宴殿和策试进士使用)。
据政和六年扩建京城并仿杭州城修筑皇宫万岁山的史料推断,宣德楼、集英殿大概属后期建筑的“人心工程”。这个形象工程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北宋汴京座北朝南,由处于同一中轴线的外城、里城、皇城构成。宣德楼(宣德门)系皇城正门,也是京都标志性建筑。
(一)根据史书记载,皇城周长五里,建有楼台殿阁,建筑雕梁画栋,飞檐高架,曲尺朵楼,朱栏彩槛,蔚为壮观,气势非凡。城门都是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镌铁龙凤飞云装饰。皇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南区有枢密院、
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书的明堂,西有尚书省,内置房舍3000余间;中区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的建筑有大庆殿、
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
(二)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记载:从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是一座约阔为二百余步的
宫廷广场,中央官署分列两旁,建筑特别壮美,被称为京部的“
御街”。入宣德楼正门,是
宫城内最大最高,可容纳数万人的
大庆殿,其西为集英殿。据《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五记载:“宫殿外朝部分主要有
大庆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场所,大殿面阔九间,两侧有东西挟殿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西侧
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北侧
紫宸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西侧
垂拱殿为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及需云殿、
升平楼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
(三)王珪《
华阳集》有3篇“制词乐语”,即《集英殿乾元节大燕教坊乐语》、《集英殿皇子降生大燕教坊乐语》、《集英殿秋燕教坊乐语》; 苏颂《苏魏公文集》有3篇教坊作语,《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苏轼文集、诗集中的《紫宸殿正旦教坊词》、《集英殿春宴教坊词》、《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共5篇;王安中履道政和六年天宁节集英殿作教坊致语,其颂圣德云:‘盖五帝其臣莫及自致太平,凡三代受命之符毕彰殊应。’
(四)据《武山县志》:宋初武山境内木材,“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集岁之间,良材山积”。但由于其时乱砍滥伐又加戍边军官勾结走私,渭河沿岸的巨木基本告罄,所以此次修皇宫宣德楼、集英殿木材不得不到远离渭河的
滩歌镇青竹平采伐。圈子阖石刻所记述的就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皇帝下诏重修皇宫宣德楼、集英殿,由
熙河路(治所在今临洮)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出资,转运使张孝纯、防御使王子久、提举木伐叶蒙正具体负责在青竹坪(今清水坪)采伐木材的事迹。
(五)宋代贡举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层选拔的制度。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后,根据殿试成绩对应举者排定名次,其中前十名是由皇帝最后确定的。殿试评定完毕后,即进行唱名赐第仪式,皇帝亲临崇政殿或集英殿,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入殿侍立,举人等候于殿门外。然后朝廷依次传唱举人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