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夏,哈尔滨市文管站在进行
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若干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
古生物化石,并在随后的试掘中出土一批
猛犸象、
披毛犀、
野牛等古
动物化石。又采集到石制品二件、人类头骨化石残片一块。证实了
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有古人类活动。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出自亚砂土层下部、粉砂层上部。遗址出土石制品9件,动物化石2500余件及
骨器、
烧骨和粪便化石若干,并发现古营地遗迹2处。
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发掘,共出土标本300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使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经
考古发掘,出土
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石制品9件,有
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为人工打击而成;人工打击的碎骨43件,
骨器7件;还出土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40米,分别用300和500多块兽骨,包括
披毛犀、
大角鹿、野牛、野马的头骨和肢骨垒砌而成;还发现
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经
碳-14测定,这些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这里活动的早期先民,已能构筑营地,并猎捕大批野兽,说明狩猎技术有了进步。
1982年6月发现,共发掘出土珍贵标本1200余件。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
更新世晚期
顾乡屯组披毛犀
猛犸象群,计有36个属种。出土相当数量带有人工打击和刻划痕迹的兽骨片,该营地为东西向,直径3.5米,偏北处有一豁门,墙高度50—60公分,基宽50公分,还发现全墙上下古人用兽骨堆成的弧状带遗迹。经
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为22370±300年前,相当于考古学上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头骨化石残片属于
晚期智人,被命名为“哈尔滨人”。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在“黑土地”时代较早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说明了,在哈尔滨地区早在两万多年前就有了人类史。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东北地区
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补充,也为研究哈尔滨地区古代地理环境、古代气候提供了新资料。 1986年,经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