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2008年李幼斌、萨日娜主演的电视剧
《闯关东》是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大连电视台联合摄制,由张新建担任总导演,孔笙王滨执导,高满堂孙建业编剧,李幼斌萨日娜宋佳牛莉马恩然王奎荣高明领衔主演的近代历史剧。
剧情简介
五十三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反映的是“从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闯荡到关东谋求生存的这一规模巨大的移民现象”的历史。“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地域。
主人公朱开山(李幼斌饰)一家因为战乱和灾荒,从山东老家来到了白山黑水。他们淘金,伐木,采参,与土匪,官府,封建把头周旋,一次次死里逃生;终于,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园,可是当地的豪绅大户又视他们为“外来的”,刁难争斗过后,朱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为求发展,朱开山又带领全家来到哈尔滨,不想却遭到“热河帮”(今河北一带)商人的排挤和欺压,双方在争斗付出代价后,认识到只有同心同德才能百代兴旺;后为追随实业强国的时代浪潮,朱开山带头开办煤矿,为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和日本殖民者展开了战斗,击毙了日本军官。最终在“九·一八事变”的炮火中,朱开山一家又踏上了新的逃亡之路......
《闯关东》是一部表现山东平民百姓迫于生计,闯荡到东北大地谋生的历史传奇故事。它在特殊而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表现了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人性、人情以及民生、民俗、民心的真实状态: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了清末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故事;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了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闯关东》从2005年就开始筹备,该剧总策划王敏与编剧高满堂八次会面,探讨剧本的总体构想。执行制片人侯鸿亮曾介绍说,编剧高满堂、孙建业为此进行了艰苦细致的采访工作,行程7000公里,横跨东北三省,又回到山东鲁西南、胶东,采访了上百人,采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为剧本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六易其稿,历时十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剧本。编剧高满堂在创作《闯关东》时,还询问了“闯关东”过来的的四个舅舅相关情况,亲人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也为剧本提供了参考。
该剧的主创成员曾表示:“作为山东人的后裔,我们有义务把这段历史写下来,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在世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段两千万人闯关东的历史。用影像记录下来,作为一段历史珍存,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下去。”
角色选择
扮演《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的是演员李幼斌,主创认为李幼斌十分合适。因为朱开山这一角色兼容了山东男人的朴实敦厚和东北男人的豪放直爽,从山东一路披荆斩棘、历经磨难闯关东的形象对李幼斌老师与生俱来的沧桑感十分符合。由他饰演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因为无论是内敛还是豪放,李幼斌出演的角色都是男人味十足的“性情中人”。
演员朱亚文开始并不是“老二朱传武”,而是相对戏份较少的“老三朱传杰”。当时朱亚文初出茅庐,很重视这次机会,他仔细钻研了半个月的剧本,导演突然一通电话打过来:“剧本不用看了,不需要你演朱传杰了。你来演老二朱传武吧,记得把头发剃短一点。”本该出演朱传武的演员凌潇肃,临时有事来不了,导演恰好看见了朱亚文之前留寸头的照片,一股子男人的阳刚气,很符合朱传武的形象,后来在剧中朱亚文也成功塑造了老二“朱传武”的形象。
主角原型
编剧曾说:李幼斌扮演的朱开山,以及鲜儿、朱家三兄弟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根据很多闯关东者的亲身经历创作的,故事原型有些比电视剧本身还传奇。
朱开山身上凝聚了很多闯关东的山东人的气质,原型之一就是以前在大连码头的于二哥,于二哥是个码头工人,但他绑腿上整天别着把小匕首,在当地工人中很有影响,把头都很憷他。几百年来,闯关东的山东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苦耐劳、心胸开阔、深藏不露。这种特点,在剧中朱开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朱家人在每个阶段都要与天斗、与人斗,但最后都是与人和谐,山东人身上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被广泛坚持。
小宋佳扮演的鲜儿,是《闯关东》中比较传奇的一个女性角色。鲜儿的故事,基本来自两部分,一是传说,二是一本叫《驼龙》的小册子。传说:“伐木工人抬木头分大杠、二杠、三杠。一次一帮人抬木头,二杠耍坏,用技巧把重量往一个抬木头的孩子那里压。这时候,伐木工人中一个闯关东的山东女人出来说话,说欺负一个孩子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咱俩比试比试。这个山东女人既有技巧又有力量,把老爷们儿都比下去了。”这样的情节在电视剧中鲜儿的经历中都有所表现。鲜儿的另一原型来自一本叫《驼龙》的小册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传奇经历,这个女人经历非常坎坷,感情非常丰富,曾经被地主欺压,后来当了女匪首。这个女人被处死的时候,要求上刑场时要坐在马车上披红挂绿,令人感到非常震撼。
朱家三儿子传杰的原型是龙口的蒋先生蒋先生是闯关东者的后代,少年的时候开始在大连做生意,他的经历,就是剧中传杰从一个小孩子发展到成熟商人的成长史,他聪明能干,从小跟着商业大家学习,甚至因为紧张晚上尿床这样的细节,都是原型的亲身经历。
拍摄过程
该剧开机后,经历了148天时间,分AB两个摄制组,3台摄像机,完成拍摄1669场戏、683页剧本,拍摄素材14000分钟。摄制组辗转黑龙江黑河、雪乡、海林、苇河、哈尔滨;山东朱家峪、柳埠、周村、胶南;上海松江;无锡等地,转场达16次之多。在号称中国冰雪之乡的东北双峰林场,剧组所有演职员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和漫天的大雪拍摄长达两个月之久。拍摄地距最近的一个小镇也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吃住行条件都异常艰苦,连车辆用油都要专车供给。剧组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了周期短、行程长、天气寒冷、人员安全保障等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幕后花絮
《闯关东》在搭建拍摄场景时在牡丹江雪乡搭建了将近4000平方米的老房子,乡亲们都认为这场景十分还原,然而拍摄时七月份的黑龙江突然下起瓢泼大雨,4000平方米的场景被大雨冲倒了将近1000平方米。黑河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紧急动员,帮忙在半个月内全部恢复了原景。
李幼斌老师在拍摄时基本不说话,只是埋头抽烟。在金场采金的场景中,由于装扮太过生动,很难让人分辨出来。黑龙江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他时,在李幼斌老师眼前转了好几圈也没认出来,还向他打听李幼斌老师在哪儿。李老师幽默地指着远处的群众演员说:最帅的那个就是。
后期制作
本剧导演摄影美术都是获得过“飞天奖”单项奖的,服装灯光造型更是按电影的手法来表现的,力求精致,本剧总投资高达4000多万。
影片特色
《闯关东》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大、新、奇”。首先是“大”――题材大、故事量大、思想内涵大;其次是“新”――题材的创作构思富有新意;再次是“奇”――传奇、奇特是该作品又一特点。
《闯关东》表现了关外民情、风情和风俗。淘金客、戏班、排帮、土匪保镖、游兵散勇、商贾,没落的贵族等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刻画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社会画卷。不仅故事性较强,更刻画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忍耐性,与艰苦磨难抗争到底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闯关东》在剧本策划阶段就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整体风格是大气厚重,奇特新颖,明快爽朗,刚劲悲壮,凄美细腻,粗狂豪放。为了拍出恢宏博大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本剧的投资方下了血本,投资额创下了电视剧投资的一个新纪录,生动再现了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场景横跨半个中国,为广大电视观众打造了一场顶级视觉盛宴。
获奖记录
播出信息
基本信息
收视信息
 《闯关东》作为一部52集的长篇电视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包括CCTV1、CCTV8及多家地方卫视等主要频道播出了整整两遍。而且它的二轮播出热度不减,依然是春节期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闯关东》在第一轮播出时,全国平均收视率接近11%,并连续四周获得了北京地区的收视冠军。
相关争议
《闯关东》片尾曲《家园》曾涉嫌存在侵权行为。郑虹羽认为《摇篮曲》是其父亲郑建春在1960年创作完成的。父亲去世后,郑虹羽与中国著作权协会签订了协议,从此拥有《摇篮曲》50年的著作权。他认为《闯关东》在没有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在片尾曲使用了《摇篮曲》这一作品,应该属于侵权行为。郑虹羽已经以刘欢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为被告,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郑虹羽请求法院判令电视剧《闯关东》中不得使用《摇篮曲》,要求侵权方在全国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向侵权方索赔50万元。
2009年1月20日,《闯关东》片方就片尾曲侵权官司发表公开信,回应了该侵权事件:“《家园》一曲在创作中,为配合《闯》剧的故事背景,确实在说唱部分采用了东北民歌《摇篮曲》作为伴奏背景,但当时我们在一些曲谱网站上查到的东北民歌《摇篮曲》的乐谱资料,都标明为“东北民歌”,佚名词曲,即没有作者;通常“民歌”的概念即民间歌曲,其创作源远流长,口耳相传,没有一定的词曲作者,所以我们也就没再深究,的确不知道此歌曲是郑健春老先生早年间谱写的一首民歌改编作品。我中心向来重视创作者权益,对此疏漏我们深表遗憾和歉意。”
影视评价
专业评价
电视剧《闯关东》以朱开山一家从山东来到东北谋生为基线,以他3个儿子、儿媳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他们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一次次的幸福喜悦、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以及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为观众讲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剧作对历史脉络做出了纵向的呈现,对具体事件做出了横向的拓展。通过朱开山一家在闯关东的历史事件中所参与的淘金、伐木、开矿、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片段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普通的山东家庭在广袤、荒凉的白山黑水间,在悲怆、苍凉的命运中倔强扎根、生息繁衍,最终成为一个坚韧大家族的经历;透射出闯关东的顽强精神,展示了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也就是“闯关东精神”。(深圳晚报评)
《闯关东》大力赞美国人的诸多美德,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善良淳朴,同时坚韧不拔,但对国人的诸多缺陷也不加粉饰,奸诈狡猾,两面三刀,胆小怯懦,乃至通敌卖国。这样一部《闯关东》在十年前出世,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带领观众再次回顾了中国近代史。在剧中,人事是家事,家事是国事,三者互相牵连,脉络交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更凸显出个人在大时代中的渺小无力。但当无数个体戮力一心,家可兴,国可强,便不必再畏惧动荡。(澎湃新闻评)
《闯关东》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剧作对历史脉络做出了纵向呈现,对具体事件做了横向拓展,在处理历史与传奇的关系方面作了成功尝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焦点访谈》栏目评)
《闯关东》在寻找和提炼一种精神,一种倔强的、顽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所不可或缺的,这也正是《闯关东》备受广大观众推崇热捧的原因所在。(西安晚报评)
《闯关东》是部史诗大戏,反映了中国变化最深刻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跨度近三十年的时间。这是一部反映山东人的大戏,这里面包括了男人和女人,男人的豪爽义气与女人的刚烈同样感人至深。(导演张新建评)
《闯关东》出现了三大败笔。一是,这部剧反映的历史不客观也不全面。其实闯关东,绝不只是山东人在闯,河北、河南等很多省都有人闯,我觉得这部剧改名为《闯关东的山东人》更恰当一些。二是,朱开山这个人物塑造不出彩。他没有《亮剑》中李云龙有看点。这并不是演员表演上的毛病,而是剧本的设置有问题。第三就是情节编织上有败笔,有些事儿讲不通,例如,鲜儿看到传文和那文结婚,按理说她应该走得远远的,不让朱家人看到,可她却被朱家人发现给带回来了。这样处理不通情理。(辽宁日报高级编辑、作家黄世明评)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09:32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