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彬
中国四川籍艺术家
陈仕彬,男,1965年生于四川。书画家、收藏家、美术教育家。现任大道堂艺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常务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艺术资本协会副会长、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主席(创始人)。在中国书画界被誉为书画双绝的“巴蜀奇才”。
艺术风格
基于对中国画笔墨本体的认识,陈仕彬将创作的视野放在了从传统法式向现实感受转换、从自然山川向笔墨表现转化的基本思路上,将笔墨落实在对大自然的感悟中,落实在自己的画面上,使笔墨与情感、造化与心源得到了统一。陈仕彬的山水画注重对自然意蕴深层的感悟和对山川草木总体意象的把握,以笔墨为支点,尽最大努力调动心、眼、手的最大潜能,在点线结构中奏响了笔墨的华美乐章。也许是意识到当下山水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笔墨现代转换的重要性,近年来,陈仕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创作路数,开始从重景物转到了重性情,从重外在样式转到了重内在笔墨,从重点线结构转到了重笔墨浑沦,这种艺术创作思维的重大转变是和他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本体的深入探究密切相关的。在陈仕彬的近作中,已逐渐显现出了以书为骨、以墨为韵、以诗为魂的总体气象,传达出了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文化认识和具体的操作能力。在陈仕彬看来,中国传统笔墨的当代转换不仅仰仗对传统的深切体认,还需仰仗时代精神和现代气象的内在支撑。陈仕彬的书法无论在功夫体认上还是在书风意态上,都显现出一位专业书家的风范,这也为他“引书入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看到,由于陈仕彬对“引书入画”的主动探索,他早些时候的山水画大多是以笔取胜,以清晰的结构取胜,川流不息的用笔在时间中结构成一幅幅富于生气的画面。不过,明朗清晰的笔墨结构,并不是一位成熟画家的最终目的,作为有远大眼光的优秀画家,还需从笔墨清晰中迁升到笔墨浑沦的境界。这种迁升并不能刻意而为,它必须从清晰中自然脱蜕而出,进入到清晰中浑沦、浑沦中清晰的笔墨妙境。这一点,我们已从陈仕彬的近作中有所感受。在这些系列作品中,丘壑更加宏阔,境界更加幽远,笔墨更加纯化,凸显出至正高远的风格面貌,充分表现出了陈仕彬的审美追求和远大志向。
艺术履历
个人展览
群体展览
获奖经历
公共收藏
主要作品
出版物
人物评价
龙瑞(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画学会原会长):
据我了解,陈仕彬不单在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对诗词、儿童美术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涉猎比较广泛,所以说他是一个很有文心和情怀的人。四川人杰地灵,是我国的一个山水大省,陈仕彬的创作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追求。中国传统艺术是对人自我价值的一种提升和张扬,我觉得陈仕彬先生在这方面做到了。他的笔墨一方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呈现出山水的浑厚大气,透出了中国人审美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雄浑”的境界;另一方面,他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有担当、有抱负、有情怀,所以画里面的气息中正,格调高逸、气象雄浑,这几点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2019年)
程大利(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社长):
仕彬学路既高且正,实大幸焉。今之画人多求旁门左道,立见效果,书画脱节更疏诗文,前路逼仄。仕彬大道,愈见宽广,近年新作尤见贯通。行笔淋漓,满纸氤氲,线质劲健,不事雕琢。更擅运长线,豁达而恣肆,显见心地明澈。而大画气势夺人,游心快意于云、水、松、石间。渴驷奔驰,虎啸风生。此种气格冥抱天根,郭若虚有“气韵不可学”句,诚哉斯言。然之苦学亦从点画见之。真气必从风骨出,风骨乃读书养气,艰难砺炼而成。情志感融,自具心胸。无论气局抑或实力,仕彬已与同辈画家拉开距离,堪称卓异。(2019年)
吉狄马加(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综观近年来陈仕彬的山水画,他能在汹涌的激流中处变不惊,做到勾勒与渲淡并重,书写的意味盖过了渲染的意味,或者说他一直在书写的本质中试图找到与山水形质的呼应,以体现其对于书法的强调,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并非与数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越来越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陈仕彬的山水画在笔墨的探索和意境营造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想超越向自然中去,以获得精神的自由,保持精神的纯洁。而难能可贵的是陈仕彬在追求中国山水画本体精神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停留在个人的超逸和自由上,即黄宾虹所说的“民学”上,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历史和社会的广阔空间,“体道艺之合,究圣哲之蕴”。这点可以从其大量的主题性作品上看出,如《众山皆响》《地心之力》《水磨古镇》《驼峰航线》《四季荷风》等。这些主题性作品不仅反映他数十年对笔墨和意境的锤炼成果,也反映出了作者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度思考,是作者“内修心而外益世”的结果,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担当。(2021年)
尚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我多次看过陈仕彬的作品,我觉得他是在20世纪后半叶“从创新中回归传统,又从传统中努力突破自我的一位代表性画家。”他努力学习把书法和古典诗词融汇到山水里面,又不断赋予了作品时代的气息;并且他书法的成熟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山水画,我觉得他的山水画的用笔和他的草书是不一样的,他的草书用笔有使转的成分,而山水画却更多的是一种平直的中锋,很显然是采用了两套体系;那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把草书的用笔成就转化到山水画上去,这一点黄宾虹先生当年也做过很多尝试,最终实现了融合,所以有人说黄宾虹的画就是他的书法,而陈仕彬却是将两套体系一起运行,并且都很有成就,这就很值得我们去探究。(2019年)
张江舟(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陈仕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书画双修的艺术家,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已经取得非常高的艺术成就。我想谈一谈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特点,一个是他有非常厚实的传统功力;第二个是作品有着非常壮阔的精神气象;第三是作品有非常鲜活的生活气息。他的传统功底显然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有长时期的研磨,对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包括传统语言方式都有着非常准确地理解,这在他的画中应该说体现得很充分;另外他这种“以书入画”的方式是中国画的一个突出特点,因为他长期研究书法,所以在他的绘画中就带有很多画家所不具备的书卷气息。在他的画中能够感受到与时代匹配的一种精神气,尤其是那幅《出夔门》。那种非常强烈的冲击力得利于他内心的豪迈之情;陈仕彬不是一个书斋式的艺术家,他还参与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实践。他不仅仅进行书画创作、研究诗词,同时还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公益活动,而且我知道他已经做了几十年了,可以说是为祖国的下一代付出了常人都无法企及的精力和心智。我认为大量的参与社会实践,一是对社会有贡献,二是对他本人也是一种情感和精神气质的培植,所以在他的画中,这种宏阔的格局和胸怀天下的大气就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2019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0:25
目录
概述
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