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
概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即CEC 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
影响因素
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
a、土壤胶体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胶体其阳离子交换量差异较大,例如,有机胶体>蒙脱石>水化云母>高岭石>含水氧化铁
b、土壤质地越细,其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c、对于实际的土壤而言,土壤黏土矿物的SiO2/R2O3比率越高,其交换量就越大。
d、土壤溶液pH值,因为土壤胶体微粒表面的羟基(OH)的解离受介质pH值的影响,当介质pH值降低时,土壤胶体微粒表面所负电荷也减少,其阳离子交换量也降低;反之就增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土壤缓冲能力高低,也是评价土壤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测定方法
土壤阳离子的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交换剂的性质、盐溶液的浓度和pH、淋洗方法等。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用于土壤分类的土壤分析中使用经典的中性乙酸铵法或乙酸钠法。
NaOAc法是广泛应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壤交换量测定的常规方法。中性乙酸铵法是我国土壤和农化实验室所采用的常规分析方法,适于酸性和中性土壤。其方法是用中性乙酸铵溶液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铵饱和的土,再用95%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后,用水将土样洗入凯氏瓶中,加固体氧化镁蒸馏,蒸馏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的量计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氯化钡-硫酸强迫交换法。将土壤用氯化钡饱和,然后用相当于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那样浓度的氯化钡溶液平衡土壤,继而用硫酸溶液交换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测定交换反应前后的硫酸含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硫酸消耗量,进而计算出阳离子交换量。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意义
1、土壤是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换的重要场所,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带点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土壤的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能又使它成为重金属类污染物的主要归属。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对于研究污染物的坏境行为有重大意义,它能调节土壤溶液的浓度,保证土壤溶液成分的多样性,因而保证了土壤溶液的“生理平衡”,同时还可以保持养分免于被雨水淋失。 
2、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6:27
目录
概述
概念
影响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