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煮饼是一种
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正宗闻喜煮饼大多产于
山西省
运城市
闻喜县,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
糕点绝产”之美称。在
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
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闻喜煮饼形似
圆月,由于外皮粘满
白芝麻,所以外观是
月白色。其外裹芝麻,滚圆状,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吃起来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不变质。煮饼在明末就已有名气。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见闻喜煮饼确实声名远扬。闻喜煮饼仍是
老少皆宜的一种大众食品。
闻喜煮饼始于清
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皇帝巡行路经闻喜时,闻喜官绅为迎接圣驾,遍选名师治宴。席间,皇上觉得其他肴馔都淡而无味,唯有煮饼滋味独特,余味绵长,不禁喜问其名。众官宦搜索枯肠,都想取一个吉利的名称来讨皇上高兴,但因皇上猝然发问,不免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上见此情状不觉笑说:就叫煮饼吧。于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闻喜煮饼就此名声大噪并流传。
武王伐纣时,太师闻仲出征应战,兵至古唐(
山西省南部
翼城一带,古称唐国),用当地的饴、面混制
糖饼,当做
干粮,这种有了糖饴的食品不容易坏,便于携带,那时叫闻太师饼。
汉武帝后来也多次到过此地,还把这地方改名叫了闻喜,当地这种饼也随之改名叫了闻喜煮饼。不过为啥叫煮饼,这跟当地的方言有关。当地方言中称“油炸”为“煮”,于是变成了闻喜煮饼。
明末清初时,
南关村任家有位四老爷,因身体略微残疾,做庄稼出不了大力,就在
闻喜县老
衙门口偏东一点,开了个小小“任记点心铺”。由于经营不善,点心铺开开停停,最终因四老爷
英年早逝而关闭。
清嘉庆年间,南关
任氏家族中又出了热心办点心铺的人,在县城西大街南排购置了一座小院,一来为诚心诚意卖点心挣钱,二来爱子名叫诚意,点心铺将来可留给儿子,遂起名为“诚意点心铺”,专门零销闻喜各地的点心。
道光年间,闻喜外出经商的人很快将闻喜煮饼这个风味独特、包装精良的食品推向全国各地。据《山西资料汇编》记载,清嘉庆至抗日战争前夕,闻喜煮饼远销到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那时
晋南各县和大集镇,凡经营杂货、食品、粮油的大小商店,差不多门前都悬挂“闻喜煮饼”的招牌,其中虽有自行加工的冒牌货,但也说明了闻喜煮饼久负盛名的气势。
闻喜煮饼掰成两半后,能够拉出二三寸长的闪亮亮的蜜丝,剖面显露外深内浅、色泽润亮的栗色层和红白分明的馅心,手感松软有弹性,压陷处可恢复原状,品尝时不皮不粘,甜味纯正,酥沙而不腻,带有芝麻芬芳,越嚼味越浓,余香不尽,存放百日,色、香、味不变。
第一,就原料来说,闻喜地形面貌复杂,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有良好的
生态环境,生物多样,花类齐全,
杏花、
桃花、
李花、
枣花、菜花、
柿花、
槐花、
苜蓿花、
玫瑰花等遍地皆是,制作煮饼的蜂蜜质量绝佳。
其二,
涑水河和地下水都含有适量的碱质,有碱质的水来做煮饼最宜,使其风味独特,饼松沙而不松散,是最好的
膨松剂。
浆料:
白砂糖3.5千克,饴糖7.5千克,蜂密1.25千克,桂花250克,炸制油6.5千克,桂面用芝麻仁8千克。
和皮面:先将熟面粉倒在
案板上摊成圆圈,再将红糖加水溶化,倒入饴糖和食油搅拌均匀,加热煮沸倒进面圈内,加上碳酸氢钠,和成软硬度的面团。
炸制:油温升到200℃左右下锅炸制。炸前先将坯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下,目的是浸去浮面,减少油锅杂质;同时可防止露馅、脱皮。放入油锅炸至毛坯浮起呈棕黄色,表面出现小裂纹时即可捞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著名歌唱家
郭兰英与闻喜县委副书记带着2000包闻喜煮饼,一起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战士,煮饼俨然成了闻喜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