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
四川省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阆(làng)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水中路33号,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称号。
历史沿革
阆中早期居民为賨人东汉应劭(shào)在《风俗通》里《文选·蜀都赋》引注明确记载:“阆中渝水,賨人居左右,锐气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令乐府习之。”
阆中商周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
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
东晋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西魏阆中为隆州盘龙郡治。
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
仍名阆中,为隆州治。五代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
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17年。顺治时期,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
民国元年(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
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
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
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
2012年6月,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水中路33号,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300千米。阆中古城景区总面积4.59平方千米,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阆中古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一4.6℃。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
主要景点
阆中古城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古城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阆中古城内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上千座的民居院落,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
文化活动
历史文化
阆中古城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得名,乃阆中渝水(即嘉陵江古称)之地。”华胥是伏羲的母亲,伏羲的母亲在阆中,由是阆中与甘肃成纪、河南陈州就构成了伏羲文化的链条。
阆中古城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巴国的最后一个国都定于阆。还可以从“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
阆中古城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
阆中古城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214—221年),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
阆中古城科举文化底蕴深厚。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坐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清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
阆中古城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他创造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学说。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东汉末年的周群、周舒、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也是阆中人;东汉的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文成山”的“元台”观测天象,后来“飞升”于此。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后来同葬于阆中的天宫院,在当地留下了许多传说。
阆中古城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构成了阆中多元文化中一道风景线。伊斯兰教的圣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云台观、吕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永安寺、五龙庙、圆觉寺、千佛寺、长青寺、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阆中古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太平牛灯,风情万种的剪纸、川北皮影,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阆中傩戏,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抑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
阆中古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全县共有19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红军500余人。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籍红军战士共7500多人,其中红军女战士200多人。仍留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
特产
阆中白糖蒸馍是清代乾隆时,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的一种名小食。1912年,获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1990年,获评四川省级名小吃。保宁白糖蒸馍在适当气温下用自然培植酵素,既保持了面的清香,又因发酵而自发产生了纯正曲香。生产出来的蒸馍,色白如银,酥散绵软,鲜香回甜。过去加桂花计,还有淡淡桂花香味。熟食:香甜绵软,久嚼不粘;冷食:酥散甜爽。
保宁白糖蒸馍耐贮耐运,久存不坏。
阆中保宁压酒,又名陈年压酒。由城郊沙溪场兰家独家相传,据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挽住征衣为褶尘,阆中斋酿绝芳醇。”《阆中作二首》,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对阆中美酒的赞誉。
保宁醋始于936年,是中国四大名醋中的药醋,四川麸醋的鼻祖。保宁醋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麸醋经典工艺和现代科技,经42道工序精酿而成。1985年保宁醋进入中南海,成为国宴调味用品。随着川菜厨师的广泛应用,推动川菜得以传播四海。
张飞牛肉产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具有浓厚的回民风味的特产。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民国时期在成都“劝业会”上曾被评为“上等食品”,亦曾在40年代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恰好和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所获荣誉
2010年2月阆中市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
2013年9月,阆中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3年4月,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入围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拟支持项目。
旅游信息
景区门票
阆中古城一票通成人票:120元/人
阆中古城一票通半价票:60元/人(儿童、老人、学生)
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40元/人
开放时间
全年(冬令时)08:30一18:00;全年(夏令时)08:30一18:30
交通指引
阆中市内乘坐2路、6路、7路、8路公交车可达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1 20: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