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E. Norin命名;命名剖面位于铁门托洛盖塔拉西北的铁门托洛盖;参考表剖面位于中库鲁克塔格、和硕县乌什塔拉以南的照壁山。本组主要由灰色、灰
绿色及少量红褐色中—细砂岩、
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和纹层状板岩所构成。
1937年E. Norin命名;命名剖面位于铁门托洛盖塔拉西北的铁门托洛盖;参考表剖面位于中库鲁克塔格、和硕县乌什塔拉以南的照壁山。
最初E. Norin命名的阿勒通沟组是在喀拉帖肯乌拉(Karatekenula)山脉外侧的山前和铁门托洛盖塔拉发育的一套喷发岩地层,主要是霏细角斑岩、
石英斑岩和与
砾岩、
长石砂岩、石英及绿泥石板岩互层的
火山碎屑岩。
当时与
贝义西组关系不明。1957年邓自华根据实地调查,认为E. Norin的阿勒通沟组,实际为贝义西组的相变产物,从而将这一名称摒弃,统称
贝义西组。1957—1959年朱诚顺、陈哲夫等(1981),曾将E. Norin划分的阿勒通沟组与
特瑞爱肯组合并,统称
奥吞布拉克岩系,并划分为上、下两个次级地层单位。上部以
冰碛岩为主;下部为
火山岩及
碎屑岩。1977—1979年高振家、朱诚顺等(1981)复查了上述地区,认为E.Norin所命名的“阿勒通沟组”,并不相当于贝义西组,是产于特瑞爱肯冰碛岩(杂砾岩)之下并呈假整合或不整合覆盖在
照壁山组之上的另外一套火山岩及碎屑岩沉积,建议把这一套地层,恢复使用阿勒通沟组。
高振家等测制了照壁山、辛格尔塔格、玉勒衮布拉克等地的参考剖面。通过对完整剖面的研究,高振家等(1984)重新厘定阿勒通沟组的含义为:整合于特瑞爱肯组杂砾岩(冰碛岩)之下,假整合(或不整合)于照壁山组砂岩之上。岩性以细碎屑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火山岩,中、下部常夹有海相杂砾岩(冰碛岩)及薄层碳酸盐岩或少量火山岩。
其特征之一,是在细碎屑岩中有时可见有大小不一的砾石(坠石);砂岩中有数量不等的块状冰碛泥砾岩(杂砾岩)的不稳定夹层(单层有数十到一百余米)及灰岩薄夹层或透镜体。砂岩中发育有波痕及斜层理。在部分地区,本组上部常有较多的中酸性、酸性(少量基性)火山熔岩及凝灰岩。在细碎屑岩中产丰富的微古植物,含 Trachysphaeridium cultum,T. Hyalinum,Pseudozonosphaera asperella,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A. Umishanensis等。主要特点是在西部火山岩夹层逐步增多(以上部较发育),中部地区火山岩甚少,碎屑岩中落石普遍并夹有较厚块状冰成砾岩(杂砾岩,厚度从20—130m以上)。在东部火山岩亦不多见,但常有凝灰砂岩等夹层。
本组底部与照壁山组为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触,其间常有一层块状冰成岩(杂砾岩为界),是分层的主要标志之一。顶界与特瑞爱肯组为不整合接触。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自580—1500m左右,中部较厚,向东、向西变薄,中部局部地区(柯斯坦布拉克)厚度可达2017m。
本组分布面积甚广,西起西库鲁克塔格的喀拉帖肯乌拉、西山口,向东到和硕县以南、尉犁县以东的中库鲁克塔格地区的照壁山、幸格尔塔格,以及兴地以北的柯斯坦布拉克,一直东延到东库鲁克塔格、玉勒衮布拉克一带,在南部的牙尔当山亦有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