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歌又称锣鼓书。流行于安徽省皖中、皖东、皖西一带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相传明末即已形成。
基本介绍
由来
独唱、
对唱等。内容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神娱民。
久而久之,这种形式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胎而出,发展为单独的传统说唱形式。
锣鼓书的起源与形成期尚无确考,形成地点在
上海市郊,清末民初已广泛流行于沪郊东、西乡,并传布到
浙江嘉兴平湖一带。
清
嘉庆年间的代表任务南汇人顾秀春,在他的带教下广传南汇和浦东大地,他的第三代传人又传到浦西及
浙江省的
平湖、
嘉兴
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上海上海市区城隍庙。
抗日战争时期,太保书正式进入市区,当时较有影响的演员有胡善言、王俊发等。
1949年以后,仅有少数沪书艺人兼唱太保书。1957年,
上海门歌概况
门歌曲调
其
曲调对
庐剧的某些唱腔有一定影响。被誉为皖中南民歌的“活化石”,它的歌词完全是表演者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即时创作而来,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
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其语言
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表现方式则分为走街串户演唱,逢年过节玩
花灯、
划旱船时
对唱等。这种完全取材农民生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曾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合肥及其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奉为主要的精神“
食粮”之一。合肥市有关部门近 日透露:合肥市已初步确定将
庐剧、
门歌和
洋蛇灯作为全国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申报。
门歌历史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
凤阳花鼓,唱腔的基调是
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唱门子”而得名。所谓唱门子,就是逃荒行乞时站在东家门前演唱。
门歌分为上、中、下三路,三路门歌风格各异。上路门歌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
大别山一带,滁州和江苏的门歌又名宫锣鼓、唱麒麟等,下路门歌的中心在无为,包括宣州一带的颂春、摇钱树以及苏南的高淳唱春等。
门歌分布面广,影响较大。门歌里包含
庐剧的一些基本元素,庐剧的形成和它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门歌形成的时间,史无记载。据1982年合肥市文化局发现的立在巢县炯炀河镇的《正堂陈云》碑文所载,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期的下限是清同治七年,也可以说,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于清中叶。
建国后,门歌主要流传于
乡村民间,由民间艺人
演唱,且不断有新作品涌现
门歌起源
门歌是一种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传统民歌。
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
劳动歌、情歌、
生活歌、
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
比喻、
夸张、
形容、
对比等。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
花灯、
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镇大郢村的贾德云就是门歌歌手的佼佼者。
贾德云生于1928年。他自幼爱好门歌,每当村里来了唱门歌的,便跟在歌手后边,从这一村听到那一村。1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
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创作的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后,贾德云参加工作,进了识字班学文化,在单位长期从事
工会宣传工作,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加之勤奋钻研、天赋极高,因而他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贾德云创作的门歌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他本人的经历。门歌《
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来自在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戒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暗喻人们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门歌《小长工》用强烈的
对比手法烘托旧社会贫富不均,诉说小长工的悲惨生活:“七月太阳赛火烘,东家打着轻洋伞,太阳照着小长工。天降大雪赛鹅毛,东家盖着绫罗被,长工稻草当被筒。”
门歌《吴小林求婚》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男女青年互相爱慕、互诉衷肠、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墙根,头碰多少蜘蛛网,脚踩多少牛屎墩。”此处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紧接着再用
夸张手法,“高高的山头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应唱后,男方又唱:“为郎我站着怕人看见,蹲着又挨蚊虫叮,手拍蚊虫有四两,脚踩蚂蚁有半斤。”歌词形象生动,
夸张不失其真,
对比不露雕琢之痕。门歌表演所用道具极其简单,一鼓一锣。20世纪90年代,
黄山音像出版社在编辑贾德云门歌集时,大胆尝试用
二胡、
笛子伴奏,并加上女声
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贾德云的门歌,
曲调中有
庐剧的韵味,有江南
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