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喜,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专注于政党政治、干部制度、基层治理、互联网政治的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民政部、国务院港澳办、中央网信办等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专业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中组部重点调研课题奖等多项。
工作学习
2007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7年,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讲师;
2009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2013年,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现任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政党政治
干部制度
基层治理
互联网政治
科研项目
1.上海市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财富积聚与政治成长:中国私营企业主群体的政治分析(2006)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政治安排与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研究(2007)
3.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2008)
4.广东省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推直选与党内选举改革研究(2010)
5.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部级课题”:新社会组织党建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2011)
6.中组部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在社会阶层变化中提高执政党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研究(2011)
7.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公推直选模式优化与党内选举制度创新研究(2011)
8.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委托项目:香港工商阶层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研究(2013)
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方法研究(2013)
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方官员政绩激励的生成机制与政策引导研究(2016)
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研究(2020)
主要著作
1.《
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专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
2.《深圳经济特区的政治发展:1980-2008》(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
3.《制度建设与政党发展:政党体制的比较分析》(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
4.《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9-16辑)》(副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2017年;
5.《新加坡研究(2013-2016年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2016年。
出版图书
代表性论文
1. 陈家喜:《地方官员政绩激励的制度分析》,《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3期;
2.陈家喜、汪永成:《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4期;
3.陈家喜:《国家治理与党的执政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4年第4期;
4.陈家喜:《中国情境下政党研究的话语建构》,《
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5.陈家喜、陈硕:《数字时代的政党政治:变化、形态与争议》,《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6.陈家喜:《从风险网络到执政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党适应性》,《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
7.陈家喜:《政党制度化与一党主导制下的政党建设》,《江汉论坛》2019年第10期;
8.陈家喜:《我国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路线图——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为线索》,《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
9.陈家喜:《提升回应性:从党建责任制到责任型政党》,《江汉论坛》2016年第4期;
10.陈家喜、黄惠丹:《论政党治理视域中的全面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
11.陈家喜:《党纪与国法:分化抑或协同》,《
武汉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
12.陈家喜:《构建自主性与制度化的平衡:执政党治理改革的新议程》,《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
13.陈家喜:《反思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基于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
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4.陈家喜:《国际干预与民主转型——基于“阿拉伯之春”的经验观察》,《
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5.陈家喜、黄卫平:《一党体制衰落的制度探源——文献述评与框架建构》,《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国际学术交流
1.2011年1月,参加
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和政治影响”。
2.2011年5月,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3.2011年6月,参加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ofMalaya)和双威大学(SunwayUniversity)联合举办“增长、治理与平等:解析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发展与评估”。
4.2011年10月,赴韩国首尔大学和中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5.2012年2月,赴印度尼赫鲁大学与新德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6.2014年1月-12月,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访学。
奖励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