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树天牛指的是为害各种
阔叶树种的
鞘翅目(Coleoptera)
天牛科(Cerambycidae)
昆虫的总称。种类甚多。
简介
成虫取食各自寄主树木的叶片和小枝嫩皮,
幼虫蛀食寄主主干的韧皮和木质部分,使树木的生长和材质均遭受严重损害而易遭风折朽败,常对人工林和
行道树造成重大损失。
防治
主要的措施包括选育抗性树种,加强林地水肥管理,保证林木生长健旺,营造各种混交林,保护和招引
啄木鸟及其他天敌,及时清除虫害木,避免天牛的大量发生等。局部发生时,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立即清除严重被害木,就地剥皮,置阳光下曝晒数周后利用。树干上只有少数幼虫时,可用磷化锌毒签插入虫孔毒杀,也可在幼虫为害初期在虫孔处局部喷洒杀螟松、
氧化乐果等
杀虫剂。对青杨天牛,可在幼虫期繁殖释放天敌肿腿蜂和蛀姬蜂,并随时注意捕杀成虫。
种类及习性
在中国分布的种类主要有:
光肩星天牛
①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成虫体长17~39毫米,体阔 5.5~12毫米。黑色略带
金属光泽。触角第 1节端部膨大,第2节最小,第3节最长,自第3节起,基部呈灰蓝色。雌虫触角为体长的1.3倍,末节末端为灰白色;雄虫者为体长的 2.5倍,末节末端为黑色。前胸两侧有大形刺突,鞘翅基部光滑,每一鞘翅上有大小不同的、由白色绒毛组成的斑纹约20个。卵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略弯曲,长5.5~7毫米。老熟幼虫黄白色,长约50毫米,头部褐色,一半缩入胸腔内,前胸大而长,背板后半部色较深,呈凸字形。蛹乳白色至黄白色,体长30~37毫米(见图)。分布于
中国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陕西、山西、甘肃、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尤以华北和华东等地为害最甚。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大部分为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及各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3~24天。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1周左右咬开直径为10毫米的圆形羽化孔外出,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飞出盛期,10月上旬仍有个别成虫活动。活动范围不大,寿命约两个月,多在晴天中午时分,在树干上咬椭圆形刻槽,产卵于刻槽上部的韧皮和木质部间。每雌产卵平均32粒左右。有卵刻槽处逐渐变色腐败,幼虫孵化后即在其内取食,直至被害处宽约3.8平方厘米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初横向、后向上作隧道(最长可达15厘米,平均长 9.6厘米),作为幼虫栖居场所,取食则在韧皮部内进行。幼虫老熟后在隧道末端作蛹室化蛹。最喜侵害
杨树(毛白杨除外)、
柳树、
槭树等树种。入侵的卵和幼虫在生长旺盛的树木上,死亡率高,被害轻,反之则被害重。
黄斑星天牛
②
黄斑星天牛(A.nobilis)。 成虫形态和光肩星天牛十分相似,但鞘翅呈古铜色光泽,每个鞘翅仅有15个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绒毛组成的斑纹,以鞘翅中部的几个较大。分布于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为害杨树、旱柳等。在陕西 2年发生1代。第1年以卵和卵内幼虫越冬。第 2年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内越冬。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羽化,飞翔力不强,一次最远只能飞40米。树木径级越大,受害越重。
星天牛
③星天牛(A.chinensis)。 是中国最常见的天牛。成虫形态也和光肩星天牛相似,但鞘翅基部具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突起,是其与光肩星天牛最主要的区别。分布于中国大部:北起吉林、西至甘肃、南迄广东、东至沿海台湾等省,尤以中国的南部和东南部受害为重;日本、朝鲜和缅甸也有分布。为害杨树、柳树、
榆树甚烈,也为害
刺槐、
栎、
木麻黄、
乌桕、
楝树、
红花天料木等树种。在浙江南部及其以南1年1代, 偏北的局部地区3年2代或2年1代。以幼虫在寄主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底6月初为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产卵前期13~18天。卵多产于干基部分或主侧枝的下部,刻槽呈“ T”形或“Λ”形。幼虫孵化后蛀食韧皮部, 1个月后蛀入木质部,虫道向上,蛀道加宽,并有向外连通、开口于树皮外的通气孔,冬初幼虫转而向下蛀食,并在其中越冬。
云斑白条天牛
⑤
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成虫体长32~65毫米,阔 9~20毫米。是中国产天牛中较大的一种。体黑褐至黑色,密被灰白色至灰褐色绒毛。雄虫触角超过体长1/3,雌虫者略长于体,每节下沿都有许多细齿,雄虫从第 3节起,每节的内端角并不特别膨大或突出。
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肾形白色或浅黄色毛斑,小盾片被白毛。鞘翅上具不规则的白色或浅黄色绒毛组成的云片状斑纹,一般列成2~3纵行,以外面一行数量居多,并延至翅端部。鞘翅基部 1/4处有大小不等的瘤状颗粒,肩刺大而尖端微指向后上方。翅端略向内斜切,内端角短刺状。身体两侧由复眼后方至腹部末节有一条由白色绒毛组成的纵带。卵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长6~10毫米。幼虫粗肥多皱,淡黄白色,体长70~80毫米,前胸硬皮板淡棕色,略呈方形,并有大小不一的褐色颗粒,前方近中线处有两个黄白色小点,小点上各有一根刚毛。蛹淡黄白色,头部和胸部背面有稀疏的棕色刚毛,腹末锥状,尖端斜向后上方。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山东、陕西等省(自治区)。越南、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分布。在贵州2年发生1代,跨3年。以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内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飞出,5月成虫大量出现。雌虫喜在直径10~20厘米的主干上产卵,刻槽圆形,大小如指头,中央有一小孔,每雌可产卵40粒左右,初孵幼虫蛀食韧皮部,受害处变黑胀裂,排出树液和虫粪,约一月左右蛀入木质部为害,虫道长250毫米左右。第1年以幼虫越冬,次年继续为害。至8月中旬化蛹,9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即在蛹室内越冬。
桑粒肩天牛
④
桑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 又名桑天牛。成虫体长26~51毫米,体阔 8~16毫米。体黑色,密被青棕色至棕黄色绒毛,鞘翅中缝及侧缘、端缘通常有一条青灰色狭边。触角雌虫较体略长,雄虫超出体长 2、3节,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呈灰白色。前胸背板前后横沟之间有不规则的横皱。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翅端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出。卵长椭圆形,长5~7毫米,略弯曲,黄白色。幼虫圆筒形,长45~60毫米,乳白色,前胸最大,背板后半部密生赤褐色颗粒状小点,向前伸展成了对尖叶状纹。蛹纺锤形,长约50毫米,黄白色。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地区以及日本、朝鲜、越南、缅甸、印度。严重为害
苹果、
海棠等多种果树,也害刺槐、
枫杨等。在广东1年1代,江浙一带2年1代,以1、2年生幼虫在被害处越冬。成虫出现期始于6月初,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虫孔高峰期,8月中旬以后大部死亡。喜在夜间产卵,卵多产于直径 5~35毫米的枝干上,以10~15毫米为最常见。产卵刻槽呈“ U”字形。幼虫孵化后不久即向下蛀食,逐步深入心材,每隔一定距离咬一圆形排粪孔,孔间距离依幼虫大小及植物种类而不同,由数十毫米至数百毫米不等,蛀道全长可达 915~2141毫米,排粪孔可有15~19个不等。化蛹于蛀道内的蛹室中,羽化孔圆形,直径14毫米左右。
橙斑白条天牛
⑥
橙斑白条天牛(B.davidis)。 成虫体长51~70毫米,黑褐至黑色,被灰色绒毛。触角第3节及其以后各节为棕红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橙红色的肾形斑。鞘翅上有7~11个橙色斑,其中第4斑中缝。卵肾形,长约6.8毫米,幼虫体长70~110毫米,乳白色。蛹白色渐变为灰黑色, 体长60~70毫米。 分布于中国的陕西、河南、浙江、 江西、湖南、 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也见于越南、老挝等国。为害
油桐、栎及苹果等。在湖南3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成虫于5~6月间飞出,经补充营养后在树干根颈部咬一扁圆形刻槽,产卵其中。幼虫在韧皮部蛀食,虫道不规则,并逐渐深入木质部为害。被害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枯死。
青杨天牛
⑦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山杨天牛,杨枝天牛。成虫体长9~14毫米,体宽2.5~3.5毫米。体窄长,基色黑,密被淡黄色绒毛并混有黑灰色长竖毛。前胸背板中区两侧各有一条淡黄或金黄色纵条纹。每个鞘翅有4或5个黄色绒毛圆斑,雄虫的不甚明显。触角自第3节起各节大部分被灰色绒毛,端部黑色。卵长2.4毫米左右,白色。幼虫黄白色,老熟时体长10~1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黄褐色。体背有一条明显的中线。蛹长11~15毫米,乳白色渐变为褐色,腹部背中线明显。分布于中国的
黑龙江、
辽宁、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内蒙古、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等省(自治区)。
苏联的
西伯利亚和
高加索、
朝鲜、
欧洲、
北非南部等地也有分布。为害毛白杨、银白杨、加杨等各种杨树。时常加害2、3年生苗木和幼树的主梢,在苗圃和幼林中易造成重大损失。每年发生 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北京 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在2、3年生幼树主干或大树侧枝上作刻槽产卵,刻槽呈马蹄形,卵期约10天,幼虫孵化后蛀食韧皮部,10天以后逐渐蛀入枝干的髓心,被害部分组织增生肿大,逐步形成直径15~20毫米椭圆形肿瘤。10月间幼虫先后老熟,在蛀道内越冬。
此外
杨红颈天牛(Aromia moschata orientalis)在内蒙古,锈斑楔天牛(Saperda balsamifera)在青海,
山杨楔天牛(S.carcharias)在黑龙江为害杨树;
瘤胸天牛(Aristobia hispida)为害黄檀属植物,花椒天牛(Clytus validus)为害花椒,吉安筒天牛 (Oberea jiana)为害樟树,
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为害核桃楸,均可造成一定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