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良级轻型巡洋舰
1920年日本海军扩军时期的产物
长良级轻巡洋舰是1920年日本海军扩军时期的产物。30节以上的作战速度,鱼雷管,数门单装炮等用于水上战斗的配置。
简介
长良级轻巡洋舰共有长良(Nagara 1922)、五十铃(Isuzu 1923)、由良(Yura 1923)、名取(Natori 1922)、鬼怒(Kinu 1922)、阿武隈(Abukuma 1925)6舰,后五十铃号舰接受了防空强化,撤去2门主炮,加装了6门高炮和19挺机枪。一般充当水雷战队的旗舰。
各舰只情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开战后,长良和球磨号组成第16战队,为第三舰队主力。侵占东南亚时,长良号率领6艘驱逐舰支援吕宋岛南部来加斯比的登陆作战;1942年11月13日,长良号参加了第一次所罗门群岛海战,并受轻伤。
长良号
以岐阜县西部的大日岳为源头,经农尾平原流入伊势湾的长良川(河)命名。长良号是该级轻巡洋舰的首舰。1920年9月9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1921年4月25日下水,1922年4月21日竣工。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第三舰队第16战队
1942年7月第三舰队第10战队, 战队旗舰
1944年6月中部太平洋方面舰队第4战队第3水雷战队, 战队旗舰
战史:1937年和1938年协助陆军进行中国广东登陆作战和海南岛的登陆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战;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任第十舰队旗舰,当联合舰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旗舰赤城号被击沉后,以长良号为旗舰。后参加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等。1943年2月后担任图鲁克基地的运输任务,1943年7月15日在新爱尔兰岛卡比延近海触雷而受损,返回本土修理。
标准排水量:5170吨,满载排水量:5570吨
总长:162.15米
最大宽度:14.2米
最大航速:36节
最大航续力:14节/时5000浬
人员编制:438人
武器装备:
140毫米口径主炮7门
76毫米口径高射炮2门
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炮36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枪6座
610毫米口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8座(长矛型鱼雷)
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滑行台1座,后改为弹射机1座
结局:1944年6月起,奉命向冲绳岛多次运送陆军防御部队。1944年8月7日遭到美军潜舰鸣鱼号的鱼雷攻击,起火爆炸,沉没在九州天草西方十海里处海域。
五十铃号
以志摩半岛附近的山岳为源头,经伊势神宫流入伊势湾的五十铃川(河)命名。由于五十铃川(河)流经祀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被称为“圣川”。1920年8月10日浦贺造船厂开工,1921年10月29日下水,1923年8月15日竣工。1944年进行战时防空巡洋舰改装。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西南方面舰队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9月第二舰队第2水雷战队, 战队旗舰
1944年9月第六舰队第31战队, 战队旗舰
1944年10月24日第1机动部队第4航空战队
1945年1月10日西南方面舰队第五舰队第31战队,战队旗舰
战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香港攻略作战、中途岛海空战、瓜纳尔卡纳尔岛安德森机场夜间炮击战。 1942年11月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受伤。1943年6月担任中部太平洋地区的护送运输任务,在卡比延水域触雷,及美军舰载机的攻击再度重创,返回本土修理。1944年9月在参加莱特湾海战中,率领了八艘驱逐舰负责航空母舰的防空护卫任务,1944年11月19日在马尼拉湾外海被美军潜艇攻击遭受重创,停泊在泗水港修理到1945年4月。
标准排水量:5170吨,,改装后:6260吨
总长:162.15米,改装后:152.4m
最大宽度:14.2米,改装后:14.17m
最大航速:36节,改装后:34.5节
最大航续力:14节/时5000浬
武器装备:
140毫米口径主炮7门
76毫米口径单装高射炮2门
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炮36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枪6座
610毫米口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8座(九三式酸素长矛型鱼雷)
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滑行台1座,后改为弹射机1座
改装后:
拆除140毫米口径主炮7门
新增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6门
新增25毫米口径三联装高射机关炮11座
新增25毫米口径单装高射机关炮5座
新增雷达和声纳设备
拆除610毫米口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6座
结局:1945年4月7日在进行运输陆军部队任务时,遭受美军潜艇鲑鱼号和牛鼻鲼号的攻击,沉没于印度尼西亚巴哇岛北部海域。
阿武隈号
以福岛县白河市西方和宫城县南部流入太平洋的阿武隈川(河)命名。因为关东大地震造成浦贺造船厂严重损害,本舰是长良级最晚竣工的。1921年12月8日在浦贺造船厂开工,1923年3月16日下水,1925年5月26日竣工。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第一舰队第1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6月东北方面舰队第五舰队第1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1944年10月第2游击队第1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战史:1935年10月在进行夜间演习训练时与北上号轻型巡洋舰发生碰撞,造成舰首被切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是唯一直接参加突袭珍珠港机动部队的轻型巡洋舰,担任警戒护航任务。1942年2月转战南洋,参加了俾斯麦群岛攻略战,爪哇岛攻略战和印度洋作战。1942年6月加入北方的第五舰队,参加阿留申群岛的攻略作战。1943年3月26日参加阿图岛海战。1943年7月参加吉斯卡大撤退。
船舶性能数据同长良号
结局:1944年10月25日莱特湾海战中,在苏里高海峡遭受美军鱼雷快艇PT-137的鱼雷攻击而受损,26日在撤退途中遭遇美军舰载机攻击,沉没于内格罗斯岛西南近海水域。
名取号
以奥羽山脉为源头,经名取市,在仙台市东南流入太平洋的名取川(河)命名。1920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22年二月十六日下水,1923年九月十五日竣工。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第三舰队下的第5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7月西南方面舰队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战队旗舰
1944年6月东南方面舰队第八舰队第3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战史:1937年协助陆军进行中国上海作战、杭州湾登陆作战。参加陆军对于法属印度支那的占领行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马来攻略战和巴达维亚海战。1942年5月后负责东印度洋海域执勤任务。1943年1月9日,遭受到盟军潜舰和轰炸机的攻击,舰尾炸断,返回本土舞鹤军港修理。1944年6月参加马里亚纳海战,后负责在帛琉到马尼拉之间的护送运输任务。
标准排水量:5170吨,满载排水量:5570吨
总长:162.15米
最大宽度:14.2米
最大航速:36节
最大航续力:14节/时5000浬
武器装备:
140毫米口径主炮7门
76毫米口径高射炮2门
610毫米口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8座(九三式酸素长矛型鱼雷)
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滑行台1座,后改为弹射机1座
结局:1944年8月18日在执行马尼拉至帛琉护送运输任务的途中,遭到美军潜艇鲂鱼号的鱼雷攻击,左舷舰桥下的锅炉被命中,产生爆炸。最终沉没于菲律宾萨马岛东方海域。
鬼怒号
以群马县至厚木县白根山北方的鬼怒川(河)命名。1921年1月17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2年5月29日下水,1922年11月10日竣工。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南方派遣舰队第4潜水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7月西南方面舰队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
战史: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马来攻略作战、文莱攻略作战。1942年3月在爪哇攻略作战中受创。参加新几内亚和所罗门海域作战。1943年6月在摩加萨被美军航舰载机击伤。1944年参加运送陆军部队前往新几内亚的任务,1944年6月由菲律宾运送陆军海上机动部队到新几内亚。1944年8月担任马尼拉至帛琉护送运输作战任务。
船舶性能数据同长良号
结局:1944 年10月26日在苏禄海遭到美军航空母舰编队舰载机攻击,被直接命中三枚炸弹, 沉没于马斯巴特岛西南海域。
由良号
以丹波高地北方为源头,向西流入日本海的由良川(河)命名。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丧失的长良级轻型巡洋舰。1921年5月21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1922年2月15日下水,1923年3月20日竣工。
战时隶属:1941年12月南方派遣舰队第5潜水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2月第一舰队第3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6月第二舰队第4水雷战队,战队旗舰
战史:1937年和1938年协助陆军进行中国上海作战、杭州湾登陆作战和广东登陆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马来攻略作战、爪哇攻略作战、巴达维亚海战、北苏门达腊攻略作战和安达曼群岛攻略作战。1942年4月返回佐世保港。1942年6月参加中途岛海空战。1942年8月参加对瓜纳尔卡纳尔岛安德森机场夜间炮击战。
船舶性能数据同长良号
结局:1942年10月25日在所罗门群岛的因迪斯彭瑟海峡东方海域遭到美军潜艇的鱼雷攻击,丧失航行能力,由日军驱逐舰春雨号和夕立号发射鱼雷击沉。沉没于所罗门群岛拉莫斯岛南部海域。
相关数据
标准排水量 5,570吨
主炮 7座5.5英寸主炮
鱼雷 8座24英寸鱼雷发射管
高炮 36座25mm高炮、6座13mm高炮
水上飞机 1架
设计航速 35节
舰员 438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6:48
目录
概述
简介
各舰只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