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香
樟科樟属植物
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 T. Nees) Blume)别名山肉桂、桂树、八角等,是樟科桂属植物,一般可达到14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叶片为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革质,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2)3-6厘米,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被裂片为长圆状卵形。果实卵球形。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
历史记载
阴香始记载于清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药性与本草中记载的木兰药效相类似,阴香作为重要的药材及建筑别名出现在史籍中,直到清代才有记载,但阴香的别名较多,不排除之前以其别名出现在史籍中。如它的一个别名“桂树“很早出现在文献中,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古文献中桂树指今樟科植物肉桂,宋《证类本草》称木兰皮,这反映了木兰与肉桂非常接近,当时人们也常常会将两者混淆。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
树皮平滑,灰褐至黑褐色,内皮红色。
小枝绿或绿褐色,无毛。
叶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5-10.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片革质,上面绿色且光亮,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具有离基三出脉,中脉和侧脉在叶上面明显,下面凸起,叶柄长0.5-1.2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绿白色,花梗纤细。花序长(2-)3-6厘米,末端为3花聚伞花序,花序梗与序轴均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两面密被灰白柔毛;能育雄蕊长2.5-2.7毫米,花丝及花药背面被柔毛,退化雄蕊长约1毫米,柄长约0.7毫米,被柔毛。花期主要在秋、冬两季。
果实
果实卵圆形,长约8毫米果托高4毫米,具6齿。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
种子
阴香种子暗褐色,卵形。
分布范围
世界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
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密林、灌丛、路旁,海拔100-1400米,在中国南方海拔高达 2100 米的地方,也能发现生长踪迹。
生长习性
阴香是一种喜阳树种,一般生长在暖热湿润气候且土层较厚和盖度较大的地区,适应性较强,能在黄壤、红壤和岩溶钙质土壤中良好生长,甚至在岩溶山区等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也有分布。阴香通常喜欢与其他阔叶树种混生。果期在冬末至春季。阴香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在冬末及春季。
栽培繁殖
育苗
阴香现实生产中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宜随采随播,一般不宜超过采种后1个月。播种时,用40~60℃的温水浸泡种子,沥干后即可播种。苗圃地宜选择在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偏酸的地块。播种前,土壤进行消毒、清除草根和石块并利用阳光晒土。播种前苗床淋透水,播种后的第一周每天早晚淋水各1次,保持苗床湿润。种子出芽前晴天每天淋水2次,阴雨天可视情况面定。使用花洒淋水或喷雾,以防冲出种子和冲倒幼苗。幼苗长出2~3对真叶,苗高4~5厘米即可上袋。晴天移苗应在早、晚进行。
阴香的枝条具有再生能力,可扦插生根形成植株。为提高生根率宜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或1年生木质化程度不高的插条,以黄心土或珍珠岩为基质,选用ABT为生根剂。扦插宜在植株生长旺盛、高温多雨的6~8月进行,在有喷雾设备的苗床,也可3~5月扦插。
阴香植物组织培养采用枝条为外植体,用平放接种或斜插接种,培养基可用MS+KT、2、4-D+葡萄糖+琼脂粉培养基,可提高阴香存活率、生长速度,同时降低褐变率。
造林
造林地选择在山地、丘陵及平缓山坡地的中下部。土壤为砂壤质至中粘质、重壤质至轻壤质最佳。在栽植前两个月整好地,整地时可保留少量的阔叶树。栽植于3-4月进行。种植前将苗木淋透水,种植时全部剥袋且防止营养土破碎。
抚育管理
抚育方法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土扩穴等。结合抚育进行追肥,再覆土。造林第4年后,抚育施肥视植株生长情况确定。
病害防治
病害
炭疽病:初期出现赤褐色,周围有较宽黄色环晕的小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后期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点;
粉实病:粉实病只危害果实,果实受侵染后,先形成黄色小点,后变成浅褐色粗糙病斑,逐渐增生肿大呈瘤状,最终全果肿大,呈球形或不规则形;
藻斑病:5~6月高温潮湿气候常发生。初期叶面出现淡黄褐色针头大的病斑,随病斑扩展,中央逐渐老化,呈灰绿色或橙黄色。
病害防治方法:可通过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物理方法防治,也可通过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
樟凤蝶:主要危害叶片,可通过人工清除越冬蛹,或喷施灭幼脲悬浮剂或阿维菌素乳油防治;
樟管蓟马:吸取植物叶子汁液危害,可通过修剪减少危害或喷施鱼藤精乳剂、氰戊菊酯防治;
阴香木虱:危害嫩梢和嫩叶,可通过剪除虫枝,集中烧毁,或喷施吡虫啉、异丙威防治;
黑刺粉虱:吸取汁液,诱发煤烟病,可通过剪除密集虫害枝,或喷施吡虫啉防治;
红蜘蛛:危害后叶表面呈密集苍白小斑点,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可通过喷施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哒螨灵乳油防治。
近种区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阴香树皮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黄樟脑等。阴香性辛、微甘,温,祛风散寒,温中止痛。主治虚寒胃痛,腹泻,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疖肿毒,外伤出血。
经济价值
阴香具有良好的木材材质,木材质地较硬且具有一定的光泽,可应用于家具和建筑装饰。阴香的大多营养器官可提取用于香料工业的芳香油。
观赏价值
阴香具有呈伞形或近圆球形的浓密树冠,树形良好,目前常用于庭园绿化。近几年来,阴香在行道树种及庭园观赏树种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接受和喜爱。
生态价值
阴香的芳香含量较高的,被广泛用于香料及医药业,同时其具有强杀菌能力,可以抵抗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性,是目前预防污染和抵抗有害气体的理想树种。
参考资料
阴香.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1 18:50
目录
概述
历史记载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