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cóng)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又称寅(yín)人、
板楯蛮。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载:“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其人,口岁出钱四十,巴(地)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盘瓠之后裔的武溪蛮虽纳賨赋,却不称賨人”(汪玉祥《賨人与賨国》)。古书中记载,该民族勇猛彪悍,且善歌舞。
历史由来
商朝建制“巴方”,治地“城坝”,称“蛇种”巴人。西周建成“賨国”治地“城坝”,称“巴”(蛇巴)。
商末,蛇巴(賨人)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直到东晋末(420年),渠江流域受到僚人冲击,宕渠文明废毁,賨人四散逃亡。“賨人”名号前后历时700年左右。
“板楯蛮”人最初以渔猎为生,但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艰苦,巴人形成了勇猛剽悍的民风。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由于纣王多次征讨“板楯蛮”人,“板楯蛮”人纷纷加入武王的伐纣大军,充当前锋,冲锋陷阵。由于“板楯蛮”人的贡献,周武王分封71个诸侯国(子国),巴氏一族被分封为“巴子国”,简称巴国。
春秋战国时期,巴国政治军事实力膨胀,但仍处于奴隶制社会。东有楚国,北有强秦,西有蜀国,巴国夹在其中生存环境恶劣。公元前317年,秦国灭掉巴国,巴国宣告灭亡。
秦汉之世,这支被称作“賨人”的族群异常活跃,较多地参与了中原汉民族的历史演绎,故有不少文字记载。东汉时,賨人多次东征西讨,他们以长戈、木盾为武器,骁勇善战,号为“神兵”。朝廷官吏以其外形特别,以“板楯蛮”称呼,形象直观明了。
民族来历
賨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后汉时,“賨”即有明确说法。《说文解字》释賨:“南蛮赋也”,而释蛮:“南蛮,蛇种”。《广雅·疏正》賨作賩。向朝廷纳赋称为“賨”的这个民族,当时中原谓之“南蛮”“板楯蛮”。蛇种南蛮就是“蛇巴”。就是说,賨人本为巴人,即所谓“蛇种”巴人。
賨人参加了武王伐纣。所谓“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刘邦募賨人定三秦,见“巴渝舞”而喜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这应当是世代相传的说法。表明賨人的史迹相当古远。刘邦将“巴渝舞”引入宫廷,十分有名,传之久远。司马相如所谓:“《巴渝》《宋》《蔡》,金鼓迭起,洞心骇耳。”
巴地除有两支很有影响的巴人外,也是民族杂居共处的地方。两个版本《蜀都赋》分别写到:“东有巴賨,绵亘百濮”;“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射杀白虎的巴蛇之巴,《后汉书》记载始于秦昭襄王时,就是以“板楯蛮”称呼的。《华阳国志·巴志》:“长老言,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卢城。”所谓“蛇巴”,是以巴为图腾的原住民,他们处在
大巴山及
渠江、
嘉陵江两河流域,倚仗天然屏障的保护,很少受到外族入侵,是一支独立发展的族群。汉代叫“
白虎复夷”,又叫“板楯蛮”,两晋时也有叫“
弜头虎子”的。
《
舆地纪胜》记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这里所说的“巴西宕渠”(东汉末为巴西郡宕渠县),即上古时生活在华蓥山西侧的一支重要民族——板楯蛮,又称賨人。他们崇拜蛇,故亦称“蛇巴”。他们在渠江流域生活了三千年。
“板楯蛮”是他们最早的称呼,最迟可以上溯到
殷商时期。其来源是其作战时,手持弓弩,以木板为楯(即木制盾牌,以土漆制过,质地坚韧,又称彭排)进行攻击与防御。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说:“余按楯,音食尹翻,……板楯蛮以木板为楯,故名。”
“賨人”“賨民”是
秦汉时对他们的称呼。古文献中,最早提及“賨”这个名称的是西汉扬雄《
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东汉许慎《
说文》说:“賨,南蛮赋也。”賨是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所缴的税赋,税钱称为賨钱。《晋书·李特载记》说:“巴人称寅为赋,因谓之賨人焉。”
《说文解字》:“賨:南蛮赋也”;而“蛮:南蛮,蛇种”。《广雅疏证·释诂》賨作“賩”,训义赋税,与賨字义相同,本义表示财货。以麻布为赋物称作“賨布”,纳税的钱币称作“賨钱”。《晋书·李特载记》引《晋中兴书》:“巴人呼赋为賨,遂因名焉。”汉世称夷人皆曰“蛮”。东汉许慎明确指出,以賨纳赋之人为“蛇种南蛮”,与武陵南蛮相区别。称赋税为賨的这支巴人就被称为“賨人”了。
在秦汉以前,賨人的居住比较集中,后来出土的船棺葬、各种特殊形制与纹饰的青铜器,彰显出他们鲜明的文化特点。秦汉以后,在原賨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区呈现出“巴夷”(即廪君蛮)与“賨民”杂居的局面。
民族特点
《舆地纪胜》卷162记:“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从发掘出来的巴渠上古墓葬中来看,每墓都有
青铜兵器,包括剑、矛、饯、莆簇、宵顶、带钩等。兵器上的虎纹造型十分逼真。它表明了賨人的勇猛强悍,崇尚武力,同时也反映了賨人出色的
冶铸技术。
賨人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善跳
巴渝舞。歌舞时,数人敲铜鼓,男男女女手拉着手一边唱着歌,一边跳舞。跳到高潮时,铜鼓激越,人们劲歌。舞者手执“牟弩”,步伐整齐有力,作出向敌人进军的模样。这时,舞蹈已经变成战斗的演练了。
巴渝舞
汉高祖刘邦曾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他们的舞蹈,因为賨人生活于巴郡渝水一带,所以就称此种舞蹈为巴渝舞。巴渝舞传入宫廷后,成为宫廷舞蹈,用来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汉代著名杂舞。表演时,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战歌,乐舞交作,边歌边舞,舞者有36人,是群舞。由于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汉哀帝罢乐府后,对巴渝鼓员36人仍认为不可罢,交由大乐领属,将它列入雅乐舞蹈的系统。其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发展到魏晋,已完全变成庙堂祭祀性质的舞蹈。巴渝舞在我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东汉的
应劭(shào)在《
风俗通》里《文选·蜀都赋》引注明确记载:“阆中有渝水,賨人居左右,锐气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令乐府习之。”
东晋末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
北魏的
郦道元《水经注》里道:宕渠“县以延熙中分巴(西)立宕渠郡,盖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汉祖入关,从定三秦,其人勇健好歌舞,高祖爱习之,今《
巴渝舞》是也”。
賨人历史悠久,以“巴人”“巴渝舞”见著于世。我们讲“賨人文化”,也是巴文化一定区间的文化现象;达州巴文化涵盖了賨文化,学科定位没问题。当然,打造“巴文化高地”应当立足学术,尽精微方可致广大,服务现实,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历史
二万年到一万年前,达州市境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石制砍砸器、石锛(bēn)、石斧、骨针、陶网坠及陶纺轮等出土遗物,为当时人类留下的生产、生活器物。一万年到四五万年前,已有原始村落,人们始聚居开发。秦汉时期,“蛇巴”以麻布缴赋,谓赋为賨。賨人由此得名。商朝建制“巴方”,治地“城坝”,称“蛇种”巴人。西周建成“賨国”治地“城坝”,称“巴”(蛇巴)。规定:“夷人岁出賨钱四十,谓之賨人”。从那时起,这一带的人被称为“賨人”。
賨人应属于羌族一支,在古代又属于
巴族。中国古代巴族的一支,板楯蛮的又一称谓。巴人呼赋为賨,故当时称之为賨人。賨人主要分布在
巴郡阆中(今属四川)和宕渠(今渠县东北)一带,沿渝水(今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居住。从事农业,长于狩猎,俗喜歌舞,敬信巫觋。部落首领有王、侯、邑君、邑长之分。又因作战以木板为盾,故又称“板楯蛮”;晋世又有“弜头虎子”之号。
秦至
西汉时期,賨人主要居住、活动在今四川省渠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及陕西东南部、长江中上游(今巫山、云阳、忠县、丰都、宜宾、泸州等)地区。賨人民风质朴,父子同讳,夫妻同名。女人头发盘于头顶,向后下垂;三寸竹筒,斜穿过耳,富人还以珠珰装饰。她们穿“横布二幅,穿中贯其首”的统裙。男子左衽(右臂外露),披着长发,打着赤脚,便于打仗与从事生产劳作。
賨人洞穴遗迹
賨人是生活在渠江流域长达3000多年的一支少数民族。渠江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全长720公里,有两个源头,东源州河出自川陕两省边界大巴山西南麓,北源巴河出自川陕两省边界
米仓山南麓,在
渠县三汇镇汇合后,称为渠江。在中国古代,大多的民族择江水、湖泊而栖,渠江在一定意义上是賨人的母亲河。
曾经有人说,賨人是巴人的一支。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准确。賨人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传说,讲的是在
秦昭襄王时期,秦人募集賨人射杀白虎的故事。文献中记载,当时巴蜀地区白虎作乱,賨人用弩射杀白虎,显得十分积极。
关于賨国
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300年左右),以宕渠流域城坝为中心,建立了賨人部落联盟上层七姓大族酋长国——賨邦国。
《华阳国志》载:“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即此。古賨国,辖今四川省达州市、广安市、巴中市与营山、蓬安、旺苍、城口等县及陕南、鄂西南部分境地。
参考资料:华西都市报
图片摘自: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