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佣
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会原编委
陈高佣(1902—1976),山西平遥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上学期间,曾担任《中华日报》编辑。1928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于1929年春与留日同学吴羹梅等组织成立了“人社”东京分社,任副董事长。
人物生平
1935年,与何炳松(暨南大学教授)、樊仲云(暨南大学教授)、陶希圣(北京大学教授)、萨孟武(南京中央政治学校教授)、黄文山(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孙寒冰章益(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武吁干(上海商学院教授)、王重命(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等十大教授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宣言》。文章发表后,在文化界引起了轰动,史称“十教授宣言”。
1935年,陈高佣与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宣言》。1938年任中央宣传部上海办事处编审组主任。期间,积极出版主张抗日的宣传册子,主办《世界文化》杂志,宣传抗日主张。1939年任暨南大学文学院史地系主任,同时兼任该校南洋文化研究馆主任。1940年,陈高佣主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年表》。
1945年,陈高佣出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教育部京沪联合办事处主任,同年秋创办中国新闻专科学校任校长,并担任《中国新闻》和《新文化半月刊》杂志的负责人。1946年春陈高佣当选为上海市参议员。上海解放时,拒绝跟国民党台湾,并放弃了香港英国皇家学院等大学的聘请。
1951年,陈高佣应西北大学侯外庐校长的邀请,毅然来到了西安,支援大西北的建设,任西北大学教授。1954年调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授,196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文革”期间,陈高佣遭政治迫害,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但在恶劣的环境中,陈高佣先后完成了《墨辩今解》、《老子今解》、《论语译注批》和《盐铁论评注》等近百万字的著作。“文革”后,在中央统战部的关心和重视下,陈高佣先生的冤案得以平反。
1976年,陈高佣因病逝世,享年75岁。
陈高佣在学术上造诣颇深,特别在我国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代表性著作
《中国文化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年表》10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上海书店1986年6月影印出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6 20: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