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忆诅咒(Damnatio memoriae),或称为记录抹煞之刑,是一个
拉丁文词语。按字面上的解释是“记忆上的惩罚”,意指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消某些人和某些事物的存在。通常对于叛国者、或败坏
罗马帝国名声的上层人士死后,经由
元老院通过决议,消除特定公众人士的功迹记录。对被加上除忆诅咒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耻辱。
该词语最主要用于
古罗马时期,由
元老院立法通过对于某些已故人士的惩罚,消除他们在世时的一切功迹,仿佛他们不曾存在过一样。这些遭到除忆之刑的人士,在其生前曾经出现过的
铭文、雕像、
货币、文字记录等等,全都要被销毁、抹去或改写。
在
古罗马时期,当一位
罗马精英阶层的公民(特别是从事政治方面),或
帝国时期的
罗马皇帝,在他们犯下严重过错并亡故之后,由
元老院讨论并决议是否对其施以这种惩罚。这是一种对于已故公民最严厉的惩罚。
但在实行上,除忆诅咒有时并不容易施行。所有政治人物都有其盟友与政敌,因此这种消除当事人一切存在证据事物的作法,在实际上不可能做得相当彻底。比如,罗马元老院已决议对遇刺身亡的前任皇帝
卡利古拉施以记录抹煞,但继任的皇帝
克劳狄乌斯却表明反对;
尼禄败亡之际也被元老院宣布为人民公敌,但其后的
维特里乌斯却公开地尊崇他;号称
五贤帝之一的
哈德良在晚年趋于残暴,元老院在其死后提议对其施以记录抹煞,经
安敦宁·毕尤的劝说才作罢。唯一一位受到官方施以该项抹煞之刑、并且未受后人恢复名声的是帝国的皇帝
图密善。
古埃及新王朝中,
哈特谢普苏特以女性身份担任法老;在她过世之后,后继的法老
图特摩斯三世为消灭曾有女性当政的证据,下令刮除她在神庙中的铭刻。此外,信仰
阿顿并实施
宗教改革的法老阿肯纳顿,在他死后也被后继者斥为“异端”,并将他的纪念
铭文上的“王名章(Cartouche)”加以涂抹,以此对后人表示“惩戒”。
近代照相术兴起,许多政治人物在后来的生涯失势之后,可能会在许多档案照相片中被“修改”而消失,让后人误判他过去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著名例子有苏联政治家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到了
文化大革命,刘少奇被打倒,成了“叛徒、内奸、工贼”,出现在画中自然就成了政治不正确。于是在1968年,
董希文再次奉命将
刘少奇删除,以
董必武填补空缺。这就是第三幅图(右上)。
再到后来,那是1970年了,中央文革小组命令将几幅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由于董希文病重,只能由他的学生来进行。然而,他的学生不愿意在老师的画作上改动,于是就重新临摹了一幅,根据政治要求进行了修改。这回被刷掉的人是
林伯渠(见第四幅图,右下),据说这是
江青的命令,她忌恨林伯渠当年反对她与毛泽东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