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指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冬天最冷时期通常是“
三九天”,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较少,使夜间散热超过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这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由于热量
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变得严寒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
引证详解
相关天气
何时入九
数九从二十四节气“
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望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
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三九天气
三九解释
“
数九”和“数伏”一样,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衡量冷暖变化的传统方法。所谓数九,即从
冬至日(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开始算起,每
九天为一个:“九”,并依次排出“一九”、“二九”、“三九”……。
实践证明“数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真实地反映了天气、气候冷暖变化的特点,如以冬至前两个九天为起点看天津的气温变化,第一个九天极端平均最低气温为-6.5℃,第二个九天为-9.0℃,而“一九”为-11.2℃,“二九”为-11.9℃,“三九”为-12.7℃,“四九”为-12.0℃,“五九”为-10℃……。从上述情况明显看出,“三九”气温最低,“三九”、“四九”低于冬至前的两个
九天气温,“五九”以后气温回升。
那么不禁要问,为什么最冷的时期不是出现在白天最短的冬至以前的时期,反而出现在冬至后的大约一个月左右的“三九”时节呢?
这是因为冬至时期,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
另外,“三九”前后,
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最冷天气
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中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
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
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倒是“冷在三九”。这是为什么呢?
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地面散热有关。由于夏至以后,昼长夜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而且夜间散热较少,使地面的热量储存逐渐增多,到了冬至,虽然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所以天气不见得很冷。
隆冬就是冰箜隆意、大雪深数尺。
三九的意思是:“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
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中国农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
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经全部过完,春天就来到了。
三伏天气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冬至”
数九过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
“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