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Changsha Metro Line 6),是中国
湖南省长沙市第六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
长沙轨道交通首条与
广州地铁合作运营的线路,于2022年6月2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谢家桥站-黄花机场T1T2站),其标志色为纯蓝色。长沙轨道6号线东延段是湖南省首条连接机场航站楼的地铁线路。
历史沿革
2015年9月24日,《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启动招标。
2016年2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勘察设计启动招标;3月11日,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长发改工业〔2016〕173号文批复了文昌阁至东屯渡地下配套工程立项;12月28日,文昌阁至东屯渡地下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017年1月10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进入主体建设阶段;5月11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1月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站名方案征集公众意见;4月10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首个车站完成主体施工(湘雅医院站);4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进入盾构施工阶段;11月1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正式站名对外发布。
2019年2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首个盾构区间贯通(湘雅医院站至烈士公园南站);3月2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河西段正式迈入盾构施工阶段;3月23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河西段首个车站完成全面封顶(和馨园站);6月2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首个双线盾构区间贯通(
湘雅医院站至烈士公园南站)。
2020年11月27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供电系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1年7月29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盾构隧道全线贯通;8月2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首列车在中车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9月16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首列车交付到黄梨路车辆段;9月23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黄梨路车辆段试车线点亮全线首架信号机;9月30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洞通”;10月1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黄梨路车辆段进入动车调试阶段;10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10月30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实现“轨通”;11月1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车站中英文站名调整;11月2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实现“电通”;12月24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通车
试运行;12月29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主变电站完成送电。
2022年5月31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34座车站完成“三权移交”工作; 6月2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34座车站通过单位工程验收;6月9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6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开始初期载客运营。
2023年6月28日运营时间起,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和馨园站3号口正式开通;9月22日上午9:30至11:00,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换乘站六沟垅站将开展列车火灾应急演练。
2020年9月30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年4月15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2年4月1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首台盾构机始发。
2023年3月28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中间风井黄花机场T3站区间右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8月2日上午11时08分,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中间风井-黄花机场T1T2站区间左线盾构正式始发;10月12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黄花机场T3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2月20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黄花机场T1T2站-黄花机场T3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
2024年2月,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全线1座车站已封顶;盾构区间双线共7.002公里,完成6.385公里;5月16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全线贯通。8月,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正在进行区间左右线联络通道施工及中间风井内部结构施工。
线路站点
线路参数
车站列表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从谢家桥站至黄花机场T1T2站,共设站34座,平均站间距为1.44千米,最大站间距2.667千米,最小站间距0.807千米;其中换乘站共12座。
车站命名
线路走向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西起于
望城区雷峰街道梅溪湖儿童公园西侧的梧桐路站,预留往西延伸的条件;出站后向东进入
岳麓区梅溪湖街道,在泉水路上设象鼻窝站,后向东北折转与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交汇于中塘站,之后沿金菊路、看云路布置;进入
麓谷街道后在东方红路设一师范西校区站,随后沿东方红路向北敷设并设长庆站、和馨园站,出站后折返东西向,在桐梓坡路设长丰站;进入
天顶街道后设麓谷体育公园站、麓谷公园站;随后进入
望城坡街道设涧塘站;进入咸嘉湖街道设湖南工商大学站;到
西湖街道交界处设白鸽咀站;进入
银盆岭街道后设湘雅三医院站,到六沟垅站与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交汇;出站后跨湘江进入
开福区湘雅路街道的文昌阁站与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交汇;至
东风路街道设湘雅医院站,出站后转为南北向;经
望麓园街道,至东风路街道、
清水塘街道、
芙蓉区韭菜园街道交界处设烈士公园南站;随后至
文艺路街道交界处的迎宾路站与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交汇;出站后在文艺路街道、
朝阳街街道、
雨花区侯家塘街道、
左家塘街道交界处设窑岭湘雅二医院站,出站后转为东西向沿人民路敷设;至芙蓉区朝阳街街道、
五里牌街道、雨花区左家塘街道交界处设朝阳村站与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交汇;至芙蓉区
荷花园街道、
东屯渡街道、雨花区
高桥街道、交界处设芙蓉区政府站与长沙轨道交通5号线交汇;出站后在高桥街道设人民东路站与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交汇;随后进入
黎托街道设花桥站;出站后跨浏阳河进入芙蓉区
东岸街道设隆平水稻博物馆站;至东湖街道境内设农科院农大站、东湖站;随后进入
长沙县㮾梨街道设
韶光站、
龙华站;进入
黄花镇后设檀木桥站、曹家坪站、龙峰站、大路村站,出大路村站后折转为南北向至临空路设木马塅站,随后折返为东西向,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连廊前设黄花机场T1T2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截至2022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常规运营时间为每日06:30-23:00,2022年7月8日至8月27日每周五、周六运营时间为06:30-24:00。因首末班车发车后到达各站时间有所不同,故各站具体服务时间略有差别,具体可见各站运营时刻表。
行车间隔
截至2022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最短行车间隔为4分52秒,列车单程运行时长为82分钟。
总载客量
2022年,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自2022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至7月28日,总载客量1074万人次,日均载客量约34.9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列车采用6节编组A型车,外观以6号线路主题色“蓝色”为主色调,最高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最大载客量为2592人/列,车身采用大面积金属漆,车体结构采用轻型、整体承载铝合金焊接结构。车辆外观鼓型,造型设计简约现代。车内配置43寸的动态地图显示屏,以及移动通讯设备无线充电装置。6号线列车采用车辆底架防火涂层安全保障措施,结合冲撞防爬装置、超速保护、火灾自动报警、视频监控、全车阻燃低烟无卤材料,设置司机室两端紧急疏散安全门等其他安全保障措施。6号线列车搭载智慧运维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各子系统的健康状况,实现列车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维修指导、故障预警等功能,实现“智慧列车+智慧检修+智慧监测”一体的智慧运维系统。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列车采用综合巡检系统技术,车辆配置弓网、轨道、限界综合巡检系统技术,可辅助监测隧道内接触网、轨道、限界变化情况。6号线列车采用多网融合环网冗余结构技术,车辆
PIDS、PIS网络与维护以太网整合成为一套千兆以太网,实现数据传输智能化。6号线列车采用高频并网辅助系统,及整车及部件级最优轻量化技术,配置变频热泵节能空调、
LED照明灯具等综合措施,降低运营能耗并提升车内温度均匀性。此外,车辆还采用加装降噪环的S型幅板结构车轮、双层篷布贯通道、中空密封结构隔声车门、阻尼贴片、铝蜂窝双层地板、复合吸音材、客室真空双层玻璃等技术,以提升车内隔声控制水平。
运行系统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与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轨道交通12号线共享梅溪湖主变,与长沙轨道交通9号线共享麓谷主变,与长沙轨道交通8号线共享合平路主变;在东四线与人民路东南象限设东四线控制中心1座,与长沙轨道交通7号线、长沙轨道交通8号线、长沙轨道交通9号线、长沙轨道交通11号线共享;设黄梨路车辆段1座车辆段厂架修基地1座、梧桐路停车场1座。
服务设施
截至2022年6月,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是长沙首条“智慧地铁”,采用智慧地铁管控平台,以云平台、大数据平台两个平台为支撑底座,承载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等业务,车站内配备“智能客服中心”,列车车厢配置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实现从关注车向关注“人”的转变,并在全线车站公共区设置3台扶梯、2部楼梯、1部电梯,大客流车站设置4台扶梯、1部T楼梯、1部电梯。6号线全线车站配有无障碍电梯,每个车站在站台层设有公共卫生间及母婴室。
文明休息区:2023年8月1日,为改善地铁车站乘客候车环境,长沙地铁6号线沿线站点设立了文明休息区供乘客纳凉候车。
文化特色
文化活动
2022年6月27日,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文化墙揭幕仪式在隆平水稻博物馆站举行。
文化列车
2022年6月30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主题空间站揭牌仪式暨全国首趟“自贸临空号”主题列车发车仪式在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迎宾路口站举行。
特色站点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以“繁华潇湘·荣耀新城”为设计理念,提取长沙特色文化及科技元素对全线进行设计,以地铁窗口展现长沙文化古都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展现长沙魅力之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6号线共设特色车站5座,力求现代、科技、人文、简洁、灵动于一体的空间效果,体现“三湘四水流日夜”“不到潇湘岂有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1.5次穿越江河,即下穿
湘江、圭塘河、
浏阳河、石坝河、老屋坝河等高富水风险区;
2.20余次下穿市政桥梁与地下隧道等,如西二环高架桥、人民路-车站路立交桥、万家丽高架桥、人民东路圭塘河高架桥、绕城高速桥、磁浮高架桥、机场高架桥等;
3.8次穿越铁路干线及高速公路,如京广铁路、
长株潭城际铁路、北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株洲高速公路、京广高速铁路等;
4.5次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即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长沙轨道交通5号线;
6.先后穿越西气东输潜湘支线和湘投燃气等高压油气管道以及200余处房屋等建筑物。
技术创新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创新:
1.下穿湘江段的六沟垅站至文昌阁站区间克服河床岩层风险,引入克泥效工法,更换刀具达114把,实现既有地铁线隧道和地表路面及管线“零沉降”;
2.烈士公园南站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园内生态绿化,在长沙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采取双侧壁导坑暗挖工法用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开挖断面面积约418平方米,最浅处覆土仅约8米,地表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内;
3.韶光站、朝阳村站等附属通道在长沙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采用矩形顶管机施工,减少对交通、地下管线及道路环境的影响,大大压缩人民路主干道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的施工工期;
4.湘雅三医院站至六沟垅站区间在长沙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引入Brokk机器人,360度全方位多功能高精度作业,进一步提升开挖安全系数;
5.为最大限度保障沿线环境不受影响,建设者在特殊路段道床内增加一块钢弹簧浮置板,列车从轨道上高速驶过,通过弹簧的压缩,减小振动幅度,起到缓冲隔音的作用;
6.首次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引入广泛应用于高铁系统的CPIII测量铺轨施工工艺,测量精度从1毫米级提到0.1毫米级,轨道线路更平顺,列车行驶更平稳。
科研成果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建设工程荣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省部级工法1项。
建设规划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规划建设工期为2021年至2027年,西接黄花机场T1T2站,止于黄花机场T3站,线路全长4.21千米,全部为地下线,设地下站1座,即黄花机场T3站,同时预留预埋10号线和S2号线黄花机场T3站的车站土建工程,与6号线共用第二控制中心。
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工程由黄花机场T1T2站向东引出,依次下穿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间“C”型连廊、第一和第二跑道、T4航站楼站坪西南角、第二和第三跑道间垂滑、T3航站楼停机坪及T3航站楼后,接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设黄花机场T3站。
价值意义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可加大空港组团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辐射,缓解机场地面交通压力,对带动空港经济自贸区及长沙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评)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建成开通后将有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标志着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米”字形构架、双“十”字拓展线网格局已完全形成。(《湖南日报》 评)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路,西起梅溪湖片区,东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快速衔接河西副中心、城市主中心、星马片区南部、空港组团和黄花机场,加强城市“一主两次”跨江联系,引导城市东西向拓展。(《长沙晚报》 评)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是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走向的“城市窗口型”骨干线路,全长48.11千米,西起梅溪湖片区,东至黄花机场,是长沙线路最长、跨度最大的地铁线。开通后将有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效加强城市主中心与河西副中心的联系,引导城市有序拓展。(中国网 评)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作为覆盖城市东西向客流走廊的地铁线路,将有效缓解东西向交通压力,引导城市有序拓展,快速衔接河西城际轨道枢纽和黄花机场。6号线初期运营后,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米”字型构架、双“十”字拓展线网格局已完全形成,一个集高铁、航空、城际铁路、地铁、磁浮、高速公路、公交“七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轨道交通的穿针引线、立体引导下跃然成型。(《潇湘晨报》 评)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作为串联6个区县的大动脉,一条直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地铁线路,不仅展现了城市发展的脉络,更是洞见“强省会”之窗口。6号线串联了湘雅系三大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途经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充分展现城市发展,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文化交流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一条串联起“医疗健康”和“科研教育”的线路。6号线无缝对接湖南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紧密串联长沙自贸区临空、经开区、芙蓉、会展、雨花等强省会战略重点区域,沿途遍地先进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强省会”的窗口线。(红网 评)