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
山东省滨州市辖县
阳信县,山东省滨州市辖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北黄泛平原,徒骇河马颊河下游,德惠新河东岸。东靠沾化区滨城区,南接惠民县,西临商河县乐陵市,北连无棣县庆云县,总面积79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总人口415427人。截至2023年6月,阳信县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信城街道阳城六路567号。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境内聚居人群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少昊时,为爽鸠氏地。
尧、舜、夏、商,为季荝氏、逢伯陵氏、蒲姑氏地。
周,属齐国地。
秦,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皆为厌次县地。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建阳信县,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治所信阳城(址在今无棣县信阳镇)。
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延康元年(220年),改属乐陵郡。曹魏时沿之。
晋,属冀州乐陵郡(国)。
南北朝,属冀州乐陵郡。南朝宋时,属冀州乐陵郡。北魏孝明帝于熙平二年(517年),并瀛冀二州为沧州,不久改为郡,阳信县属沧州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撤厌次县,其地划归阳信县,改属乐陵郡。
隋,属渤海郡。隋文帝废乐陵郡于马岭城置渤海郡,阳信为附郭。开皇六年(586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棣州为沧州。大业八年(612年),废沧州复置渤海郡。阳信县均随改属。
唐,属河北道棣州。武德元年(618年),改渤海郡为沧州,阳信县属沧州。武德四年(621年),从沧州12个县中析阳信等4个县设棣州。武德八年(625年),撤棣州,阳信县复归沧州。贞观八年(634年),阳信县改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3年),于厌次复置棣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棣州为乐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乐安郡复改棣州,阳信县随之改属。
五代,属棣州。
北宋,属河北东路棣州。
金,属山东东路棣州。
元,属中书省济南路棣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忽必烈入主中原,阳信县随棣州属中书省济南路。
明,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改乐安州为武定州,阳信县随属之。
清初,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雍正八年(1730年),武定州直属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布政使司改为省,州升为府,阳信县属山东省武定府。
中华民国初期,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武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属鲁北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始建抗日民主政府,属冀鲁边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冀鲁边区改为渤海行政区,阳信县属第三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渤海行政区下辖6个专区合并为4个,阳信县属第四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渤海区第四专区改称垦利专区,阳信县属垦利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垦利专区。
1950年5月,改属惠民专区。
1958年9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同年12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属淄博专区。
1961年,撤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同年10月,复置阳信县,属惠民专区。
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随属滨州地区。
2000年1月,撤滨州地区设滨州市,阳信县随属。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阳信县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信城街道阳城六路56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北黄泛平原,徒骇河马颊河下游,德惠新河东岸。东靠滨州市沾化区滨城区,南接惠民县,西临济南市商河县、德州市乐陵市,北连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介于北纬37°26′~37°43′,东经117°15′~117°52′之间。东西长53.14千米,南北宽29.02千米,总面积793平方千米。
地质
阳信县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下坳部分,接近渤海凹陷中心。自白垩纪末期,受泰山、燕山、太行山高地隆起影响,随着大断裂发生,平原部分相对下降,渤海凹陷初见规模。到第三纪中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平原继续缓慢下沉,沉降到海平面以下。嗣后,以黄河为主的长期泛滥冲积,形成现在基本形势。第四系沉积厚约300米左右,沉积为黄土及未固结的砂、泥岩。其下为新生界下第三系沉积为主洼陷,谓之阳信洼陷。洼陷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的一个次级洼陷。北部紧邻无棣凸起,南接林樊隆起构造,东与东营凹陷毗邻。洼陷构造形态为一典型北断南超箕状式洼陷,即洼陷北部深,向南逐渐变浅。在县城下面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弧形基岩深大断裂。上第三系厚约1000米左右,为河流相砂泥岩沉积。下第三系厚约4500米左右,属湖相沉积泥岩及砂岩。洼陷基底为太古生界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局部残留下古生界。在第三纪时期,商店地区发育有较大规模岩浆活动,该地区在地质史上为一地震活动区。
地形地貌
阳信县地貌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缓岗、微坡平地、浅平洼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其中,缓岗海拔在8~10米之间,面积约占县域面积24%;微坡平地海拔7~8米之间,占县境面积56%;浅平洼地,低于周围1~2米,海拔6~7米,分布在微坡平地之中,占县境面积20%,涝年易涝,旱年泛碱。
气候
2022年,阳信县年平均气温13.7℃,气温各季均偏高。冬季暖冬气候明显,春季升温迅速,气温起伏大,夏季高温日数多,伏天高温高湿;秋季秋高气爽,气候适宜。年降水量1000.5毫米,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冬春降水稀少,入春麦田略有旱情,夏季降水异常偏多,暴雨天气频繁发生,秋季降水主要集中于10月上旬,土壤墒情普遍偏好。年日照时数2519.7小时,较常年偏多9.0小时。
水文
阳信县境内河流已形成较完整排灌体系。主要排涝河道为县境南部钩盘河、北部白杨河。两河横贯县境东西,东流入海。灌溉河道主要是幸福河(二干)与县境西部一干,两条引黄干渠纵穿县境南北,从惠民县引黄河水入境,再由温水线干渠将黄河水引向县境东部与西部。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阳信县主要水资源来源是过境客水引黄,德惠新河入境客水1.40亿立方米,商东河入境客水可利用量为200万立方米,其他河有白杨河、钩盘河、青坡干等拦蓄部分自降径流为220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阳信县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阳信县城及其周围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鹑鸽李乡的八里泊一带,埋深2500~3500米,因埋藏较深不易开采,是一项潜在资源。
土地资源
阳信县土地总面积7.9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67万公顷,尚待开发土地8046.67公顷。县境土地平坦,土层深厚,适作性强,开发潜力大。
生物资源
阳信县境内木本植物共47科71属114种。主要树种有柳树、杨树、毛白杨、白榆、白蜡、刺槐、臭椿、国槐、泡桐、法桐、苦楝、梨、苹果、桃、杏、枣、葡萄、桑、枸杞、香椿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紫穗槐、柽柳等。境内有国家及省重点调查陆生野生动物41种。其中,鸟类36种,兽类2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种。非重点调查鸟类138种、兽类22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9种。
人口
截至2022年末,阳信县常住人口41.59万人,总人口446141人。2022年阳信县人口出生率6.53‰,人口死亡率6.22‰,人口自然增长率0.31‰。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总人口41542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03‰,人口死亡率7.17‰,人口自然增长率-1.14‰。
经济
综述
2022年,阳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2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09.20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7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15.8:40.0:44.1。人均生产总值65967元。
2023年,阳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1.27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14.8:40.2:45.0。人均生产总值70545元。
2023年,阳信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10.0%。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2:48.9:50.0。重点投资领域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6%,投资占比31.1%,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6.3%,投资占比48.9%;“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0.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
2023年,阳信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10.18亿元,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02亿元,同比增长4.1%。
第一产业
2023年,阳信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02.74万亩,单产439.47公斤/亩,总产量45.15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0.3%、1.8%、2.2%。其中夏粮总产量25.15万吨,增长1.8%,单产447.72公斤/亩,增长1.4%;秋粮总产量20.00万吨,增长2.7%,单产429.51公斤/亩,增长2.4%。蔬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蔬菜总产量21.89万吨,增长8.3%。猪牛羊禽肉产量13.3万吨,增长5.1%。水果产量21.98万吨,增长6%。水产品总产量2.01万吨,增长8.2%。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生猪存栏11.23万头,同比下降19.77%,牛年末存栏18.23万头,同比下降15.80%,羊年末存栏23.73万只,同比下降18.49%,禽年末存栏526.28万只,同比增长2.78%,牛奶产量800吨,与去年持平。
2023年,阳信县渔业产值为4.16亿元,较去年增长4%;水产品产量2.01万吨,较去年增长8.2%。累计服务养殖对象30家次。
第二产业
2023年,阳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59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4家,过50亿元的企业4家(独立法人企业),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较去年增加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3.07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8.76亿元,同比增长36.4%;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4.31亿元,同比增长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其中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5.9%;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8.45亿元,同比增长5.2%;利润25.95亿元,同比增长70.4%。
2023年,阳信县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56亿元,同比增长7.6%。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5.2%。
第三产业
2023年,阳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72.75亿元,同比增长12.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9.14亿元,同比增长12.3%。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0.66亿元,同比增长29.8%,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81.23亿元,同比增长8.7%。
2023年,阳信县商品零售额83.09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0.4%,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数据看:涉及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吃、穿类商品增长稳定,全年消费3.6亿元,同比增长17.6%;全年实现餐费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39.9%。
2023年,阳信县实现进出口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出口48.1亿元,增长63.9%。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11.6%,牛肉进口额增长10.9%。从对外贸易主体看,有外贸实绩企业79家。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本外币合计存款余额275.53亿元,较年初增加33.19亿元,较年初增长13.6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15.35亿元,较年初增长21.46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本外币合计贷款余额246.60亿元,较年初增加20.46亿元,较年初增长9.05%。
2023年,阳信县共有16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其中财险单位9家,寿险单位7家。全年保费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10.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1.9%;人身险保费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3.62%。全年支付赔款与给付2.43亿元,同比增长23.89%,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1.77亿元,同比增长24.89%。人身险赔款与给付0.66亿元,同比增长21.27%。
交通运输
205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省道大济路,德龙烟铁路、滨德高速公路穿过阳信县。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48千米,其中国道36.56千米,省道75.96千米,县级公路213.14千米,乡级公路348.50千米,村级公路1173.91千米。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营运客、货车辆合计7353辆,其中营运货车7156辆,公交车辆197辆,全部实行公交一卡通,运营线路22条,通达里程862.5万千米。全县329个行政村中,已实现329个通达任务,覆盖率达100%,实现了133个省定贫困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达成“村村通”的民生目标。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阳信县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3.19%(错年统计),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5和0.7个百分点;有研发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77.07%,列全市第2位。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4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3.06%。筹建2家滨州市技术创新中心(占全市一半);备案(培育)1家滨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筹建1家滨州市重点实验室。分别立项3个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个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和1个省级外国人才项目。为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6.9亿元;争取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项目2个。登记科技成果5项,新增市级科技特派员4名。科技领域共争取省市级奖补资金1787.81万元;县级拨付配套奖补资金323.39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有高中6处,在校学生8572人;初中20处,在校学生16520人;普通小学33处,在校生34883人;年末幼儿园135处,在园幼儿学生数12304人;年末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学生38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5933人,其中专任教师5405人。
文化事业
2023年,阳信县加快全县329个农家书屋提档升级,高质量建设1个城市书房、5个乡村书房和2个农家书屋示范点,完成1个文化建设样板镇(洋湖乡)和3个样板村(信城街道九龙湖社区、翟王镇穆家村、温店镇红星村)建设。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1405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509场。组织举办“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2023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阳信县劳店镇乡村村晚、山东省文联志愿服务团“送欢笑下基层”曲艺专场、“大地欢歌”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滨州味道香飘世界”滨州手造精品展示等高质量、高规格大型文化活动。累计开展广场舞展演、锣鼓秧歌展演、全民阅读、乡村阅读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常态化开展戏曲、农民画、广场舞、声乐、古筝、鼓子秧歌等10余类公益培训100余期。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阳信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410个,村卫生室317个,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健康执法大队1个、民营医院13个、诊所55个、其他医疗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2336人,执业助理医师903人,注册护士1104人,实有床位2314张,其中医院1399张,卫生院74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0张,其他机构74张。
体育事业
2023年,阳信县参加各类体育比赛32次,参赛人数达2500人次,获市级奖牌295枚(金牌135枚、银牌58枚、铜牌102枚)。全县共有运动场所1439处,其中篮球场所462处、田径场所76处、门球场所9处、训练房10处、健身路径882处。
社会保障
2023年,阳信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7万人(含离退休人员1.59万人),比去年净增0.2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25万人(含享受待遇人员8.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16亿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总额1960.83万元,共为102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58.78万元。年末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12万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22544万元,支出1923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8.25万人,征缴基金39556万元,支出医疗保险基金37314万元。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最低标准分别由580元、320元提高至610元、350元。在全县升级打造了33个市级标杆型、63个标准型、87个基础型医保工作站。全年业务办件量高达70648件,其中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备案7047人次,城镇职工异地就医备案2466人次。全年追回医保基金本金223.01万元,收取违约金10.94万元,行政罚款106.53万元。
2023年,阳信县发放定期定量抚恤和生活补助金共计3438.12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救助474人次,发放医疗补助金与门诊费76.41万元;缴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52.45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566.32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家庭优待金121.77万元。累计发放优抚资金共计4255.07万元,各项优抚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政策严格落实到位。
历史文化
非遗
截至2020年,阳信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个。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山东省阳信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流传在阳信县洋湖乡、温店乡镇、流坡坞、劳店乡以及附近周边县。以伞、鼓、棒、花(女角)为主要角色,舞蹈全过程基本上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
2011年5月23日,秧歌(阳信鼓子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2。
方言
阳信方言是阳信县的汉语方言,从汉语官话方言分区来看,属北方方言中冀鲁官话,从山东方言分区来看,属于西区西齐片,从滨州方言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来看,阳信方言属于河北区。阳信县地形呈东西扁长状,大致可分为中部、南部、西北部3个不同方言区。中部以县城为代表。南部商店、翟王、洋湖等乡镇,成带状与惠民城方言相近;西北部(温店北部)与乐陵接壤,受其影响,又成一方言岛。南部、西部与中部相比,各有特点,其主要区别是:南部,阳平与去声读音更接近一致,外地人初听以为降调字特别多,尤其阳平字作句尾时,降调更明显;西北部,把普通话里[s][ȿ]均读作[s]。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阳信鸭梨
阳信鸭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阳信鸭梨,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阳信鸭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阳信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阳信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1月,阳信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2月,阳信县入选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
2022年6月,阳信县入选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3年2月,阳信县入选全国科普示范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5: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